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基建你關心的問題,業內大咖來解答了!


日前,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在線舉辦的第五屆5G和網絡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多業內大咖“雲”聚一堂,探討5G的覆蓋、5G SA建設等,分享5G助力戰疫成果和行業應用突破,以及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思考,為業界提供5G新基建重要思路和創新方向。


鄔賀銓:

5G新基建將面臨五大挑戰


5G新基建你關心的問題,業內大咖來解答了!


“新基建對中國的5G不僅僅是建設工程,也是技術創新的繼續,是對中國5G引領的真正考驗。”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5G新基建將帶來技術、運維、產品、市場和安全成熟性的五大挑戰。


在技術成熟性方面,目前,我國5G正式商用不到半年,5G主要亮點在寬帶移動接入,尚未經受大流量、大連接、高可靠、低時延的充分考驗;我國今年在全球率先開展獨立組網(SA)大規模建設,將啟動SBA(基於服務的網絡體系)和虛擬化及網絡切片等新功能,為面向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應用奠定基礎,但目前 SDN、NFV、SRv6、網絡切片、SD-WAN等大規模組網技術尚未驗證,將面臨SA探路的風險;在核心網路由協議方面,5G目前的標準並無突破,IETF現著力開發 IPv6 在路由協議方面的應用標準,ITU提出New IP,靈活可變長IP包,多樣化尋址,超強TCP等,這些在大規模建設 5G 核心網時也需要考慮。同時,在密集業務流區域需要使用毫米波技術,我國在這一頻段的技術積累是短板。


在運維成熟性方面,SA網絡體制下,全網複雜路由的SDN和多類型超海量連接的VPN缺乏運用經驗,網絡切片與現有網絡如何兼容也是問題,需要研究SBA各業務單元組合衝突的避免機制。雖然國外有過兩個運營商聯合組網的例子,但共享的深度規模還都不能跟中國電信和聯通合建5G網絡相比。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3家企業在全國範圍共同使用3300-3400MHz頻段頻率用於5G室內覆蓋,前提是需要接口和網管的標準。


全網集中一個OSS有利於基於業務與網絡資源大數據的統計與智能分析,自動生成通信設備與服務的全局優化編排方案,但處理能力和處理時延難以滿足要求。如果按區域設置OSS,則各OSS需要與中央OSS互通,將引入時延。


同時,合理MEC的粒度是實踐中需要探索的問題。移動終端、機器人、網聯車等應用需要在MEC間切換,這就涉及在保證時延前提下,MEC間協同以及MEC與中心雲間功能合理分配等問題;此外,如何為垂直行業開放MEC的能力也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在產品成熟性方面,低功耗、低成本的5G終端是大規模商用的瓶頸,業界寄希望於國產多模多屏支持SA的芯片大規模量產。目前市場上5G基帶芯片以7納米工藝為主,而下一代更高工藝水平的芯片在國外已開始發佈。我國自研的新一代5G終端芯片的供應鏈有受制於人的風險,芯片的持續創新壓力很大。同時,5G的基站、功耗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經下降了近一半,但目前5G基站功耗仍還是4G的3倍,進一步下降難度不少。關於5G的終端測試儀表和網優儀表等薄弱環節。此外,國產手機的新一代操作系統和運行平臺的成熟性、可靠性、兼容性還有待考驗。


在市場成熟性方面,目前公眾對5G的認識是帶寬更寬、速度更快,這並不足以迅速擴大用戶群,用戶需要有更高價值的體驗;行業應用個性化明顯,且關係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開發,還涉及行業的管理和准入,目前行業的剛需與跨界合作及商業模式還不清晰,行業主導的積極性還有待發揮;已有企業提出自建5G企業專網要求,需要考慮專網頻率規劃與管理及干擾協調;遠程醫療、無人駕駛、機器人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很多涉及到產業安全、人身安全、隱私保護以及倫理,超出了現有法律規範的內容,需要加快完善與5G應用有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現有行業終端基於5GCPE的方式難以發揮真正意義上5G應用效果,需要有規格品種豐富的5G行業模組及芯片,需要增強模組中間件的多場景適應性以降低成本。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主要面臨著虛擬化、開放性、切片化、大連接、開源化、大數據方面的挑戰。


馬紅兵:

發展5G為首的新基建正當其時


5G新基建你關心的問題,業內大咖來解答了!


“今年疫情對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很深的影響,無論是股市還是原油期貨等各種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中國進入4月份以來疫情得到了明顯的控制,復工復產基本上恢復,政府在這個時間出臺以5G為首的新基建正當其時。”中國聯通運維部總經理馬紅兵在研討會上如此說道。


“拉動經濟靠‘三駕馬車’,即投資、消費和進出口。在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情況下,消費和出口短期內不可能得到扭轉,唯一能夠撬動的就是投資。”在馬紅兵看來,現階段啟動以5G為首的,以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對於拉動經濟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馬紅兵認為,新基建首選5G的原因在於5G是移動通信一個新的標準,並且移動通信本身對全球經濟貢獻巨大。據GSMA測算,2018年移動通信系統對全球經濟拉動總量高達4.5個百分點和3.6萬億美元。另據中國信通院測算,從2020到2025年,5G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15.2萬億元。


馬紅兵表示,5G雖然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但也存在四大挑戰。市場業務方面,增收遇到挑戰,2C無殺手級業務,2B探索、起步,規模化需要時間;5G技術發展在不斷成熟中,標準需要不斷完善、網絡需要不斷部署、業務需要不斷探索;競爭方面壓力不斷加劇,5G將面臨跨行業、跨技術、跨模式的競爭;經濟效益方面,5G不僅要面臨鉅額投資,而且還要面對巨大盈利壓力大。


此外,他呼籲政府在5G方面應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如開放更多公共空間和資源,在用電、用地、入場費、塔費等方面給予相支持。


王志勤:

5G賦能千行百業 帶動數字化轉型升級


5G新基建你關心的問題,業內大咖來解答了!


“疫情期間,5G應用大顯身手,凝聚了數字化轉型共識,加速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步伐,特別在醫療領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介紹說,5G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例子在整個抗擊疫情過程中數不勝數。一類是5G遠程CT會診,如武漢的雷神山醫院和北上廣多家醫院共同開展遠程會診,四地都使用5G連接進行遠程CT協作,同時也對患者的CT影像進行遠程標註和研討。還有一類是利用5G網絡和超聲機器人進行遠程超聲檢查,如浙江省人民醫院的一個專家是通過5G和武漢方艙醫院進行連接,方艙醫院一端是一個可移動的超聲機器,為用戶進行超聲檢查。此外,還有一些雲上機器人等多種場景。


在王志勤看來,5G+4K直播、遠程辦公、遠程教學等應用也在疫情防控隔離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5G+教育打破了時空的侷限,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和高清、AR、VR的技術結合,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沉浸式、實踐式和全天候的課堂體驗。5G+超高清視頻,通過在家裡上線的方式可以看到全息攝影和超高清攝影之下的公園美景,滿足了在疫情期間的居民文旅的需求。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在礦區,通過網聯自動駕駛模式能夠遠程操控車輛,實現高效和安全地實施作業。如在內蒙古和河南等地已經開展了智慧礦山應用測試,使得礦區運行效率提升了15%,同時在成本和安全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緩解。青島港是5G智慧港口的典型應用場景,通過遠程作業進行自動駕駛、集裝箱操控等,使得港口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及降低人員成本方面,都得到了大大改善。


“5G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新生態體系的構建。”王志勤在研討會上表示,要在5G網絡部署規劃、運行維護、融合應用等多個環節同步構建安全能力,全面提升5G網絡安全保障水平。


王志勤認為,當前5G網絡安全面臨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新的關鍵技術的引入。5G引入了很多新技術,如邊緣計算、網絡切片。二是各種新形態的終端的出現,特別是在物聯網領域,各類終端層出不窮。三是5G新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從過去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因此會波及或者延伸到工業、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領域。


“雖然有以往業務通用的安全防護需求可以借鑑,但是由於各個行業的業務應用場景較為細分,且每個行業也有多元化的應用和需求,因此造成了非常複雜的安全體系。”在王志勤看來,除了5G自身的安全以外,更大的挑戰來源於5G賦能各行各業之後,面臨的5G行業應用安全方面的挑戰。


與此同時,由於邊緣計算安全和切片安全等新的技術的引入,以及新的網絡建設和佈設的場景的出現,行業領域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也更加突出。


針對以上問題,王志勤透露,目前團隊正在5G安全方面做三個方面的推動工作。第一是加強5G安全的標準研究;第二是開展5G安全的評估檢測;第三是培育5G安全的產業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