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孤獨”可能比“年老貧窮”更悲哀!有些事要趁年輕明白!

衰老,令人焦慮,但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比老去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年老貧窮”吧。誰都希望有足夠的金錢,能保證一個安穩的晚年。

我承認,“年老貧窮”是很淒涼的一件事。

然而,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個60出頭的獨居老人,因為太過孤獨,而選擇割腕加放火自殺。

最後還好被救了,但卻引起了我對“年老孤獨”的思考,然後發現,精神上的孤獨,有時比物質上的匱乏更使人痛苦。

物質上的貧窮者更能引人惻隱

“年老孤獨”可能比“年老貧窮”更悲哀!有些事要趁年輕明白!


打個比方,此刻在你的面前有兩個街頭行乞者:一個衣不蔽體,看上去面黃肌瘦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向你伸出髒兮兮的,枯枝一樣的手;而看上去沒那麼落魄,卻只顧自己吹著口琴,看都不看你一眼,不過在他眼前的地上放著一頂半舊的禮帽,裡面躺著幾枚硬幣。

我想,到底給誰支緩,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衡量。但若是此時你手裡只有一枚硬幣,而必須給一個人的話,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會給那個看上去快要餓死的人吧!

他們大多是出於這樣一些考慮:

  1. 貧窮是很迫在眉睫的威脅,應該首先被救濟。
  2. 對於貧窮的人,人們很容易幫助到他們,只需要用錢就可以辦到。換句話說,窮人能快速地從被救助中獲得滿足。
  3. 獲得幫助的貧窮者,一般會對於幫助他的人,報以最由衷的感謝。從獲得情感回饋這方面來講,這更能令幫助者感受到給予的快樂和滿足。
  4. 還有一點,很多人會特別理解年老貧窮的人,認為貧窮很多時候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在一個人漫長的一生中,天災人禍,太多客觀的原因會造成貧窮,值得同情。

“年老孤獨”,令人悲哀

“年老孤獨”可能比“年老貧窮”更悲哀!有些事要趁年輕明白!


如上文所說,一個貧窮的老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關注與同情,而一個內心孤獨的人,卻很難使人產生強烈的同情之心。

原因有這樣幾點:

  1. 因為他們的痛苦更多的藏在內心深處,人們不容易發現,往往就會忽視。
  2. 這種孤獨的痛苦看似沒有什麼急迫性。
  3. 孤獨的人很難幫助,因為他們的需求滿足在更高的層次上,並不是簡單的物質可以解決。
  4. 人們普遍認為,一個人年老時的孤獨局面,很多原因在於自身,難以激發同情。


甚至在很多人的眼中,覺得人老了孤獨很正常,千百年來就是這樣。讓你溫飽無憂已經是很大的孝心了,晚輩們都要努力賺錢養家,真沒那精力顧到太多了。

在沒有經歷過老年的人看來,孤獨並不可怕,那是因為他們年輕,有健康的身體,有行動力。而對於一個離死亡越來越近的老人來說,孤獨令他們更多的考慮死亡。

記得曾有個報道說,有個老太太在地鐵乞討,好心人關心她,結果發現這老太太的兒子是個大老闆,她這樣做只是因為太過孤獨了。

而有關於老人因孤獨而選擇自殺,也早已不是新聞。

似乎老人們相比於貧窮更怕孤獨。

但是,也並非全是這樣悲劇的故事,我也看到過有兒女與年邁父母同榻而眠,日夜殷勤陪伴照顧起居的。也看到過日本一個101歲的女攝影師,充滿熱情地與她的愛好相伴,積極陽光地生活著。

誰說年老了就一定是孤獨的?我們完全可以做出努力,避免年老孤獨。

“年老孤獨”?年輕時我們做錯了什麼!

“年老孤獨”可能比“年老貧窮”更悲哀!有些事要趁年輕明白!


其實不可否認,一個人如果年老了還貧窮的話,一般情況下,他的境況也難免孤獨。

不過,個人認為這種因貧而致的孤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物質上的滿足得以化解許多,因為對於連基本需求都還未得到滿足的人來說,他們還顧不上精神上的事。

這裡,想就講一講那些年輕時不懂得“經營”生活,而導致的步入老年後,晚景孤獨的情況吧。

01

年輕時,以為青春無限,可以盡情揮霍。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忘記了自己是別人的夫,別人的妻,別人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眼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不懂得親情的可貴!

這種人我們並不鮮見,他們年輕時瀟灑快活,不顧親人的感受,到了年老無依時,卻想要找回親情。但是,這個時候覺悟往往已經太晚了,就算他們的家人出於義務不得不收留,想必在感情上是不會施予一分一毫了,晚景孤獨完全是咎由自取,讓人無法同情。

02

這類人與前者似乎是正好相反。他們年輕時過分溺愛子女,一味地縱容,捨不得教訓半句。還洋洋得意自己的孩子是聽話的小寶貝,當然了,你還有能力滿足他們的時候當然聽你的話,只是擔心被你養大的胃口,是否還能承受拒絕。

老話道:“慣子不孝,肥田收癟稻。”

還有句話叫做:“愛重反成仇,薄極反成喜。”

沒有原則,沒有規矩的愛,只會養育畸形的關係,而不會回報以愛,想要老來有依靠,也不要抱太大幻想。

也許有人會說,我養兒育女並不是為了讓他們給我養老,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我只想說,到時候再說這句話吧!

因此,我始終還是認為,一個人的晚年幸福與否,與年輕時是否將孩子教育得有德行很有關係——當然丁克之類的無子女家庭可以忽略。

03

這類人可能性格上天生有些孤僻,或者說,曾經受到過傷害,心理有問題。他們喜歡,也許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習慣了孤獨吧。

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孤獨並沒有太大的殺傷力,甚至有人很享受這種不被打擾的私人空間。

的確如今這個社會,自我娛樂的方式太多了:上網,玩遊戲,看網劇,小說等等。時間很好消遣,感覺也很充實。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什麼,宅在家裡一樣生活得很好!

可是我們會老,身體各方面的機能迅速下降:眼睛不好使了,反應也遲緩了,在電腦前多坐一會就感覺搖搖欲墜......

而這些“精神鴉片”——遊戲帶給你的充實感,卻已經很難再激起你的興奮。為什麼呢?

人的大腦,由於長期接受持續的刺激,感覺闕限會降低。也就是說再好的東西,也經不起疲勞轟炸!當你大半輩子都在用電子產品刺激你的大腦,它會厭倦的,對於長期被動地接受刺激,大腦會從最初的興奮,慢慢地轉向麻木。之後只有更大的刺激才能令它再度興奮,也就是令你感到愉悅,但這將會越來越難。

一個人到了老年,突然失去了他半輩子依賴的快樂源泉,就像跛腳的人丟失了柺杖,心中無比悽惶。他們沒有與人交往的能力,只好面對孤獨。

04

沒有培養一些好的興趣愛好。有些人除了賺錢,沒有其他什麼興趣愛好。年輕時倒沒什麼,有工作,有朋友,還有很多其他的娛樂消遣,不會感覺到空虛。

不過到了老年時,工作沒了,朋友好像也越來越少,漸漸不再走動了。受身體條件的限制,以前的一些娛樂活動也做不了了。於是突然間,覺得自己變得無所適從了,心裡空落落的,沒有精神寄託。

至於愛好,什麼時候培養都不遲。

未雨綢繆,擁有幸福的晚年

“年老孤獨”可能比“年老貧窮”更悲哀!有些事要趁年輕明白!


有人認為要及時行樂,趁著年輕為所欲為。不是有句歌詞這樣唱麼:“再不瘋狂我們就要變老了。”

我倒是認為,年輕時的好不算好,真正看出一個人的智慧和遠慮的,就是看他的老年是否過得幸福安穩。

有錢當然能令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更從容一些,但如果有錢卻很孤獨,那這樣的從容或許會成為一種折磨。相比之下,有人雖然沒錢,但是卻能得到、感受到很多真摯的感情,這樣的晚年似乎更覺溫暖些。

所以,趁著年輕,我們在拼命積累財富的同時,是否也該儲備一些溫情或其他?

01

不要為了錢而隨便傷了情,可是太多的人卻不明白,只看到了眼前那幾個錢,不惜兄弟反目,妻離子散,父子成仇,朋友陌路。可結果得到了什麼?是永遠用不完的財富麼?不是,只是一個孤家寡人而已。

02

關愛你的家人,他們才是你最該用心的人。

我常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對別人永遠比對家人好,甚至帶有些討好的意味,但對待家人卻凶神惡煞跟他們有仇一樣。

還有的人一心撲在事業上,忠於領導忠於單位,唯獨忽視了家人。賺錢雖然重要,但對家人的愛永遠不要缺席,百忙之中也要抽出些時間來表達你的關心。

03

與人為善,不要刻薄無理。佔一時的上風並不代表你的能力,因小失大反而說明你的短視。所謂遠親不如近鄰,當你年老而子女又不在身旁時,相處和諧的鄰里關係,會化解你的孤獨,並在關鍵時候幫到你。

04

培養些興趣愛好。

人的孤獨感來自兩個方面,一個從外部來,一個由內而生。

外部的孤獨感即你客觀上孤單單一個人,由內而生的孤獨則更多的來自精神上的空虛。

相對於外部的孤獨感,來自精神上的孤獨更難派遣,這時就需要我們充實內在,培養興趣愛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這些興趣愛好,也是我們跟人接觸與溝通的橋樑,同時解決了來自外部的孤獨感。

而現在的很多人,甚至只要精神上得到了滿足,就不會感到孤獨。

所以,有樣興趣愛好是有多麼重要!

05

不要為了錢,透支我們的健康。當你老了會發現,健康和我們的幸福息息相關。

我們看著老年很遠,彷彿是另一場人生,但老年是你現在一切行為的結果。

“年老孤獨”可能比“年老貧窮”更悲哀!有些事要趁年輕明白!


我的觀點只是我的,而你選擇自己想要的。

最後我想說:“不管選擇怎樣的未來,把自己變得更好永遠不會有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