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功绩都有哪些?

肖邦老师的课堂

从《史记》记载来说的话,舜禅让天下给大禹,是因为大禹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贤人。大禹老爹鲧因为治水不利,被帝尧流放到羽山,然后没多久就被处理了。杀大禹老爹鲧的人是谁?这是一个迷案。《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国语·周语下》:“舜之刑也亟鲧。”

是帝尧也好,是帝舜也罢。大禹作为一个明事理的有志青年,他肯定是以群众利益至上。私人恩怨显然是不重要,也不挂心。所以老爹鲧死后,大禹继续任劳任怨干着治水的工作,一干就是十三年,中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带领群众终于疏通了河道,解决了洪水难治的大难题。这么一个有大功于社稷的人肯定是人心之所向,舜禅让给大禹,显然既是顺应人心,又是明智之选。因为从过去的十三年的业绩考核来看,大禹确实一个各种能力和品德都不错的贤人。

但是禅让,真的是禅让嘛?可能这事情也没有《史记》说得那么好。

因为尧禅让给舜一事情,按着《竹书纪年》中说: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显然这个禅让,并不是单纯。与其说是禅让,不如说夺。夺了以后,再打禅让的说法。其实后世的曹丕也是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嘛。曹丕这个操作很有古风。

关于舜禅让给大禹,按着《韩非子·说疑》中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真相也可能是大禹攒了十三年的人品,累积势力逼舜下台。韩非子说法有点BUG的,因为舜让位给大禹之后,后面他还活了十多年呢。


柳氏异闻录

尧舜禹是上古时期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首领。后世对他们的禅让制交口称赞。这种禅让制是真的由于才能和为了部落后续发展考虑吗?还是由于一系列的政治阴谋才导致了禅让制的产生?

舜出生于奴隶家庭,父亲是一位瞎子厨师,母亲是一位养蚕人,舜凭借着自己的手段从社会的最底层爬到了社会的最高层,最后逼死了尧的儿子朱丹,娶了尧的女儿,接手了尧的天下。这时候的天下并不是风调雨顺,而是洪水泛滥经年,舜出生于陇田,对治水知识一窍不通。人民为鱼鳖,到处是泽国,再不治水会影响国家安定。要想坐稳这个位置,必须只有把水先治好。

起初舜启用的是禹的父亲鲧,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不成,舜便把他处死了。接着让他的儿子大禹继续父亲的事业,治理黄河水患。如果当时大禹治水没有成功的话,下场和他的父亲一样必死无疑。大禹世世代代都是治理水患的能工巧匠,治理水患是使命,再加上没有反抗的权力,大禹只能听从这个命令继续为舜卖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人之父,用人之子,舜这手牌打的可真是巧妙。

治水这几年时间内,大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想留下一丝诟病,世人都看到了以“为家忘国”为儿女私情而忘大义,却很少有人看到他背后如履薄冰的处境。

这场大洪水威胁到了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必须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水,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获得了很大的权利来调动全国资源,无形中控制了整个国家,治水成功之后民间有很高的威望。舜禅让给他也是迫于形式压力,做出的不得已选择。


品读武器装备

众所周知,在五帝时期,帝位不是父死子承,而是禅让。上一代君主在生前就要选好继承人,选继承人的标准一是看品德,二是看才能。舜禅位于禹,禹在品德才能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是黄帝的玄孙帝颛顼的孙子,父亲名叫鲧。在尧在位时,尧用鲧治水,九年而不成。舜继位后,巡视天下,发现洪水依然祸害百姓,于是下令处死了鲧,更求能人以治水,大臣们都推荐了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汲取父亲失败的教训,改阻塞为疏导,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疏通河道,治水成功。

《史记》曰: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是说禹机敏而勤劳,有品德不干有违德的事,平易近人而有信用,能以身作则,勤勉不倦。

经过禹的治理,河流贯通,道路畅通,四方臣民也能方便地到国都朝见天子。

禹在治水过程中,还同时做另一件事。他根据土地好坏,规定了不同的赋税。居民离天子之都远近,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方法。舜为奖励他的功劳,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并宣布治水成功。

当然,禹继舜位不光是治水这一功劳,他在治理天下的其他方面表现也非常出色,但治水之功或许是他终能继位的最大原因。


汉唐月微史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是夏后氏首领、夏朝的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为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

据传,禹智力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位。在诸侯的拥立下,禹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治理了滔天洪水,又定了中国版图为九州。他死后被安葬在了会稽山上。禹 的功绩不仅是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 ,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形态 ,创造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中国帝王历史的发展。

舜掌管天下的时候 ,洪水泛滥 ,人民生活贫苦,想要做好天下只能先把水治好 ,而这时必须起用治水世家的禹。在启用禹之前舜已经杀了禹的父亲,但当时的环境逼得舜不得不用禹。当时洪水已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事情,需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治水,理所当然地禹获得了全国资源的调用权。 治水成功之后 ,禹一方面获得了威望 ,得到了全民爱戴 ,另一方面无形中掌握了国家机器,顺利成章了得到了舜的禅位。


茻浅离

大禹的功绩,有这样一些,一、接着鯀的班,继续和益治水,并取得成功;二、修改治水宝典《洪範》,成为“帝范”,为自己禅让做准备;三、说自己的旧父鯀,不懂五行,闹分家;四、成功禅让得帝位,改姓姒,并以氏“夏”为国;五、成功让儿子启接班,成为“家天下”历史现象的创立者。

舜禅让,为什么?这是当时的一种制度决定的。至于这个制度的孟子解释,是否真实?上天知道。后人继承了这个解释,是否对?《竹书纪年》中还有一种历史记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