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不高,那是细节没做好,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管理很重要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余棒子摘不摘#

农村的三大农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北方就是以这三大农作物为主,而南方则主要以稻谷和玉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食,而南方则以米饭为主食。玉米作为三大农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是酿酒、饲料以及工业加工等,尤见其用途之广泛。

那么对于如何提高玉米产量,这也成为农业上的一个永久讨论的话题,而其中关于“玉米丫子掰不掰,多余棒子摘不摘”这个问题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

玉米产量不高,那是细节没做好,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管理很重要

关于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这个问题,其主要在于选种、耕种、施肥和管理这四步。“玉米丫子掰不掰,多余棒子摘不摘”这个问题就属于管理这一步,接下来我就关于这个问题说说我个人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 玉米长丫子主要是因为施肥过多,尤其是施的氮肥(尿素)和磷肥过多导致营养过剩引起的。由于有的农人为了图方便,就直接给玉米追施氮肥(尿素),并且为了省事,索性就一次追施肥料过多,这就很容易导致玉米的营养过剩。当玉米的营养全部堆积在根部时,就会促使玉米杆根部上面一点长出丫子(我们老家也叫侧枝)。
  2. 玉米杆长出多余的棒子主要跟玉米的品种和施肥有关,其中玉米的品种的原因我们没办法直接人为干预。而在水肥过大、养分过剩、生长过旺的情况下,有的玉米品种就会出现一株多棒的现象。

其次,出现这个问题会有什么影响?

  1. 玉米丫子在生长的前期会很快,甚至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还会长出玉米棒子,不过这些长出玉米棒子基本上都是畸形且非常小的。当然有的玉米丫子在后期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会慢慢停止生长且叶片发黄枯萎。
玉米产量不高,那是细节没做好,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管理很重要

由于玉米丫子在生长过程中要消耗很多养分,当后期肥力不足,养分不够的情况下,就会消耗主杆的养分,从而影响到玉米棒子的生长发育,会严重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2. 由于玉米棒子过多会直接影响到主玉米棒子的营养不良,从而出现玉米粒不饱满等情况,那时候虽然玉米的个数是增加了,但是产量反而降低了。

玉米产量不高,那是细节没做好,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管理很重要

最后,这个问题需要怎么解决?

  • 由于玉米丫子和多余的玉米棒子不符合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规律,并且这个问题也是人为可控的。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同样的道理,“一杆不容二主”,长出的玉米丫子和多余的玉米棒子到后期都会消耗主杆大量的营养,从而降低玉米的产量。
  • 因此,我个人的建议是:长出的玉米丫子要及时掰掉,多余的玉米棒子(最好是1个,最多2个)最好摘掉。这样不但能减少玉米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种种疾病,而且最主要的是还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玉米产量不高,那是细节没做好,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管理很重要

以上看法和观点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妥和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多多指正并不吝赐教,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