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爲何規勸如日中天的朱元璋歸降元庭?

伊藤英明


答:朱元璋心存搖擺、有投降元朝打算的時間始於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初,這,是他人生中走的最臭的一步臭棋。

此前,朱元璋的發展勢頭迅猛,其中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年、至正二十一(1361年)這兩年,更是好運連連:應天大捷、安慶爭奪得勝、江州大捷,龍興府自動歸降等等。

可是,因為他萌生了降元之意,導致軍心搖盪,則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至七月間的短短五個月時間裡,內部就發生了苗軍元帥蔣英、劉震的金華苗軍之亂;衢州和處州苗軍將領李佑之、賀仁德的處州苗軍之亂;江西行省樞密同僉康泰和平章祝宗的叛亂;平章政事邵榮甚至暗中策劃了政變;侄兒朱文正的岳父謝再興還帶兵叛投了張士誠。

這一連串反叛事件的出現,固然讓朱元璋懊悔莫及,而他曾經準備的降元之舉,更讓他引為平生大恥,晚年絕口不提。

明朝史官也將視之為歷史禁區,諱莫如深。

如《明太祖實錄》卷一一雖有語及,卻也只簡略記朱元璋派使臣向察罕帖木兒“結援”而已,其中細節,並未詳述。

要還原事件真相,還得從《鴻猷錄》、《國初群雄事略》、《國初事蹟》等書入手。

事件是這樣:劉福通、韓林兒的龍鳳政權於至正十七年(1357年)分四路大軍北伐,中路大軍攻破北宋舊都汴梁,定都於此,紅巾軍事業達到了巔峰,大有一舉可翻元朝之勢。

豈料元末名將察罕帖木兒橫空出世,於至正十九年(1359年)收復汴梁。

劉福通、韓林兒落荒而走。

形勢隨之大變,彷彿一夜之間,河南、山東等地全回到了察罕帖木兒的手中。

朱元璋之前發展順利,主要得益於大宋紅巾軍充當了北面屏障,擋住了所有來自元軍的攻擊。

劉福通、韓林兒落敗,朱元璋認為自己已經暴露在元軍的兵鋒之下,而東西兩面又受到張士誠和陳友諒的摧壓,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恐慌之下,就有歸降元廷之想,派使臣前往汴梁與察罕帖木兒“通好”。

可見,說什麼朱元璋“如日中天”,其實並不準確——這個時候,他已遇上了困境,並且感到快支撐不下去了。

還有,劉伯溫雖然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經宋濂舉薦和朱元璋有過接觸,但當時的朱元璋還不顯水、不露水,劉伯溫看不起他這泥腿子,不肯為之效力。而到了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事業有了一定規模,且在孫炎的一再催勸下,劉伯溫才愉快地到應天府報到。

劉伯溫初到朱元璋軍中,不過以儒生“稱軍祭酒”,主要負責看陰陽八卦、拜神祭鬼一類活兒,至於降元與否這類重大決擇,還論不到他參與。

事實上,查《故誠意伯劉公行狀》、《明太祖實錄.劉基傳》、《明史.劉基傳》和《明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贈太師諡文成護軍誠意伯劉公神道碑銘》,也均無這方面記載,則“劉伯溫規勸如日中天的朱元璋歸降元庭(廷)”之說,不知從何說起。

倒是《國初事蹟》記了一筆:元廷派張昶、馬合謀和張璉等人前來冊封朱元璋為“榮祿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等官職,但朱元璋聽從了浙江寧海名士葉兌之勸,決意“斷絕元廷的招誘,向南吞併張士誠,逼迫方國珍歸順,全據閩越之地,定都建康,拓江、廣以自資,進則越兩淮規中原而取天下,退則保全方面而自守”,斬了馬合謀和張璉,獨留張昶為己用。當時,朱元璋得意洋洋地對劉伯溫基、宋濂說了一句:“元朝發一大賢人與我,爾等可與之議論。”

最後補充一下,朱元璋最終沒有向元廷投降,一方面是葉兌的規勸,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元朝最後一根擎天大柱察罕帖木兒被紅巾軍降元的叛將田豐、王士誠刺殺了!即來自元軍的威脅已經減弱,事業的發展又有了新的轉機。


覃仕勇說史


初入應天的劉伯溫本來就受到眾將士的猜忌,多虧朱元璋的欣賞和堅持,並曉之以大義才讓其安心留下繼續輔佐。可留下後的劉伯溫不但繼續宣傳應天的敵人是陳友諒而非元庭後,更是力諫朱元璋歸降元庭。聽到此消息後不但眾將士們義憤填膺更加確認劉伯溫是元庭的奸細,就連朱元璋也看不懂這會辛苦留下來的劉先生了,那麼劉伯溫為何冒天之大不韙也要堅持這種態度呢?

劉伯溫

一、元庭腐朽已無力對義軍造成大的傷害

自從脫脫被去職其組建的百萬元兵四處逃散後,元庭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來鎮壓江南的義軍了,尤其是隨著農民起義軍多年起此彼伏的反抗,元庭對將領們的約束也日漸削弱,各地擁兵自重的將領也軍閥化,他們關心的不是如何剿滅義軍,更多的是想著如何保存自身的實力從而獲取更多的權力帝位。對於元順帝多次下召各地將領聯合一致共同對抗義軍的旨意,各地軍閥要麼是陽奉陰違,要麼就是不服從指揮,甚至有些軍閥為了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哪有精力去剿滅江南的義軍。劉伯溫堅持勸朱元璋歸降元庭就是認為元庭不足為患,讓他們把有限的兵力去對付其他義軍,自己則可以藉助歸降後避其鋒芒而全力積攢勢力對付勁敵陳友諒。

二、陳友諒逐漸成為應天最為強大的對手

自從陳友諒殺害主公徐壽輝自立為帝后,其野心更加的膨脹起來,不僅北上攻擊元庭軍隊,也先後消滅了眾多義軍勢力,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勢力範圍已經和朱元璋毗鄰而居。劉伯溫甚至陳友諒作為一代梟雄,再弒主稱帝后其勢力反而得到進一步的大,加之其有勇有謀又身懷野心,遲早都會和朱元璋發生衝突的。由於陳友諒地廣兵多且生性奸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多次為了權力弒主而一步步爬上權力的高峰,其早已在準備攻打朱元璋佔據的應天,只是因忌憚朱元璋的兵力和才智才願意做更充分的準備一舉吞下,可劉伯溫卻發現朱元璋對西邊的陳友諒沒有太多的防患,反而把其當做共抗元庭的友軍。此時的朱元璋勢力沒有陳友諒勢力大,如果再不加防備的話到時候被陳友諒出其不意的攻擊,到時候恐怕應天會有顛覆的危險。而通過向元庭稱臣可以讓其把攻擊目標引向陳友諒,不僅可以有效牽制其對應天的威脅,還能幫朱元璋騰出時間更好的備戰。

三、歸降後不影響朱元璋實際的權力和勢力

不同於和平年代的流寇或者山賊歸降,他們不僅會被朝廷派員收編或者遣散以免在給國家完成威脅,或者恩威並施除去那些為首的頭頭。但此時的元庭內憂外患,不僅無法有效控制官軍將領,江南更是被各義軍分別佔領而失去控制,朱元璋即使是歸降元庭不僅不會被收編或者遣散,元庭還會利用此事給朱元璋加官進爵賞賜錢糧,讓更多的義軍看到歸降後不僅能繼續保留手中的權力和地盤,還能不被元庭繼續剿滅並獲得賞賜。再說即使元庭想趁機消滅朱元璋也無能無力,此時的江南元庭已經沒有一點勢力了,加之北方的官軍忙於內戰或忙於進攻其他北方義軍,根本無暇顧及江南義軍。

正是看到這些讓劉伯溫認識到歸降元庭百利而無一害,才堅持自己的看法並不斷的進諫,他相信即使其他武將不理解甚至恨自己都沒有關係,而才智過人的朱元璋一定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的。劉伯溫出山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貪生怕死,他是為了更多天下黎民免受戰火的摧殘而輔助朱元璋,希望自己微薄之力能幫助朱元璋快速奪得天下,從此人民可以安居樂業。


小林趣談歷史


暢談歷史風雲,看惜花講歷史。歷史不會在乎我們曾經經歷些什麼,只會記住我們曾經擁有著什麼。學習最好的學生不一定到了社會上就會活的更好,而學習最差的到了社會上也許順風順水。

大樹底下好乘涼,韜光養晦積強軍

在群雄並起,諸侯林立,的爭霸時代。朱元璋作為所有諸侯國中最為弱小的一方,同時也夾雜在以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較為強勢的諸侯當中,隨時都有被其侵吞的危險。而當時大元朝又有猛將橫掃各類諸侯,再次情況下,處於保險起見不得出此下計。同時,其剛剛接手其父郭子興的勢力,內部還待穩定,軍隊實力較為弱小,戰鬥力不強等原因。

舉得天下多豪傑,匯聚一堂成大事

在面臨外有強敵,內部不穩等情況,在打消外部隱患的後。對於內部進行治理與改革,同時,招賢納士。對於統治內百姓施仁政,整治軍務。使其統治內百姓,安居樂業,兵強馬壯。各類賦稅出現盈餘,治下上下可精誠團結。在人才方面,先後有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藍玉等能人輔助。出現了手中有糧,家中不慌。為其後,打敗張士誠、陳友諒等勁敵奠定穩固基礎。

總之,在創業初期,面對各方壓力,抓住主要矛盾。做出必要的讓步,換取更多的時間進行發展,積蓄力量。是為了以後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