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文案里的成都,是慢悠悠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成都人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是那份“安逸”,飞机上就能听到的麻将声,散发着麻辣香味的路边摊,带着历史气息的旧城老街,是成都印象下面的缤纷色彩。正是这份“安逸”,引来无数人向往,有人想去成都旅游,有人想在这里生活,还有人留下了动人的歌曲,吃一吃川味火锅,走一走青苔石路,甚至渴望来一段邂逅,演绎一场做不完的梦。

然而,这份成都印象或是停留在老成都人的记忆里,或是存在于文案的煽情文字和渲染图片里,在现实中没有了那份真实感。在过去十多年大规模城市化的巨大洪流之中,很难在经济速度和生活节奏、现代都市和传统风貌、大众喜好和地域特色之间保持平衡。所谓“安逸”的生活,也许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注定会被时间吞噬。精心撰写的文案表面上令人遐想,但深处隐藏的却是一座城市逐渐同质化的面貌。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消失的镜头。2003年,张艺谋为成都拍摄了一部叫做《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宣传片,那一年我刚好在成都上大学,当时总觉得镜头的内容有些许平淡,也许是从侧面表达心绪的方式,舍去了对成都之美的立体描述。而为了生计离开成都的十多年间,这部片子里的镜头倒是成为我追忆旧时成都最好的影子,因为每次回到成都,就一定会发现不少街道换了新颜、楼宇变了模样、事物没了踪迹,双层公交大巴、潮湿的老巷子、陈旧的老茶馆、四川全兴队雄起的呐喊,等等,如今全部都定格在胶片的镜头里,不禁令人唏嘘。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消失的精致。多年前,有人曾对我说,成都这座城市,既有古代韵味,又有现代情怀,时常让人有恍然如梦的感觉,以及一种难以言状的精致感。在我看来,这种精致,也许是视觉,现代中透着传统、含着柔情;也许是味觉,有茶有酒有麻辣;也许是听觉,台子上川剧的唱腔、桌子上麻将和盖碗的碰撞。正因为“慢”,才能够在变迁中小心翼翼地包容下历史沉淀和人文风情,保留住视觉、味觉和听觉的精华。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但是今天,当你再次走在成都街头,迎面而来的是批量设计的现代楼宇和故作姿态的古风建筑,宽窄巷子、锦里,不过是老街换了新墙,大量贩卖“本地特色”和“人文情怀”的店铺,随处可见的酒吧,觥筹交错之间,让我恍惚看到了北京后海、长沙芙蓉街、重庆磁器口那些千篇一律的影子。春熙路依然人潮澎湃,增添了不少大都市范,不过是人们的热爱从真维斯、高邦换成了优衣库、无印良品,然而走到春熙路的地铁站,却领会到“传统”和现代的趣味结合:空旷的地铁站内,视线之内难以看清导流牌,几路地铁线多条通道犬牙交错,加上熙熙攘攘的巨大人流,让人顿时没有的方向感,手足无措之间,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开门进、景门折、生门出”,好不容易挤进地铁的我才恍然觉悟,这是成都依照三国古籍外地生客布下的八阵图。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再说说吃,钟爱老成都清油火锅的我,如今缺很难寻觅到当初的味道,巴渝风格、重油重辣的牛油火锅正在野蛮生长,那个坐落在春熙路门口的网红火锅,高潮的时候需要排700个号才能吃上,我的新疆同事来了三次才打上卡,为此刷亮了朋友圈,感觉几乎比中彩票更激动,然而去年在这里,服务员还很勉强地给我换了个清油锅,然而今年她告诉我已经没有清油锅了。不仅是火锅,串串、干锅、冒菜、烧烤的网红店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只是无一例外走向了重麻重辣的重口味路线,连本地人也不敢经常光顾,也许肠胃好的游客可以一家一家地打卡,是不是应该更友善些呢?那些过去喜爱的成都小吃更是浓墨重彩,此刻坐在网红店里的我,执拗地怀念着蘸辣椒酱的嫩豆花、浇红糖汁的凉粉,不用拨开厚厚的一层西米露和水果布丁,费劲地寻找主题。

再说说玩,成都人最引以为傲的川剧、茶馆和麻将文化,现在都用精致的包装包裹着,川剧进了大剧场,没了露天的戏台,被华丽地供奉起来;茶楼越开越多,茶馆越来越少,盖碗茶的价格也让莫名感叹,喝茶不再是成都人日常的消遣方式;麻将还是成都人的最爱,只是不再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爱好,而是更多看作博弈的一种方式,这些文化元素在格调更高的同时,也与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拉开了距离。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消失的“悠闲”。成都给人最大的错觉,可能是“悠闲”这个概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成都人长期受黄老学说影响,满足于偏安一隅,精神上浑身天成的无为与不争,性格上处处表现着随遇而安、小富即安,生活只要还能过,就一定要逛街撸串、喝茶、麻将、夜生活。

如今,成都人依然爱逛街和下馆子,夜生活也依然丰富,但是,“悠闲”却愈发得奢侈。许多朋友坦言,成都现在早已不是当年的生活节奏,以前可以茶油盐酱醋,现在无论如何也得生计为先,不仅加班是家常便饭,在业余时间兼职的不在少数。有一项统计令人惊骇,成都周末加班的人数是北京的4倍,平均每人加班时长也几乎是北京的2倍,这样的成都如何算得上“悠闲”?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生活节奏的改变除了经济发展得快了,也许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物价的上涨推高着生活成本,且不说盖碗茶“喝不起”,麻将“搓不起”,回到十年前,成都吃串串还是素1荤3(毛钱),白米饭随便加,苍蝇馆子人均10元很饱很饱,高级一些的网红“明婷饭店”20元顶天了,满大街都是15-20元/人的片片鱼、自助火锅,而今天串串价格翻了5-10倍,网红馆子动辄人均100+,景点小吃更是夸张,1小碗“三大炮”大概6个团子就要15元,更别说新起那么多高档酒楼,老百姓越来越“吃不起”。成都房价原来是真正的价值“洼地”,老成都人宁愿吃了、耍了也不愿意把钱砸在房子上,现在房价也挤进了全国前20,核心城区更是动辄2万以上,尤其是去年一波惊人涨势,让许多人观望的人一窝蜂挤上了车,结果多年积蓄被掏空,更加“喝不起”、“搓不起”、“吃不起”。

第二个方面原因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思想变迁,2003年的成都,城区人口统计大约450万,甚至挤不到全国前十,过去老成都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下,各自影响、一起“慵懒”,然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是1400万,大量的四川地市和外省人涌入,“新成都人”在人口结构上占了绝对优势,他们敢拼敢闯敢吃苦,在推动成都这座城市更加繁荣的同时,形成了工作和生活中都更加“拼”的范围,为了不被淘汰,“老成都人”只好把最后的“悠闲”也剥了下来。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老D是我好朋友,资深码农,大学毕业后早早在二环金域蓝湾买了套三居室,工作后的第一个夏天,下班后都扎在川大篮球场,到了晚上就是撸串啤酒,后来很快结了婚,有了娃,我一直觉得他的生活很惬意,很美好,但是这两年再见到老D,明显少了头发,多了憔悴,长时间坐板凳导致有些腰肌劳损,过去热爱编程的他不愿再在下班后提及工作,新投资了房产、背着百万房贷的他,整天要面对着妻子语重心长的批评与鼓励,操心着孩子能不能上好学校等难解问题,关心着每月房贷还款期限日和每天市场上最新的打折菜肉,担心着进入中年事业会不会遇到新的危机,听他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车和在外面吃饭了。

我的错觉,我的成都

许多在成都生活多年的朋友对我说,越来越觉得成都陌生了,这种陌生既有积极的一面,万丈高楼平地起,百万家庭奔小康,也有令人惋惜的一面,不再那么悠闲、不再那么安逸。然而这种变化不是孤案,而是是这个时代的整体特征,毕竟成都的味觉、听觉、视觉依然是丰富而饱满的,在城市之间依然是特色鲜明的,也许这只是我在追忆流水年华中的无病呻吟。最后,我还是想说,成都属于每一个成都人,也将由每一个成都人所创造,也将回馈每一个成都人,对于每一个热爱成都的人,我相信,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必将回归,成都会更加精致和悠闲。

(感谢:赛特、Denver、heejun、cy等成都的小伙伴们)

郑博客段语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