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丐老洪:2020實體店如何翻盤,從“又要完了”到“業績回暖”

洞察麗人大健康行業趨勢,理解客戶需求;

提供適配門店的解決方案,大家好,我是北丐老洪!

北丐老洪:2020實體店如何翻盤,從“又要完了”到“業績回暖”

疫情的突然到來,如同催化劑一般,將許多問題無限放大,也將許多公司的開年計劃徹底打亂。

“不知去往何方,也不知與誰同行”,這是許多企業負責人的普遍迷茫。畢竟,“別讓企業破產,別讓員工失業”,這才是中國整個商業世界在這個特殊時刻的真正職責。

毫無疑問,2020年業績下滑,利潤萎縮,主管焦慮,老闆掙扎……如何快速打破僵局?成為許多老闆們飯後所思的頭等大病。

你是否會有以下這樣的疑慮?

1、顧客問題-不進店 進店不消費 消費不提升 ;

2、團隊問題-缺少員工 員工能力弱 員工流失動盪大;

3、業績問題-業績低迷 業績波動大 有業績沒利潤;

4、管理問題-老闆身心疲憊,老闆成為天天救火消防員;

5、門店擴張問題-20年只運作了1家門店,還搖搖欲墜;

6、怎麼才能搞好營銷呢?如何進行有效的拓客?

看了以上6個問題,很多做老闆或者管理層會想到什麼呢?是門店的營銷該加強了?還是門店的運營該加強了?我們繼續往下聊…

北丐圈的老闆們:生意不好,是因為營銷不行嗎?

應該不是的,任何企業跟門店都不缺營銷手段跟技巧,現在線上和線下講營銷的人太多了,這方法,那絕招,你有五行八卦掌,我有九陰真經招……

你學了那麼多絕招,效果如何呢?

有好多老闆經常給我反饋,培訓費花了一大堆,生意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為啥會這樣呢?

因為你的運營沒有搞好,有時候不是營銷做的不好,而是整體的運營框架體系跟不上。

也許你接觸到的營銷模式太多了,忽略了運營的板塊。當然,現在真正願意花時間去落地運營的老闆也不多了,大家都希望,活少、錢多、抓錢快、導致了老闆們的決策和判斷不夠準確。

關於門店如何在運營層面,更好的有利於發展,設計的層面非常多,以後我會逐步的談到這類問題,在本文,僅對疫情當下,門店的運營,提幾點我的看法。

疫情之下,門店生意如何從“又要完了”到“業績回暖”——抓好運營這幾件事

第一步、重整戰略;

面對新的競爭形式,重新思考企業與品牌的定位,重新調整戰略,把握好全局觀,做好覆盤的準備。

重整戰略的核心點是處理好和競爭對手的關係。我們該如何聯合同行的力量來獲得發展?

比如:在這次馳援疫區的行動中,飛鶴奶粉是第一批給疫區捐贈1億現金的企業,在嬰兒奶粉行業,飛鶴一家的捐款跟同行所有捐款加起來相當。在2015年,飛鶴在整個中國市場排位只有行業第七名,當飛鶴戰略確定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的價值點時,這家企業開始騰飛。2019年飛鶴奶粉成為中國行業老大,無論淨利潤、增長速度、銷售規模、都是行業第一。

北丐老洪:2020實體店如何翻盤,從“又要完了”到“業績回暖”

成為首批捐贈1億現金的企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善舉。對於中國市場來說,飛鶴做了了不起的事情,為國產奶粉的聲量、聲譽做了很大努力。接下來,飛鶴也會攜手國產奶粉形成了品牌聯盟重振中國乳業。

第二步、尋求創新;

疫情可能會帶來新的需求,比如對健康和保健的需求,比如提升人體免疫力的需求。

這時候,可以調整原來的計劃,進行全方位、全流程的創新,畢竟任何一點微小的進步,積累起來,將形成巨大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第三步、強化品牌;

疫情之下,拼的就是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產品力是企業的基礎,品牌力則是企業的真正免疫力。

現實的疫病終將過去,而商戰中的流行病一直存在。如何強化品牌?這是每家企業自始至終都要隨時考慮的問題。

品牌的宣傳,最好的方式不是自己宣傳自己,而是他人願意為你發聲,願意為你點贊。

疫情像一面照妖鏡,好比大浪淘沙,剩下的,就是值得用戶信任的好品牌。比如在這次疫情中,有很多門店都是在其品牌的的影響力作用下得以生存,由線下實體店轉化為線上商品店,由線下一對一賣貨轉化為線上直播帶貨。

第四步、優化門店經營成本;

疫情期間減少門店一切運營成本,優化門店房租成本、減少員工開支成本、提高疫情期間員工無法復工的時間效率、利用空閒時間抓好員工培訓,提升員工產品知識與自身能力素質。

第五步、調整運營;

很多企業平時常說沒有時間練內功,這時候正是一個機會,現在的每一分提升在疫情結束後,都會讓企業的力量倍增。

第六步、產品力一定要提升;

疫情之後的消費市場,客戶將會更加冷靜,也會更加謹慎,“貨比三家”將成為常態,但對於價格的敏感反而會下降,這時候,比的就是產品力。

現實的疫情終將過去,但仍需警惕“價格血戰”的再臨…

疫情雖然對消費市場影響巨大,但危險與機會並存!

疫情以及隔離期對消費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原本火熱的春節消費市場變得一片蕭條。但在疫情減緩,管制解除後,消費市場將會迎來一波小高潮。

首先是消費者心態的變化,人們更想活在當下。其次,是積壓的年終獎金,這些熱錢終歸會流向市場。

疫情導致的危機之下,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門店,一個公司的營銷能力,更考驗的是一個整體的運營能力。

對公司而言,也是考驗的員工對老闆的信心,對公司的信心。因此作為老闆、作為運營管理層、必須站在同一個高度上去重新認識經營的問題。運營的基礎打不好,一味搞營銷,整體利潤不見得會高,這就好比一個人擁有多大的福報,就得有多大的德行來承載。

有時候不光是你的營銷不行,而根源在於你的運營更不行!

你的運營有不妥之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