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奶粉價錢貴嗎,如何看待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宣傳?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寶寶奶粉的諮詢在逐漸的增加,我統計了最近的私信,其中關於飛鶴奶粉和愛他美奶粉的諮詢還是蠻多的呢,作為一名奶粉從業者,下面就詳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飛鶴奶粉和德國愛他美那些事。


飛鶴奶粉價錢貴嗎,如何看待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宣傳?


隨著最近一段時間,國外嬰兒奶粉監管逐漸在嚴格,不少國產奶粉品牌正在逐漸發力,又重新吸引了部分媽媽們的好感,我們今天說的飛鶴奶粉就是其中之一,受"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影響,媽媽們紛紛轉投飛鶴奶粉,那麼飛鶴奶粉真的有宣傳的那麼好嗎?


飛鶴是1962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成立的,是當時國內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至今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一直專注於研究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IPO上市時很多企業的目標之一,飛鶴也不列外,據悉不久之後飛鶴乳業即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從其招股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飛鶴近年來的發展十分迅猛,去年的年收入高達104億,利潤也有22億,在今年的上半年飛鶴的收入更是高達59億,對於一個國產的乳業集團來說,這個成績的確是可圈可點的。


隨著飛鶴奶粉的不斷髮展,隨之而來的就是伴隨著眾多的問題,像是飛鶴奶粉宣傳的"專為中國寶寶研發"真的就適合中國寶寶嗎以及飛鶴奶粉在宣傳方面投入的竟然比科研投入的高,這些問題都備受媽媽們的關注。


"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乍一聽非常有道理,但仔細想想,並無科學依據。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東西部氣候、飲食差別非常的大,比如,新疆和海南地區的寶寶體質一樣嗎?那飛鶴奶粉的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適合的是哪個地區的寶寶體質呢?是飛鶴總部的東北地區嗎?


其次,現如今國際上沒有任何國內外母乳成分差異的研究文獻。


現階段國內連完整、科學的母乳數據庫還沒有建立,也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數據支持研發"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配方奶粉。


在母乳成分的研究上,國外發達國家起步更早、研究歷史更久遠,比國內走的更前沿。


飛鶴奶粉價錢貴嗎,如何看待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宣傳?


第3, 除國內奶粉品牌外,國外沒有任何奶粉品牌標註"更適合本國寶寶體質""專為本國寶寶體質研發""僅適合本國寶寶食用"等諸如此類說明。


第4, 各國的奶粉配方確實存在差異,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嬰兒對於營養需求的差異,而是不同國家對於營養元素添加劑量的認知不同。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60多個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標準都是參照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制定的嬰幼兒配方標準奶粉制定,這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權威的嬰幼兒奶粉標準。聯合國法典委員會也未根據不同國家、不同人種來推薦不同奶粉標準。


最後,其實各國制定的奶粉配方標準相差並不大,對比了一下歐盟和國內奶粉配方標準,歐盟奶粉生產標準共有36項,其中和國內重疊32項。其餘幾項的數值也非常的接近,像大家關注的蛋白質,國內奶粉標準中蛋白質限量是每100千卡1.88-2.93g,而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1.8-3.0g,而維生素A在國內奶粉標準中限量是每100千卡59-189微克,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60-180微克。


另外,我參考了手機應用市場海淘直郵奶粉下載量最多的電商平臺-國際媽咪APP,上面海淘直郵熱門的德國版愛他美奶粉,pre段和1段的配方元素完全符合國內奶粉標準。高月齡階段起,只有部分微量元素和國內奶粉標準不同,而這個月齡的嬰兒,營養攝取早以是正常飲食為主、奶粉為輔。


百科資料:國際媽咪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致力於為媽媽們提供國外嬰兒奶粉、母嬰用品的海淘直郵服務,平臺所有嬰兒奶粉、母嬰用品均為國際本土版,同步國外商超零售。國內外實體自營模式經營,開放用戶自提,並且支持開具發票,和自己去國外購物類似的經營模式,受到國內高品質母嬰用戶的信任。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國際母嬰用品領域,國際媽咪APP下載量連續多年保持在第一位,應該是是目前媽媽選購國外奶粉的首選平臺APP。


所以,即使從奶粉標準上來說,也沒有專為中國寶寶體質研發的標準,只要是優質的奶粉品牌都是適合寶寶食用的。所謂的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只不過是為了賣奶粉製造的營銷噱頭而已。


飛鶴奶粉價錢貴嗎,如何看待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宣傳?

不少媽媽們私信對於飛鶴奶粉之前公佈的財報也引起了不少媽媽們的爭論,定位於高端市場的中國飛鶴,是國產奶粉中唯一一家可以在產品售價方面和國外奶粉品牌匹敵的。飛鶴的高端及超高端奶粉貢獻的營收佔比超過60%。產品零售指導價在400到500元/罐之間。


然而,單價如此高的產品,研發投入卻不足營收的1%。尤其是2016和2017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只有1380萬元和1470萬元,營收佔比竟不足千分之三。


2018年,飛鶴的研發費用才驟增到1.09億元,這也僅為營業收入的1%。相對於研發投入的吝嗇,飛鶴乳業對於銷售的投入可謂相當大方。2017年和2018年,飛鶴的銷售費用分別高達21.4億元和3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6%和71%。2019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速有所下滑為11.2%。


嬰兒奶粉核心應該主打科研,國外的企業,像是每年在科研上投入就超過百億的雀巢,比如在全球建有大型科研中心並與世界領先大學及科研機構合作進行母乳等重要課題研究的美贊臣、惠氏。國內的貝因美就算是從2014開始就連年虧損,2017年研發費用也比同年飛鶴投入得多,為0.4億元。而營收不斷增加的飛鶴,從2016年4.06億元的利潤到2018年22.4億元,期間利潤翻了有5倍之多,是研發投入增長比重遠追不上的。

之前也說過,嬰兒奶粉的最終目的是在不斷近似母乳,只有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才能超著近似母乳的這個方向前進,才能讓寶寶吃的更好。奶粉價錢貴和羊毛處在羊身上是一個道理,奶粉的宣傳的費用就需要消費者來買單。


最後,嬰兒奶粉吃著好不好,主要還是看寶寶適應的怎麼樣,只有寶寶吃著好,身體各個方面是健健康康的,這樣的奶粉才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