黑土地上「展翅」的飛鶴奶粉,如何締造乳業第一條完整產業鏈?

座標齊齊哈爾,一下飛機,映入眼簾的是藍天白雲,浩瀚的天際線,這座空氣指數全國排名第二的城市,地處美麗富饒的黑土地,生長著令世人青睞的農作物,它還是丹頂鶴的故鄉。56年前,這座城市誕生了一個“取丹頂鶴字義”的名字——飛鶴奶粉。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她已是國產奶粉的領頭羊,可以說是齊齊哈爾與丹頂鶴齊名的一張名片。

眾所周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對自然環境極為敏感的指示生物。它們需要潔淨而開闊的溼地環境作為棲息地,也即是說,對空氣質量要求極高。齊齊哈爾的扎龍溼地保護區,面積是香港的2倍,擁有亞洲最大的蘆葦溼地,居住著目前世界上最多的丹頂鶴,可以說是丹頂鶴最宜棲息的“聖地”。

在這裡,中食君感悟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丹頂鶴展翅飛翔、空中盤旋、草地漫步每一個動作的酣暢淋漓、輕鬆自在,人們只需駐足欣賞。在扎龍,也領略到蔚為壯觀、浩瀚如煙的“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盛況。

01

探秘飛鶴奶粉

“爐火純青”構造全產業鏈

離扎龍溼地驅車幾分鐘車程,就來到了——飛鶴觀光牧場,此地讓過往遊客近距離參觀牧場流程之餘,也能真正感受與品嚐到何為新鮮乳品。

在北緯47度世界黃金奶源帶上,早在2001年飛鶴以極具戰略性、前瞻性的視角,首創了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第一條全產業鏈,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大牧場)到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渠道管控乃至售後服務各環節的全程可控可追溯。這彷如一道天然的“防火牆”,讓不安全因子銷聲匿跡。在乳業大震盪時,獨善其身的飛鶴令世人矚目,從那之後,全產業鏈模式受到了乳企們紛紛效仿,不乏一些大企業自稱打造全產業鏈。即便如此,飛鶴在殘酷的同質化競爭中依然能夠脫穎而出。這源於飛鶴乳業的產業鏈的完整性,延伸到最前端——牧草飼料種植等。這一點上,至今都鮮有幾家乳企能與之比肩。

正值初秋時節,距離甘南飛鶴專屬牧場不遠的地方,生長著一片廣袤無垠的綠油油青貯玉米、燕麥草等作物,這些黑土地上的有機農作物都是飛鶴專屬牧場的奶牛飼料。當然,奶牛和人一樣,需要均衡的營養。飛鶴專屬牧場採用TMR日混糧喂飼方式,除了讓奶牛吃到有機飼料以外,飛鶴還將進口苜蓿等作為飼料,飛鶴奶牛的全部飼料實屬“頂配”。俗話說好牛產好奶,這裡的奶牛主要是鼎鼎大名的世界名牛——荷斯坦奶牛。

在如此環境絕佳的地方,心情好加吃得好的名貴奶牛自然長得壯又好。擠出的奶營養價值豐富,堪稱“上品”。

值得一提的是,甘南專屬牧場離加工廠車程距離在半小時以內,這在乳業要求的安全距離以內,既保證了足夠新鮮,又防止了距離太近導致的病害、防疫隱患等問題。這一點上,業界其他乳企多數需要遠距離調配,難以與之抗衡。

正是得益於全產業鏈,飛鶴落成“2小時生態圈”的產業生態,即從專屬牧場擠下來的鮮奶最快2小時便可運至世界級工廠加工成粉,鮮奶入料,一次成粉使產品更加新鮮,更加營養,更加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一個企業的發展與掌舵者的智慧息息相關。飛鶴在環保問題上也不遺餘力,一直深知不能掠奪式發展,愛護著這片黑土地,比如,將奶牛的糞便還田變成有機肥,用桔梗燃燒發電供牧場使用等舉措。飛鶴乳業的董事長冷友斌做為人大代表,也曾在兩會上建言不能犧牲生態環境去求發展。

02

“拯救”東北

需要社會共治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數十年來,東北就像“血型O”的萬能輸血者,不斷地為外界提供給養。從建國初砍伐樹木,大鍊鋼鐵到如今的東北大米、東北玉米等農產品暢銷全國。而如今不斷輸出資源的東北需要得到“拯救”。

眼下東北或許癥結在於如何留住人才的課題?中食君認為是否可以探討用歷史文化、用情懷當然也需要用福利留住人才。可以借鑑敦煌樊錦詩,這個來自繁華大上海的江南女子,在她北大畢業之際,千里迢迢趕赴漫天黃沙的大漠深處,紮根於風沙之中的敦煌莫高窟長達半個多世紀,才使得莫高窟“容顏永駐”。

文末,中食君不得不為飛鶴高度點讚的是,東北經濟日漸凋敝,東北人口外流嚴重。在“東北唱衰論”愈演愈烈之下,許多企業紛紛搬離東北,飛鶴卻義無反顧地廝守著這片黑土地,踐行著社會責任,並摸索出一條招攬人才的好路徑,例如,助力當地家庭條件困難學習優秀的孩子到專業學校學習,畢業後為飛鶴工作,並以優厚福利留住人才。

振興東北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需要更多像飛鶴一樣有擔當、有智慧的企業,當然振興還需要政府、社會各界群策群力。雖然當下處在宏微觀經濟不容樂觀的態勢下,但是東北更不應該被落下,不是因為它豐富的自然資源,那片令人流連的肥沃黑土地,更是因為它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直在“無限奉獻”的東北是時候受到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