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1.120年內全球11次危機中,國外與國內粗鋼回顧!

聯合國、世界銀行、IMF會對每年全球經濟實際增速進行統計,三者平均後,2008年為全球增長2.30%,2009年為-0.98%。

還是上面的三個組織,昨天對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進行了預測,均值為萎縮程度-3.2%,明顯比2009年-0.98%更差。

2008年全球粗鋼產量下降0.35%,2009年下降7.79%。其中,國外(除中國)2008年粗鋼產量下降3.18%,2009年下降20.38%。而中國2008年粗鋼產量增長4.62%,2009年增長12.63%。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從1900年到2020年,全球共發生了12次較大危機(包括本次Covid-19疫情),前11次危機期間全球粗鋼產量總降幅平均值為-19.80%。最近40年裡發生的4次危機,總降幅平均值為-8.17%。

與此對比的是,1960年以來,UN、WB、IMF統計顯示,全球經濟只在2009年出現輕微負增長,為-1.68%。1971年以來,聯合國統計的全球經濟增速也只有2009年出現過一次負增長,為-1.28%。而IMF統計的全球經濟增速,從1980年以來沒有負增長記錄。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而,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時,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工業化旺盛期,因此即使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我國固定資產投資2008年仍增長26.60%,2009年增速甚至達到30.40%。

但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因“四萬億”刺激創新高以後,此後10年年年下行,2019年只有5.40%,2020年中國很難再像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那樣維持如此高的投資增速。況且,此次Covid-19疫情對我國經濟也造成了較大壓力。

那麼,我們來詳細對比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來看看本輪危機之下,鋼鐵行業真的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嗎?

2.關於地產,08年次貸危機與2020年的對標

次貸危機期間,鋼價走勢波幅巨大。在股市已經開始大幅下跌的前半段(2007年10月-2008年6月),鋼價上漲超過40%,後半段(2008年6月-2009年3月)則下跌40%。我們本次覆盤,希望重現當年鋼價逆勢上漲及隨後逆轉暴跌的過程。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全球股市見頂時點在2007年10月,而早在2007年初次貸危機就已經爆發,4月-10月已陸續出現次貸公司、地產信託公司、抵押貸款公司破產,歐美大型商業銀行遭受鉅額損失。與此同時,各國相繼推出救市政策。

各大央行多次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累計額度達數千億美元,降息政策也同時進行。救市政策暫時穩定了市場情緒,美股在10月創出歷史新高,但並沒能阻止危機在2008年的惡化。

而國內上輪經濟週期底部出現在2006年初,2007年10月處於短週期上行的中後段。國內地產市場在2007年末本身處於過熱狀態,銷售面積累計增速最高達到32%,且增速的復甦時間已有2年,該輪上行從時間和空間上均已較為充分,本身就存在向下均值迴歸的動力。

內在的調整需求疊加外部系統性風險,地產銷售面積在2008年初就開始負增長,銷售增速惡化的趨勢一直持續至四季度。

2008年上半年鋼鐵國內表觀消費量增速高達15%,這與地產市場預期逆轉後加快週轉有關。需求的擴張使得鋼鐵行業在6月達到產能短缺狀態,鋼價暴漲。

在地產最後的開工潮結束後,鋼鐵需求逆轉向下,國內表觀需求量在8月轉為同比負增長,10月負增長幅度達到-18.7%的最大值,鋼價在當月見階段性底部。10月單月鋼產量同比-17%,如果產能增速按全年的14%算,10月行業過剩度同比增加31%,對應著鋼價超過40%的跌幅。

本輪週期地產過熱時間更長。2007年那輪地產週期繁榮起點在2006年初,過熱是從2007年4月開始,到銷售見頂持續時間僅有3個季度。

本輪地產繁榮的起點在2015年初,銷量過熱則出現在2016年,2018-2019年銷量增速雖然回落,但未經歷顯著負增長,銷量絕對水平仍處於過熱狀態。

因此相比於2008年,本輪地產過熱時間要長的多,累積的矛盾也更深。

本輪地產透支程度更甚。2006-2010年地產銷售面積增長中樞為13.5%,據此測算2006-2007年地產透支量約0.6億平,佔2007年銷售面積的8.6%,透支幅度並不高。對於本輪週期,以2010-2015年的地產銷售面積增速均值5.5%為期間的潛在合理增速,測算2014-2019年地產銷售透支量約4.3億平米,佔2019年銷售面積的25%。

單純從市場的角度而言,相較於2008年,此輪地產調整的均值迴歸壓力更大。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由於2008年時地產銷售透支量更低、潛在增速更高,所以要消化當時的透支量,只要2008年銷售面積增長5.7%即可,甚至都不需要出現負增長。當然現實情況是2008年銷售面積負增長19.7%,這是由外部風險因素疊加導致,因此實際上2008年末地產已經嚴重超賣。

而在本輪週期,若地產市場要在一年內消化過去幾年的透支量,則銷售面積需要負增長24%。

實際上,基於目前的全球環境,我們致力於經濟軟著陸,堅持房住不炒不動搖,這不是官方話語,而是經濟結構本身的原因,因而難以出現類似於2015年的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

三四五線城市的戶籍已經全面放開,其地產政策或有調整空間,這意味著佔比70%以上的地產銷售有望回升,給於最樂觀的預期,也不過是支撐全年地產銷量和投資與上年持平。

3.關於基建,08年次貸危機與2020年的對標

此外,如今基建(如前文圖,2008年22.67%,2009年42.16%)與製造業增速遠不如當年,先說基建。樂觀來看,但目前的經濟刺激預期能實現10%左右的基建增速。

過去兩年基建增速位於0%左右的歷史低位,原因在於過去基建投資主要靠地方政府的表外融資,但由於17年開始的去槓桿,影子銀行大幅收縮,使得基建投資增速大幅下滑。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目前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靠中央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如果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能從去年的2.15萬億升至3.3萬億,並且將地方政府專項債投入基建的比例從25%提升至50%以上,就可以額外增加1萬億的基建投資資金。

假設再撬動一倍的社會資金,合計就能增加2萬億的基建投資,也就是實現10%的基建投資增速。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4.2020年,製造業最困難的時候還沒到來

關於中國鋼鐵與製造業,外貿不僅直接影響了鋼材的直接進出口,也影響了鋼材的間接進出口(也稱為含鋼貿易),即通過影響汽車、家電、金屬製品等鋼鐵下游行業產品的出口,從而影響本國的鋼材消費。

1-2月份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大幅下降17%,反映了受疫情影響下國內的生產情況,尚未反映到海外的需求情況。

最新的情況是,疫情下歐美100多個汽車生產廠停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材出口國,鋼材出口產品中板材佔比高達60%的情況下,必將影響中國鋼材特別是板材的出口。

按照目前疫情的進展和根據鋼鐵企業反饋的情況來看,4月份鋼材出口影響程度還是輕微,5月份將開始大幅下降。預計5-7月份鋼材出口量下降50%左右,合計每月出口減少200萬噸左右。下半年,仍要看疫情進展情況。

從鋼材間接出口來看,中國通過鋼鐵下游行業產品出口鋼材7940萬噸,進口1180萬噸,摺合間接淨出口6760萬噸。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從鋼材間接出口情況來看,主要是汽車/運輸行業帶出鋼材較高,佔比35%;其次為機械行業佔比22%,五金和金屬製品行業佔比10%,家電行業佔比5%,建築行業(鋼結構等)佔比7%。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由於國內鋼鐵下游產品的出口多為勞動密集型。中國進口鋼材下游產品多為高端製造業產品,多為技術密集型。

假定疫情影響時間為4個月,則每月影響鋼材間接出口量為7940÷12×50%=330萬噸,

總量將減少1300多萬噸的間接鋼材出口佔當月鋼材消費的比重為3.8%左右。

我們即將看到一季度的經濟運行數據,也包括我們的外貿數據。從已經陸續觀測的經濟數據表現來看,汽車、造船、家電等行業普遍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可以說,從製造業整體來看,不但內需疲軟,外需也在大幅轉差。

在外需不足的情況下,一季度,我們也看到了鋼鐵半成品的進口,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鋼坯:1-2月份進口鋼坯120萬噸,同比增加100萬噸;生鐵和直接還原鐵:1-2月份進口120萬噸,同比增加100萬噸。

對於鋼鐵來講,不但直接出口、間接出口明顯下降,甚至出現了資源的倒灌。

100多年內全球11次危機粗鋼降幅,及次貸危機覆盤!

5.鋼鐵供需彙總

拉動鋼材消費的三駕馬車:基建、房建、製造業。

各項指標顯示,基建將在短期內得到大幅拉昇,有利的拉動經濟以及鋼材消費。而基建的大幅拉昇,正是基於對地產和製造業下滑的強力對沖。

地產按短期的供給透支及居民消費能力,樂觀看來無非也就是持平狀態,全年投資強度難以根本性起色。

製造業由內需和外需共同構成,即便我國疫情控制較好,但內需的啟動、恢復仍需時日;而外需層面最困難的時候未到。

中期,及全年平衡來看,全球鋼鐵消費負增長已成定局。國內通過全年的努力,力爭實現消費持平;而海外鋼鐵消費,預計整體下降10-15%左右。

供應端的增速會相對2008年有利些,但也不容樂觀。供需彙總來看,2008年鋼產量增長1.1%,產能增長14%,全年鋼鐵過剩程度增加約15%,在最差的10月,過剩增加度超過30%。

我們統計2020年高爐產能置換項目投放規模在7000萬噸左右,投產時點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另外電爐也有2700萬噸增量。再考慮高爐和電爐的退出產能後,2020年鋼鐵供應能力淨增量在2830萬噸左右,增幅2.5%。考慮到高爐投產時點很多在年底,預計2021年的供應壓力將繼續上升。

結論為,經歷過供給側改革及地條鋼取締後,2020年鋼鐵供應增幅2.5%,如果要達到2008年的過剩增加度,則需求需要下降12.5%,按照前文對鋼鐵消費三駕馬車:基建、製造業、房產的分析,上述幅度的需求下滑很難再現。

也就是說,不可能去對標08年二季度的40%的暴跌走勢。

按照基建增速對於地產、製造業的對沖幅度,我們可以認為,鋼鐵消費全年基本可以維持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