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武凯旋门:高祖李渊人生最后一次的荣耀

唐武德四年七月初九

,长安天空清澈澄明,空气中已经开始充斥着来自凉州的风沙气味,秋天肃杀的气氛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浓了!

明德门外,在大唐皇帝李渊的亲自吩咐下,一座碧瓦髹金、高达十丈的高台已经筑好,此时正是旭日初升之际,金色的阳光反射在金色的瓦顶和柱廊之上,把整个明德门染成黄澄澄的金色世界。

李渊起兵晋阳以来,天下多事,关东群雄和北方的突厥搅得他寝食难安,早年过惯奢侈生活的他,一直蜗居在隋朝留下来的太极宫里,一直不敢动土兴修宫殿和楼阁,为何?天下未定,军费浩大,处处都问他要粮饷要武器要兵员,不抠抠缩缩点儿,这个皇帝难当啊!

如今,他却搞了一个大手笔,这座新修的楼台,修建费用比原来最富丽堂皇的明德门的还多两倍,其中光是髹金,就花去了三百三十三斤黄金,足够把长安城内所有寺庙的佛像重塑一遍金身。这种花钱的潇洒劲儿快赶上刚刚在江都驾崩的隋炀帝了!

大唐创业艰难,他这个皇帝受够了苦日子,如今总算苦尽甘来,不久之前,虎牢关一战,他的次子李世民击败并俘虏了河北枭雄窦建德,紧跟着僭号在东都洛阳称郑国皇帝的王世充也向唐军投降,两个天下最厉害的反王束手就擒,隋朝这只从炀帝手中迷失了多年的中原宝鹿,就要完全成为他李渊的囊中之物了。

上午辰时,次子秦王李世民就要带着窦建德、王世充这两个俘虏和威名赫赫的玄甲军,穿过这道高台,从明德门进入朱雀大街,受到八十万长安百姓的围观。

他李渊筑起这座高台的目的,就是要纪念这次伟大的凯旋。

之前他曾经为这座高台的取名伤透脑筋,尚书右仆射裴寂建议叫“振武门”,中书令封德彝建议叫“平虏门”,民部尚书萧瑀建议叫“纪功门”,都一一被他否决。振武、平虏、纪功,都有太隆重的战争杀气,天下人渴望太平太久了,士兵们的铠甲里全是虱子,老百姓的田地都是蒿草,老百姓盼望的李渊,不是什么武功赫赫的皇帝,而是能让他们从战争桎梏里摆脱出来的太平天子。

天下百姓这么想,他李渊又何尝不是如此?五年前,他抛弃隋朝显赫的爵位和富贵,在晋阳起兵反隋,沦落为刘邦项羽一样的人物,自己又何尝不是日夜惊魂?如今天下初定,诸侯都被征服得差不多了,长年悬着的心总算落到腹腔里。希望这次军队凯旋之后,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朕和百姓们都还好好过过太平安稳日子吧!

凯旋?这个字眼从他心头划过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名字吗?对,就叫凯旋门!随后,诏书下发下去,命令侍中欧阳询榜书“凯旋门”,然后由工部制作门匾,不出三日,“凯旋门”的名字响彻了整个长安!

卯时二刻,侍卫们抬着他的步辇上了凯旋门的城楼,再过一刻钟,秦王李世民即将率领他等候在城外近一个时辰的军队进城,他忽然觉得心情非常舒畅,直到此时此刻,他才享受到一个皇帝的无上尊威,天下就要太平了,他也离太平天子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夏末初秋的金色朝阳沐浴着整座长安城,身后宽阔的朱雀大街两侧一大早就已万头攒动,无数的长安百姓正在翘首眺望,巨大的声浪冲上高高的凯旋门,换作往日,他会心里非常厌恶,今天却觉得是一曲非常美妙非常震撼的破阵乐。

漏刻恰好是辰时,朝阳正好斜射过正在入城的军队,黑色的铠甲,红色的旌旗,金色的朝阳,青色的苍天,还有被朝阳斜射投下的长长的阴影,构成一幅色彩壮丽的图画,如今这幅图画,正在他脚下缓缓移动。

每一行军阵,走近凯旋门,都会欢呼“天子万年”,身后的百姓也跟着喊“天子万年”,这一天是大唐臣民的一个盛大节日。

两个黑色的军阵走过凯旋门后,紧接着是一个金色的军阵,征战沙场多年的骁将李世勣、尉迟敬德、屈突通、程知节、秦叔宝等都是金盔金甲,骑着黑马拥着两杆大纛旗,一面旗上书“秦”,一面旗上书“齐”,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和三子李元吉并辔而行,昂首挺胸地向皇帝走来,接受天子的检阅。

紧随秦王李世民之后的是。在他们身后是一万名英姿飒爽的玄甲军骑兵和三万名红衣犀甲的武装步兵。伴着雄壮的军乐,这支庞大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朱雀大街上缓缓走过。李渊面带笑容地注视着他们。作为一个父亲,李渊为自己的儿子们感到欣慰和自豪;作为一个皇帝,他同时也为大唐帝国能拥有这样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而感到喜悦和骄傲。

约莫两刻钟,军阵才从凯旋门下过完,队伍最末端,两辆槛车辚辚而来,这场武装秀也抵达了高潮,第一辆槛车上,夏王窦建德头发凌乱但颜色平静,端坐在车上;后面的槛车上,被俘的郑帝王世充则软弱无骨地靠在车柱上,这两个人正在深刻体验着他们一生中最惨重的失败,紧接着就要被拉到宗庙里举行献俘仪式,然后接受被杀或者被赦免的命运。

俘获这两人之后的第三天,皇帝李渊就接到秦王李世民的奏章,这个亲手俘获窦王二人的儿子,建议赦免这两个人,将它们贬到房陵或者蜀中,一是能安抚他们流散四处的旧部,二是可以成全大唐仁慈的美名。

对这道奏章,李渊留中不发,忽然他心中升起巨大的恐惧感。王世充这个人他熟悉,当年在隋朝宫廷做千牛备身时,和这位隋朝兵部员外郎有过接触,为人虚荣贪婪,赦免他,即使放归故里,也翻不出什么波浪来;但是窦建德,实在是太危险了。

几年来,他纵观天下群雄和北方突厥,唯一能让他敬服的,只有这位夏王窦建德,他所占据的河北政治修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商人们做生意都可以晚上露宿在野外而不担心被打劫,实在是唯一能够和大唐并肩齐首的对手。

窦建德被俘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淮安王李神通,妹妹同安公主都纷纷前来觐见,游说李渊宽恕窦建德。他们一一列举自己被窦建德俘虏后所受到的优待,深深以为窦建德是天下罕见的仁人义士,杀了他只会招致天下的诽谤。

窦建德的仁德美名都已经征服李唐皇族了,就连次子李世民也替他说好话,他实在是感到意外。世民这是想做什么?

世民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平定陇右薛举父子,打败朔州刘武周,击败河北窦建德、逼降河南王世充,大部分大唐疆域都是他打下来的,这些枭雄手底下的文臣武将也纷纷追随秦王李世民,他所发的皇帝诏书效力如今都赶不上秦王手令了,赦免窦建德,难道是世民想收服窦建德和他手下的河北文武?

如果答应他这个要求,以秦王府的实力,再添上窦建德的力量,未来朝廷就不会是自己这个皇帝的朝廷了,随着功勋、威望与实力的全面提升,李世民会不会生出觊觎最高权力的野心?如果他确实生出了觊觎储君和天子之位的野心,那自己该如何防范?收到秦王的奏章,皇帝李渊不得不在内心对自己发出了一连串诘问。

武德四年七月的这个早晨,凯旋门上的天子李渊在观摩了这场盛大的凯旋礼之后,在城楼上,他下定决心,要把这种对皇位的冲击力完全消除掉。

武德四年七月十一日,也就是凯旋门前的凯旋礼结束仅仅两天之后,天子李渊就下了一道诏书,赦免了王世充,将其贬为平民,连同兄弟子侄全部流放蜀地。而窦建德在闹市中斩首,终年四十九岁。

辉煌的凯旋门矗立在长安的朝阳里,仁义的窦建德死了,皇帝李渊的心中隐忧被消弭了,他暗中庆幸的此时,却没有看到太阳在上升也在西落,一缕夕阳挂在玄武门的谯楼上,那里有李渊永远也看不到的命运!

▲本文中部分图片拍摄于襄阳唐城影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