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你厲害的人成功了而你卻沒有,原因可能有這兩點

大學畢業之後沒多久就走向了創業的道路,在最開始的時候做的是大團隊營銷項目,做了一定時間後團隊有了基礎,規模達到幾百人,核心成員也有20人左右。

最開始出社會,遇到的第一批人,很多人都有著共同的經歷,所以很多人在朝著共同前進的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最開始的項目做了一兩年後,團隊在轉型過程中出現問題,團隊也因此解散。團隊解散後,所有成員都各自開始了自己闖蕩的道路。

沒你厲害的人成功了而你卻沒有,原因可能有這兩點

小胡是來自貴州的一個小夥子,是我在網絡上找到的,之後他來到了廣州一起發展。在我看來,小胡是一個擁有著十分激情的性格,雖然我有時候覺得他就是過於腦熱,說話也沒思維性,不過整體來說是具有夢想敢於行動派的。

餘是來自湖北的一位大哥,叫他大哥是因為他年紀比我大5歲。餘具有和胡一樣的性格,腦袋發熱行動派,但是思維都不好,講話邏輯說服性都不強,完全就是肢體強烈的表達吸引人。

類似的人還有很多,不過出來幾年後,他們兩位發展最好。後來,我在總結他們比別人更成功的原因的時候發現了幾點。

一、做對事找對人

這個是最重要的。胡出來後就去教育培訓機構做事了,在最開始的階段拿著只有幾千塊的收入,當我的其他朋友在月入過萬的時候他還表示很驚訝。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起步也並不是很好。

不過在後來,當他沉澱了3,4年後,有了自己出來乾的想法,膽子大的他拉了幾個人,開始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由於有3,4年的積累,擁有的客戶資源多,胡把客戶資源做一些轉化,很快就發展了起來。在他做的行業是賣小孩音樂類器具,原來的客戶很信任他。胡發展得很好,最後公司做到了30多人,聽他說每月營業額達到百萬以上。

餘跟胡具有一樣的性格,他更有利的一點就是年紀上稍微長點,很容易讓人產生信任。由此他在做項目的時候就吸引了3個人。這3個人也是同類的人,因為有這幾個人的加入,餘的業務做得好。

如果說胡是做對事,那麼餘就是找到人了。

二、想得少做得多

大多數人做事都是想很多,最後做起來少,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把自己“想死”,“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胡和餘是行動派,他們腦袋可能沒有那麼會想很多什麼商業模式、頂層設計之類的,他們就想著怎麼擴大營業銷售和利潤。

在我看來胡和餘並不聰明,但是他們簡單,簡單到只看到他們眼前的那些東西,簡單到就想把眼前的業務擴大。

“簡單”是一種能力,擁有了這種能力的人成功往往比“複雜”的人更容易。

老霍是以前的帶頭大哥,論能力比胡和餘強得太多,不過多年下來後,老霍還在折騰沒有成功。

老霍最大的特點就是想得很多,條條面面都想到了,不過在我看來都是空談戰略,主觀臆想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