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zyl961955197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王朝,夏王朝与三皇五帝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基本形态是部落联盟制,夏王朝开辟了国家制度;三皇五帝时代的首领是代表部落联盟最高权力的“四岳”会议从华夏精英部族(黄帝的众多后代)里推举出来的而夏王朝的帝王是嫡系世袭的。然而,从舜时代开始,随着华夏及其他部落发展,原来的部落联盟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对天下的管理,国家形态才应运而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可以说,夏王朝是三皇五帝时代的质变,是华夏部落自我革新的一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大禹和他的儿子启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说大禹是夏王朝的奠基人,启是夏王朝的开创者。

大禹,“大”是伟大的意思,是后世对禹的尊称,既赞颂他治理九河平定水患的伟大功绩,又对他推动部落联盟向国家体制转换意义的推崇,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从轩辕黄帝世系普表可以看出,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与唐尧同辈,高出虞舜四辈。禹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母亲是有辛氏(现在的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鲧被舜帝放逐。后来,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禹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 三过家门而不入-鞠躬尽瘁、舍家为国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 涂山之会-统一华夏

夏建立后,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国家”的最初形态——以国都为中心的“五服”行政区域划分

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 铸造九鼎-诠释王权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晨曦吟风


我的主业是读《史记》,就《史记》记载的历史素材,进行逻辑分析,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历史视角,希望能够对现代的生活、事业有所借鉴。

所以这个回答侧重项目管理,而不侧重技术分析。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於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脩,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一、治水前:团队组建及资源支持

治水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单独可以完成的。大禹与舜博弈,获得了相应的资源支持,推荐阅读:师说历史《杀爹用儿子,禹受命平治水土》。

核心领导班子:禹主导,益和后稷配合。禹负责治水,益主管山泽,后稷主管农业。三个部门领导,各诸侯及官员配合,共同治水。

项目团队: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

二、治水是个系统工程

1、对当地灾民的救助工作。看似好像不是禹职责范围内的事,但救助灾民可以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方便未来治水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的减少项目的开支。

2、治水期间的后勤补给及水土治理。水土治理主要是看项目负责人的理念,是“堵”还是“引导”呢,这是个技术活。但后勤补给则是看国家的实力和支持力度,甚至比水土治理本身更加重要,直接决定了水土治理的成败。

3、治水之后的工程维护及生产恢复。不让洪水为害是基础目标,更高的目标是长治久安,造富一方,只有做到这一点,治水才算彻底胜利。

三、治水后的善后工作

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

(1)分封诸侯,赏赐土地。原本就是地广人稀,很多疆土没人守卫,现在赏赐给诸侯,可以加强国家管理,增加国家收入,也有负责人管理当地的水土,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

(2)赐给姓氏。现在看起来好像是稀松平常的事,是人都有姓,但在夏商周时期,“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即使在后来,天子赐姓,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仅授予为国家建立大功业的臣子,如朱棣赐马三宝“郑”姓。这是对诸侯们身份的认可,不再以蛮夷相待,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换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授予荣誉称号,不花钱办大事,让诸侯们开开心心的臣服于国家,辅助国家做好地方管理。


师说历史


据《史记》载,伯益后稷是他的左膀右臂,诸侯和百官是他的下属,各地的老百姓是他的依靠。你发动群众,依靠人民,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他经常深入到基层,到一线,他用山的走向给他引路,用砍伐的树木做路标,来测定名山大河。

他是人民的公仆,真正做实事的人。一心为公,执政为民。自己的父亲因为这件事而舜流放而死,他却想的不是小我之私,而是普天下的老百姓,他虽然悲伤,却把它化作了治水的力量。他努力思考,并不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而是十三过家门而不入,大公无私,这是多么高尚。他的吃穿很是简朴,可是他给祖先神灵的祭品却很丰厚,因为这涉及到国家普天之下的人民,他的住宅十分的简陋,可是他对修沟挖渠的财力却不吝惜。他没有出外做豪车,只是一般的车驾,船只,木撬,有齿的鞋,不管是山路水路,还是泥地。你在哪里呀,你在哪里,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你的足迹。

大舜让他治水,他就一心扑到治水上,真正要做出自己的业绩。你看他,随身带着测平直的准平,绳墨,画图的圆规与直尺,还有测定时令的仪器。他是要真正做事的人,不是要摆花架子。他不是做给人看的,他是做给自己的良心。他是一个诚信的人,勤恳的人。

他还把人民的生计放到心上。关心不仅是洪水如何退去,更是退去之后人民怎么生活。他命令益教给人民种稻,在低洼潮湿的地方种植。他又命令后稷给予民众充饥的食物。在缺少食物的地方,他就从别的地方调来以补不足。

这就是大禹治水,《史记》告诉我们,大禹如何治水,一心为民。有这样仁德的君主,洪水怎么不退?!

好了,关于大禹的故事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