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國能製造:需手工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中國已能大量生產


只有大國能製造:需手工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中國已能大量生產

高性能航空發動機,主要是渦扇發動機,一直以來都是高度發達的軍工科技的代表。沒有全面的工業實力是無法制造出來的。我國航發起步較晚,但起點較高,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有了一定的產業積澱和技術積累。從對於外國產品的模仿到改進,甚至自主研發,都是靠軍工人們一路走過來的。如今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也是令人動容。

只有大國能製造:需手工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中國已能大量生產

目前能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就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等少數具備完整航空工業的大國。而且其實現在的發動機都是手工生產,並不能做到全部實現自動化,因此也依賴大量的有經驗的技術工人。此前我國一直選擇的是仿製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某些引進的俄系戰機和部分(主要是早期型)殲-20戰機也使用的是俄製發動機。

只有大國能製造:需手工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中國已能大量生產

早在十幾年前,中國互聯網上就有傳言國產仿製俄羅斯的發動機正在穩步推進。後來被證實是被稱為"太行"的WS10B發動機。"太行"加力推力可達14噸,和美國F100-PW-220性能相當,主要用於殲-11B等俄系戰機、早期型的殲-20戰機。此次有消息指出大規模裝備的WS-15推力則更是高達16-18噸,賦予殲-20更強的的機動性能和速度。WS-15目前代表著我國航空工業的頂峰,也是我國整體技術水平最高,最先進的一款產品。據媒體推測,WS-15的正常壽命可以達到4000小時以上,超過了俄羅斯的AL31F,具有很大的優勢。

只有大國能製造:需手工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中國已能大量生產

雖然WS15的成熟和穩定投產是中國航空工業的巨大飛躍,我們仍要看到,中國和目前老牌航空強國的差距。WS15雖然解決了我們五代機的動力問題,指標也僅僅相當於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F119發動機水平。俄羅斯給自家蘇-57戰機裝備的則是加力推力18-20噸的AL41F,而WS15最大推力據推測也就18噸左右;而後續俄羅斯還有打算更換更加先進的"產品-30"發動機,據稱這種發動機僅標準推力就能達到18噸。所以不僅要看到自己的進步,更要看到自己的落後之處,也希望軍工人們不懈努力,早日取得領先世界的技術做出領先世界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