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地道的牛板筋火锅就在桐记小灶儿

牛板筋火锅在北京已经有些年头了,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也有不同的口味。当然有的餐厅因为它一炮而红,也有经营不善而落寞的!

桐记小灶儿牛板筋火锅,因为这一道美味传遍京城,从鼓楼胡同里的平房儿小店儿,到悠唐购物中心

用儿时记忆的感觉去复原经典,置身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品味美食

灯笼,年画,窗花,传统的卡通

以老北京喜欢的各种风格来装修店铺

进入店铺就有种亲切感

灯笼的多宝格作为屏风隔断,将里外分为两部分

另有圆桌适合8人的小包间,四到六人的卡座

不管是大型PARTY,还是朋友小聚都能找到合适的空间

饮料中的冰桔茶上桌惊艳我了,小号的冰桶作为器皿,满满一杯

小仙儿真心从吃饭开始一直喝到结束,难怪上了两只管,两人一起量更合适!

冰爽,解腻又解辣

既不觉得甜腻,还不会因为冰块稀释甜味

从一而终的味道保留着

港式咸柠乐,让可乐变得更有滋味,这个要及时喝,否则影响口感

柠檬的香味还是非常浓厚的

锅底有很多口味,这次我们先猎奇四种

第一种:清汤牛尾锅

牛肉汤底虽然俏上两个小米辣却不影响整体的原味,玉米和胡萝卜多煮一煮会更烂糊,汤也越香。牛尾上的肉还是不少的,给喜欢吃肉又喜欢啃骨头的人

第二种:韩式辛奇(辣白菜)

这款锅底可谓是桐记的经典之作,最开始广为流传的口味也是这个,泡菜的味道并不会掩盖牛肉和板筋的香味,反而提香,汤底涮至任何食材都好吃,而且越来越开胃!

辛辣面在这里面搭配绝了,有肉香的泡菜将面煮透以后,面条吸收了所有的滋味,想象都回味

第三种:红烩牛板筋火锅

加入的番茄的红烩锅,由于番茄酸加速牛肉的软烂,也使得这锅肉入口即化,板筋当然还是要嚼一嚼的。

第四种:香辣牛板筋锅

这是小仙儿最喜欢的味道,香辣永远是开胃的使者

板筋,牛肉,还带着些牛筋,怎么都吃不腻

汤底也是涮什么都爱!

除此之外,还有咖喱锅,原味锅。不喜欢牛板筋的可以选择牛杂锅!

锅底会越来越浓稠,咸了可加清汤,淡了可加原汤,保持锅底一贯的味道!

总觉得这一大锅适合四个人,再选一些配菜小吃足以!

港式丸子拼盘,看上去四个小碟东西不多,实际两个人吃不了,芝士丸,牛肉丸,蟹籽丸

芝士丸在烫过后里面的芝士软滑,蟹籽带着红油更香,每种丸子都要小心烫口

手切上脑雪花肥牛

这个牛肉绝对一等一的实惠,超大片儿装!

食肉挚爱!

菌菇拼盘

这个拼盘小仙儿喜欢,蘑菇种类有三四种,再加上木耳,爱吃菌菇的我一人份没问题

特制绿豆腐

这个豆腐味道很正,而且劲道程度很不错,尤其在锅里涮久了也不会烂,超级推荐

大蔬菜拼盘

素食爱好者的天堂,娃娃菜,油麦菜,大叶生菜,圆生菜,金针菇,香菇,蒿子秆,豆腐,油菜

好像数不完似的,非常丰富,重要的是新鲜水嫩

日式乌冬面

和辛辣面比起来,乌冬面更耐煮一些,而且味道包裹的更加均匀

两种不同的主食各有所好

香酥泡饼

这个就基本上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了,饼本来就已经很酥香了,如果在汤汁里再多泡一会带着肉味更好吃

桐记小灶儿牛板筋火锅

悠唐购物中心4层

找寻童年大杂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