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糖友们的运动量是多少?怎样运动才能事半功倍?

玩的就心机


都说运动是天然的降糖药。但是,有的患者尽管运动了,并没有取得最佳效果;有的甚至因为不恰当的运动,反而损害了自身的健康。今天,“问上医”就跟大家讲讲糖友们究竟该怎样运动。

为什么说运动可以降血糖?

运动需要肌肉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可以不通过胰岛素就被马上利用,此时只要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就可以维持血糖平衡。除了短期的血糖收益外,运动还可以:

加大热量消耗,使体内储存的脂肪得以燃烧;

将沉积在血管中的“垃圾”(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带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促使身体分泌让人心情舒畅的物质,这会减轻心理压力,改善被应激激素影响的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合糖友的运动有哪些?

糖友应以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有氧运动为主,适当辅以抗阻训练。进行有氧运动时,大量葡萄糖、脂肪被充分氧化,新陈代谢加快,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爬山、划船、游泳等。

较肥胖的糖友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但注意运动强度不应过高,高强度的运动会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

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糖友,建议选择强度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选择绿化环境好的场地运动,有助于身心放松。

哪些糖友不建议运动?

有显著高血糖和严重并发症的糖友不适合运动:

高血糖,餐后血糖大于13.9mmol/L,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出血;

糖尿病合并急性感染;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要想运动效果好,糖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时间要选好

饭前运动容易出现低血糖,应选在晚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开始运动。

(2)准备工作要扎实

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巧克力、饼干、果汁之类的零食;

准备宽松舒适的运动服和有弹性的运动鞋;

运动前应当补充充足的水分(温水)。

(3)运动过程要科学

循序渐进,在开始前先做5分钟的热身,活动一下肌肉、关节,避免拉伤肌肉和韧带;

每次运动应该坚持30分钟以上,但不宜超过一个小时。有氧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葡萄糖,然后再消耗脂肪,因此想要达到减重目的改善胰岛素抵抗问题,至少要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

为防止意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最好结伴运动;


运动过程中要随时留意自身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视力模糊,眼前发黑、头晕,心跳缓慢,面色苍白等状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吃一些含糖的食物;

运动完毕后,不要立马终止,可以做一些恢复整理性的训练,像抬腿、屈膝、弯腰等。短跑后可步行一段,直至心率恢复正常;

运动后洗个澡,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糖尿病患者运动最好每天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每周坚持运动五天,这是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当然,适当的多一点运动量也是可以的,每天能够运动30-60分钟都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运动量太大,就像人吃饭一样,一天不要吃两天的量,这样不好。

  糖尿病患者最好做中等强度的运动

  我们经常听到说,糖尿病患者适合做点中等强度的运动,那么什么叫中等角度的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哪些?

对于糖尿好患者,我们一般只要求作中等强度的运动。而中等强度的运动一般是指,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等。

  对于中等强度我们是有标准的计算公式,比如你运动后心率到达多少,但是因为过于复杂我们老百姓就不需要记了。简单的说,中等强度运动就是你运动完之后感觉有点发热,有点出汗,有点气喘。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适合一些激烈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打网球、过分激烈的乒乓球也不合适,因为对抗性运动的运动强度是非常大,所以适合我们一般老百姓的中等强度运动就是我们常见的,骑自行车、散步、爬山等等,都是中等强度的运动。

  糖尿病人运动锻炼什么时候最合适?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最佳时机是饭后的60-90分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饭后60分钟正是人体吸收的最高峰,这时候的血液大部分都跑到胃肠道去了,这时运动会有胃肠不舒服。大家都知道的,饭后去跑步什么的肚子都会有点痛。所以,饭后60-90分钟运动一般来说对人身体影响较小,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也减少了。另外,这时候运动也不容易引起低血糖。因此,饭后60-90分钟是我们是比较推荐的运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