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前言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鄧小平與劉伯承

對於劉伯承,鄧小平曾深情地說:“我和他長期共事,相知甚深。”


戰鬥中的“黃金搭檔”

劉伯承和鄧小平兩人雖然是四川老鄉,還同屬龍,但是他們卻在年齡、愛好、經歷、性格等許多方面有著不同之處。

劉伯承生於1892年,鄧小平生於1904年,劉伯承要比鄧小平年長12歲,正好是一輪。

劉伯承和鄧小平雖然都是四川人。但劉伯承在20歲時就去了重慶的將校,後來還參與了討伐袁世凱的護國戰爭。當鄧小平遠赴法國勤工儉學之時,劉伯承已經成為一位軍功赫赫的名將了。

雖然兩人有著很多的不同,在他們卻幾乎同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鄧小平和劉伯承的第一次相見是在1931年。那時他們先後從各自的工作地點出發,一起來到了瑞金。首次見面,劉伯承就給鄧小平留下了忠厚、誠摯和和藹的深刻印象。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鄧小平騎馬

他們一起走過了艱難的長征,一起參加遵義會議,一起經歷風雨坎坷後,迎來了共同奮戰的時光。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伯承擔任129師的師長。從1938年1月,鄧小平擔任129師政委。

得知鄧小平抵達了129師部,劉伯承很是開心,馬上就來見他,對鄧小平說:“自從知道你來,我就一直盼著,總算把你盼來了!”

從此,兩人便正式了長達13年的合作,成為了親密無間的“黃金搭檔”。

在鄧小平看來,劉伯承指揮有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在劉伯承眼裡鄧小平文武雙全,從善如流。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鄧小平和劉伯承

就是他們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讓他們一起指揮了奇襲陽明堡、伏擊神頭嶺等超過40多次的戰役,共同導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戰爭話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在伏擊神頭嶺戰役中,劉伯承與鄧小平開會商討作戰方式,兩人根據地形和敵情,提出了兩點打援的新戰略,有效地打擊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他們的129師初期只有一萬餘人,但是卻成為8年抗戰期間殲滅敵人最多的一個師,同時劉伯承和鄧小平還帶出了陳賡、陳再道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軍。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他們又一起馳騁中原,挺進大別山,又一同和陳毅指揮了淮海戰役。在千里挺進大別山途中,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部隊在汝河北岸時,遇到前後都有追兵,中間還有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情況十分危急。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戰爭時期的鄧小平與劉伯承

敵人打算利用我軍沒有船隻的缺點,好拖住劉鄧大軍,打亂我軍想要進入大別山的計劃。

這時,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渡過汝河成為整個戰局中的最重要的計劃。在這緊急的時刻,劉伯承、鄧小平決定先開作戰會議,一起研究作戰計劃。

最終,劉伯承定下了以攻為守的計劃,鄧小平堅決擁護:“情況十分危急。一定要儘快堅決打出去。”

除了堅決支持劉伯承的決定外,先過河的鄧小平還親自督促戰士們抓緊時間過河,落實劉伯承的決定。

過了汝河之後,為了抓住戰機,劉伯承決定大軍停止修整,直接快速提前挺進大別山。

很多人都覺得很突然,提出疑問。鄧小平卻堅定地說:“劉司令員的意見和部署是十分正確的,我完全同意。”

在休會期間,鄧小平還主動和各位指戰員交換意見,做很細緻的思想工作,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新中國成立後,劉伯承和鄧小平又一起率軍秘密南下,拉開解放大西南的內幕。期間他們又一起歷經艱險,險象環生。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鄧小平和劉伯承

1950年,由於劉伯承要奉命前往南京籌辦軍事學院,而鄧小平則需要繼續留在西南,主抓西南的經濟建設。

這對經歷過13年考驗的革命戰友就必須要分別了。臨行,劉伯承送給了鄧小平一張自己最為珍視的照片。這張照片,鄧小平也一直還珍藏著,後來在寫悼詞中還提到過。

無論是在戰爭時代還是在投入建設的和平時期,無論是在一起還是分別之後,鄧小平和劉伯承的心都連在一起,互相牽掛著......


細節之中見真情

在老部下眼裡,劉伯承和鄧小平不僅是戰鬥工作中“黃金搭檔”,在生活中他們也是互相關心、互相牽掛的親密兄弟。

鄧小平總是提醒部下:師長的眼睛不好,年齡也大了,如果你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小事情就找我解決,大事再去找師長。

鄧小平不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讓劉伯承操心,還主動承擔了草報告、值班、傳達作戰任務等工作,經常值班到半夜,只為了在最大程度去減輕劉伯承的體力負擔。

為了不打擾劉伯承休息,鄧小平會讓戰士們把電話線拉長,自己經常半夜披著衣服去院子裡接電話。

劉伯承有晚上看地圖,看文件的習慣,鄧小平總會記得讓人給他準備煤油燈。

行軍途中,鄧小平總會安排人給劉伯承準備擔架。在駐地穩定下來,鄧小平總會讓人給劉伯承準備條件稍微好點的房子,自己會去住差的。

有次,劉鄧部隊要經過黃泛區,天上還有很多敵機在轟炸,腳下又都是深到膝蓋的爛泥,行軍走路很困難,鄧小平卻一路攙扶著劉伯承走了幾十裡。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作戰討論

百團大戰期間,有工作人員看到了感人的一幕:

某天晚上,鄧小平和劉伯承在一起看地圖,由於他們看得是一張五萬分之一的地圖,鄧小平擔心劉伯承的眼睛,就自己舉著蠟燭隨著劉伯承的手移動,劉伯承把手指到哪裡,鄧小平就把地名念出來。

後來這位工作人員回憶起這一幕,感慨道:“我革命了幾十年,像劉師長和鄧政委這樣感情深的還真沒見過幾個,真是令人感動。”

1942年對於太行山區來說,是非常艱苦的一年。太行山根據地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糧食短缺的問題,甚至出現了吃野菜充飢的現象。

這年的12月,正好是劉伯承50歲的生日。由於劉鄧大軍的威名,當時太行山區很多百姓都很敬佩劉伯承。出於這點,陳賡等人便提出了給劉伯承過50歲大壽的想法。

鄧小平在得知他們的這個想法後,非常支持,還提出想要儘量辦得隆重點。

鄧小平為什麼會同意呢?

第一,他考慮到由於現在條件不好,軍隊中不少戰士出現了不好的想法。為劉伯承過50大壽正好是對129師抗日功績的肯定,能夠帶動戰士們的情緒。

第二,細心的鄧小平也考慮到了想讓劉伯承自己能開心點,為他留一個紀念。

隨後在中央和毛主席等領導的支持下,劉伯承的生日宴會已經不單單是一場簡單的宴會了,也成為了一項特殊的政治活動。

但是作為壽星的劉伯承卻對這件事不是很上心,因為他不想因為自己私人的事情去麻煩組織。

當大家問他生日具體是哪天時,他也選擇閉口不言,沒有告訴大家。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們就自己做決定,將生日宴會定在了12月16日。

就在大家為劉伯承準備大壽時,劉伯承卻病倒了。為了劉伯承的身體,有人專門去買了白糖回來,給劉伯承補身體。

劉伯承看到白糖後,很生氣,覺得是在搞特殊。最後還是在鄧小平的勸說下,劉伯承才收下。

由於劉伯承的50歲大壽,已經成為一場政治活動。很快就有記者前來採訪,宣傳劉伯承的優秀事蹟。

不過劉伯承為人低調,並不喜歡露面,提倡應該多宣傳殺敵勇敢的戰士。如果劉伯承不配合,就相當於這場生日宴會的政治任務的效果就很差。

雖然多人勸說,劉伯承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為了這次採訪工作能夠完成,大家找來鄧小平。

鄧小平把記者和劉伯承都叫來,對劉伯承說:“伯承同志,這個採訪也是工作,而且還是中央決定的。”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劉伯承

說完,鄧小平就離開了,劉伯承只好接受了採訪,劉伯承的生日宴會也得以順利舉行。

後來,鄧小平寫下了《慶祝伯承同志50歲壽辰》的文章:

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自己的黨,是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我們的伯承同志不但具有這些品質,而且還將自己的精力全部獻給國家、人民和自己的黨……

所有的這些周到細節,都體現了鄧小平對劉伯承的關心。同樣,劉伯承也會如父如兄一般去關心鄧小平。

有一次,鄧小平要去太嶽視察工作。鄧小平臨走之時,劉伯承送了一程又一程。

送走之後,劉伯承還是很擔心,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現在敵人掃蕩很嚴重,一定要盡全力保證鄧政委的安全。你現在馬上去通知鄧政委要路過的地方,叫他們把情況隨時電告師部。”

囑咐完之後,劉伯承還是沒有辦法放心下來,自己就到值班室等消息,等了一夜,在得知鄧小平安全到達後,他才放心。

為了對付敵人的大掃蕩,劉伯承決定帶著師部及其後勤機關開始轉移。那時,日軍每天都在很頻繁地尋找劉伯承的行蹤。但是劉伯承卻絲毫不擔心自己,卻始終牽掛遠在太嶽的鄧小平。

直到鄧小平安全返回,劉伯承才鬆了一口氣。

大別山時期,出於戰術需求,劉伯承和鄧小平需要分開作戰。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劉伯承

在分開之時,由於十分擔心鄧小平的安全,劉伯承堅持把警衛團留給鄧小平,還囑咐電臺隨時與鄧小平保持聯絡。

此後,劉伯承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句話總是問:“

鄧政委現在在什麼位置?什麼時候聯繫上的?他周圍敵情怎麼樣?”

經過他們的默契配合,適時集中或分散兵力,最終粉碎了白崇禧想要圍攻他們的計劃。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鄧小平與劉伯承一家

在鄧小平長子鄧樸方差不多兩歲的時候,鄧小平和劉伯承兩家人在一起閒聊,卓琳突然對鄧小平說:“咱們的兒子快2歲了,都還沒個名字,總是叫胖胖也不太好。”鄧小平想了下,說:“讓咱們的兒子叫太行吧,鄧太行。”

一聽叫:“太行”,劉伯承在旁邊笑了起來,因為他的長子早幾年已經叫了劉太行了。

這時鄧小平也覺得有些不妥,旁邊的卓琳笑著對劉伯承說道:“劉師長,你的兒子佔用了我兒子的名字,你得給胖胖取個名字。”

劉伯承笑著說:“取名字嘛,這是政委的事,不是師長的事。”

鄧小平說:“都說劉鄧不分家,師長你就給取個名字吧!”

劉伯承答應了,他馬上把胖胖抱到身邊,然後讓夫人去把他桌子上那張寫著“樸實方正”那4個大字的毛筆字取來。

劉伯承說:“這是我剛才寫的4個字。我看咱們胖胖生得就是樸實方正,以後就叫樸方好不好?鄧樸方。”

鄧小平夫婦聽後一致叫好,此後鄧樸方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患難與共,相知甚深

人們總是習慣把“劉鄧”連在一起,中間都難以放進一個頓號。在劉伯承和鄧小平兩人的心裡也難以分開,他們這種深厚的情感更體現在特殊時期。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劉伯承

1958年,在一次會議上,劉伯承進行了檢查發言。這時,鄧小平第一個支持,他說:“伯承同志對領導們都是很尊重的,對工作也是很認真的。”

當有人提出劉鄧大軍總能打勝仗都是因為鄧小平的決策時,鄧小平卻一直說:“我只是一個政委,打仗主要還是得靠司令員。”

後來,鄧小平也多次講過劉鄧不分家,沒有劉,哪裡來的鄧呢?

除此之外,考慮到劉伯承的心情,鄧小平還多次去劉伯承家裡探望,陪他聊天,排解心情。

就這樣,在鄧小平的陪伴下,劉伯承漸漸地走出了低谷。

幾年後,鄧小平也遇到了人生的低谷。劉伯承很擔心,還特意叫陳毅來家裡問情況。

剛聽到陳毅的聲音,劉伯承就慢慢摸索著來到門口迎接。

劉伯承問道:“是陳老總來了嘛?你先講講小平同志怎麼樣了?”他一邊說一邊和陳毅進了屋。

陳毅卻比較擔心劉伯承的身體,關心地問:“伯承同志最近怎麼樣?身體可還好。”

劉伯承邊搖頭邊說:“不行嘍,馬上我這左眼也要瞎了,啥也看不清了”

陳毅說:“你可要保重身體哦!”

劉伯承著急地說:“你先不要管我,你快告訴我,你最近有沒有小平同志的消息,他怎麼樣了?我好多天沒見他了。”

陳毅說:“小平同志,最近不太好。”

劉伯承聽完以後,很難過,他比較擔心鄧小平,但因為自己的身體卻又無能為力。

後來,鄧小平去了江西。劉伯承因為難過再加上身體的原因除了去看過幾次陳毅,就不再出門了。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陳毅

1972年,陳毅卻因為得了癌症去世了。陳毅的去世對劉伯承打擊很大,因為除了鄧小平,和他關係最要好的就是陳毅了。

那時,劉伯承已是年近80了,而且眼鏡也幾乎看不到了。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他來到了陳毅的病床邊,他恨自己看不清老友的遺容,只能用手摸索著,嘴裡一遍遍地說著:“陳老總,我劉瞎子離不開你呀!”

在場之人無不動容。這時,他也更加擔心想念好友鄧小平了。

幾年後,劉伯承的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先是失去了思維能力,而後又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雖然他的生活一直都是在病房中度過,但是他還是記得鄧小平。

當中央有關領導來看他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如果我死了,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小平同志為我主持追悼會,不然我寧肯不進八寶山,去荒郊野地算了。

好在最終鄧小平走出了低谷,迎來了人生大的轉折。

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去世,享年94歲,劉伯承也實現了自己曾經許過的遺願。

追悼會當天,鄧小平一家先來到了現場。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老年劉伯承

卓琳安慰著劉伯承的夫人汪榮華;鄧樸方也坐著輪椅來到了現場,為當年給自己取名的這位老前輩送別。

最傷心的莫過於鄧小平,他先是3鞠躬,然後長久地站著,沉思著,淚水慢慢流下來。

當他開始主持追悼會時,他一度失語,不禁潸然淚下。

劉伯承臨終前,向中央提出一個要求:我的追悼會一定要鄧小平主持

圖 | 鄧小平

1986年10月,為遵守劉伯承的遺願,家人乘坐專機將他的骨灰撒在太行山區,那個曾經他們一起奮鬥的地方。

不久,鄧小平滿含深情地寫下了 《悼伯承》,這也是鄧小平寫的唯一一篇悼文:

伯承久病,終於不治。他的辭世,使我至為悲痛。我們一起工作,是1938年在八路軍129師,一個師長,一個政治委員,以後在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前後共事13年,兩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協調。我比他小十多歲,性格愛好也不盡相同,但合作得很好......

這不僅總結了劉伯承的一生,更寄託了鄧小平的深厚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