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想象奇蹟一邊腳踏實地——外研社40年發展戰略-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外研社在不同時期實施了“以教育出版為中心戰略”“規模效益戰略”等戰略,大約5年一個,正好與國家五年計劃合拍。這一系列既符合自身條件又適應環境變化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外研社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讓外研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想象奇蹟,腳踏實地”是外研社社長李朋義倡導的行事準則——想象奇蹟說的是理想,腳踏實地說的是行動。40年來,從借款30萬元起家到年收入33億元,從名不見經傳的小社到名列全國出版社前三甲,獲得出版界榮譽的大社、強社,外研社緊握時代脈搏,以理想加行動,以戰略定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一邊想象奇蹟一邊腳踏實地——外研社40年發展戰略

李朋義社長與亞歷山大先生商討《新概念英語》修訂一事

除貫穿於外研社發展始終的“精品戰略”外,外研社還在不同時期實施了 “以教育出版為中心戰略”“規模效益戰略”“信息服務戰略”“四輪驅動向教育服務提供商轉型戰略”以及“教育文化名企戰略”,大約5年一個戰略,正好與國家五年計劃合拍。這一系列既符合自身條件又適應環境變化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外研社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保證了全社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外研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以教育出版為中心戰略

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大學擴招全面實行;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標誌著佔壟斷經營地位的大中小學教材市場逐步放開。社長李朋義認為,隨著教材市場的放開,外語教育領域有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外研社經過十年發展,已經積累了一大批如《新概念英語》《許國璋〈英語〉》《走遍美國》《大英漢詞典》《朗文當代英語詞典》《漢英詞典》修訂版等知名品牌,成功佔領了市場;而外研社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之間的聯繫使得外研社有資源上的獨特優勢。

1999年,李朋義果斷提出了“以教育出版為中心”的發展戰略。“以教育出版為中心”的內涵是:大學出版社要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不僅要為我國高等教育服務,而且要為基礎教育服務;不僅要為校園教育服務,而且要為社會教育服務;不僅要為學齡教育服務,而且要為終身教育服務。

隨著“以教育出版為中心”發展戰略的提出,外研社從原來的以一般圖書出版為重點轉移到以教育圖書出版為重點,加大各類課堂教育、技能教育教材的出版力度。外研社此後的發展實踐證明,實行這一戰略轉移對外研社進入21世紀、走向騰飛發展階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落實“以教育出版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外研社決定實行工作室制和項目責任制,將原有的編輯室改組,分別成立大學英語工作室、中小學英語工作室、綜合英語工作室和日語工作室,把外語教育真正落實到各種課堂和非課堂外語教育上。2001年,在大中小學教材推廣迎來熱潮後,為了增強工作室的選題策劃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外研社在原有工作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大學英語部、中小學英語部、綜合英語部、語言學與辭書部等八大事業部。

在“以教育出版為中心”戰略的指導下,外研社大舉進軍大學英語教材市場、中小學英語教材市場,並開免費教材培訓之先河。外研社先後出版了《新編大學英語》《當代大學英語》《新視野大學英語》《新標準英語》等精品教材,形成了以幼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一條龍”英語教材為主,輔以語言學與辭書、文學與讀物、教輔與測試以及德、日、俄、法、西等幾十個語種和對外漢語圖書出版的佈局。到2000年,外研社年銷售碼洋已達4.5億元,比1995年增長了近兩倍。

“以教育出版為中心”的發展戰略使外研社用了短短5年時間就走過了一般出版社20多年的發展歷程。外研社有效整合出版資源,綜合利用出版、教育和培訓資源進行立體化出版,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外研社逐步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語教材出版基地之一,確立了中國外語教育服務“第一品牌”的優勢地位。1995年1月,外研社被國家教育委員會評為“先進高校出版社”;1998年12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優秀出版社”榮譽稱號;1999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講信譽、重服務出版單位”。這些變化被新聞界稱為“外研奇蹟”,並被總結為“外研現象”或“外研模式”。

“以教育出版為中心”戰略,確立了外研社業務發展的方向,是外研社發展史上的重要戰略轉折點和實現騰飛的一個新起點。

規模效益戰略

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外資本從多個方面、通過多種手段滲入國內市場,給國內出版行業以前所未有的衝擊。隨著國家發展民營經濟政策的出臺,上千家民營書業工作室以打造品牌教輔書為突破口進入出版業務,而全國500多家出版社或多或少也把出版外語書作為發展途徑,市場競爭愈發趨於白熱化。

面對新的形勢變化,李朋義認為已有的“精品戰略”已經不能滿足外研社充分發展的需求,因此提出了“規模效益戰略”,即擴大規模、增加效益。在2002年到2003年他四次談到了規模和效益的關係,指出兩者是對立統一的。在新的階段,外研社要尋求在規模和效益兩者之間的綜合平衡,要有單個大項目的大投入、大產出,抓重點、出精品,也要有人員、出版物數量和質量、市場佔率、銷售空間的大規模,在大規模中產生大效益。

通過大力抓選題、抓編校、抓出版、抓發行、抓速度,大膽拓寬出版領域,涉足更多語種、兒童讀物、科學領域、電子出版,外研社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系列化、立體化的出版框架。在規模和效益不能兼得的情況下,應該先擴大規模、佔領市場,然後再爭取效益。這一戰略的提出,既解決了過去十年中外研社存在的“規模”和“效益” 的矛盾,將外研社由“出精品”擴大到了“精品群”,又使外研社橫向跨領域,即向漢語、兒童、科學、電子出版領域進行了拓展。

“規模效益戰略”使外研社抓住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通過擴大規模、增加效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規模效益戰略”時期,外研社的人員規模、組織規模、出版規模、發行規模、利潤規模和總資產規模都得到迅速的擴張:人員由2000年的不到800人發展到2005年的1330人;在組織架構上,形成了6大職能中心、8大事業部、10個獨立法人企業,以及分佈全國的16個信息中心;外研社的發行碼洋由2001年的6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13億元;利潤從2001 年的5600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1.6億元;總資產從2001年的1.97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8.2億元;新建了大興外研社國際會議中心,外研社總資產突破10億元。

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外研社社會效益顯著。這一時期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中國小學英語學習詞典》(英漢對照)、《朗文中階英語詞典》(英語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國家地理科學探索叢書”等53部圖書獲得“國家辭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等國家獎項。2001年,外研社黨總支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信息服務戰略

進入“十一五”後,中國出版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李朋義在2005年外研社的一次協調會上提出了“信息服務戰略”。這一時期,由於政策的原因,教育出版利潤下滑,教材出版競爭更加激烈;大型出版集團改制上市,國際出版巨頭對國內出版業的滲透進入實質階段;教育培訓市場興起。面對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業務轉型,外研社又一次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必須未雨綢繆。“以出版為中心,以教育培訓和信息服務為兩翼,數字化出版,產學研結合,把外研社打造成一個教育綜合服務平臺”的“信息服務戰略” 正是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提出的。它在確保外研社堅持導向、挺拔主業的同時,擴大規模,增加效益,盤活資源,堅持轉型,開闢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以出版為中心,即不斷強化外研社在傳統出版領域的領先地位。以教育培訓和信息服務為兩翼,即依託北京外國語大學強大的外語資源優勢,使外語出版和外語教育聯動,實現外語出版產業鏈的延伸;信息服務則是從另一翼,通過信息化手段、數字化出版,進一步整合外語資源,打造新的商業模式。通過產學研結合,外研社將不僅是出版物的生產中心,也將成為學習培訓中心和外語教育研究中心。

在“信息服務戰略”的引領下,外研社成功應對國內外競爭,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實現了持續發展。截至2010年,外研社總資產達到16億元。2008年,外研社以22.29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同年,外研社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國家一級出版社”,並被授予“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稱號。

這一時期,外研社主業挺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發行碼洋從2005年的13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1億元,大學英語教材市場佔有率達到50%,一般英語圖書市場佔有率達到24.18%。“五卷本英國文學史”、《新編大學英語》等43部圖書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大學出版社優秀暢銷書獎”“輸出版優秀圖書獎”等重要獎項,《漢語800字》(手機版系列)等電子音像製品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音像電子網絡獎”。培訓和數字新業務探索有力,北外在線培訓、電子分社數字出版、數碼產品點讀筆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玉樹)

來源: 中華讀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