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為什麼人都欺軟怕硬?

題解:人性的原生恐懼,從初生的幽閉感到感覺神經受到疼痛刺激後產生的痛苦感,都將人類拉向無疾而終的空洞。

題詞:『臆望』

根源:為什麼人都欺軟怕硬?

生理的反射使得動物們有更加相同的屬性,這種屬性,被動物們從母腹中帶來人間,又在不同種族之間產生了祖先親緣的一脈相承。這便是萬物的起源。不論不同個體之間的外在差異,在心理上,他們(動物)都具備了意志所給予生命體的“死亡恐懼”之威脅。

各種恐懼,都寫在了動物的原生基因裡。

前面篇章說過的“萬物皆有意志”,因此,由於萬事萬物都從“現實存在”的實際體驗中謀求了自身存在的理由,並以自身的價值回饋大自然。所以,在以“思考”作為最高種族所特有的屬性的認知下,人類確實顯得格外突出,但是人們卻忽略了概率所能帶給人類自己的生命軌跡的巨大影響力。

萬物都有意志,萬物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而向前發展的。

每一個時間空間中,都有無數個“頂點”,這個頂點可以是開始、可以是某個時間的節點,在人事物已經完成動作的最近的時間內(確定的時間點,但是卻找不到具體的表達形式),可以無限放射出無數種事件發展可能性。這種概率的能量輸出,恰恰也包含了萬物的能動性能夠給予人們生命軌跡的不確定性。

萬物通過意志的流動,引發世界上不同的事件發展。

因此,在除開自己之外的所有外界人事物給本身帶來的影響也紛繁必至,在這些各種意志的有機結合下,便有了整個世界五光十色的多彩景象。這些景象魚龍混雜,在令人心焦的負面事件上,帶給人類心理、生理的極端錯落感,也就是“痛苦感”,於是,在一代一代地傳承中,人類開始畏首畏尾、小心翼翼。

人類從失敗中習得沉穩,這種以“忌憚”作為表達式出的沉穩性格,萌動了原生恐懼中衍生出的“對惡的恐懼”……

人們愈加傾向於“前人的教訓”,從各種訓詁與挫敗中找尋貌似成功的道途,利用“經驗”從祖先的廢墟中建設出高樓聳立的通天建築——文明。人類的文明流傳到現代社會中,使得人人在相互搏殺的江湖相互忌憚,這種忌憚,就是大多數人們恐懼的來源。

這些“對惡的恐懼”,便是“死亡恐懼”的延伸與最頻繁的表現形式。

畏懼邪惡的根源,出自人類本心中期待美好、舒適、向陽的生存原則,這種從古衍流至今的基因,讓妥協與將就成為主導思想,人們的忠肝烈膽也必須給邪惡讓步。人人姑息,人人迷茫,也人人頹唐。

這種恐懼,讓積極的心性讓道於邪惡,而野蠻生長。

但是,善良的燈塔依舊聳立,在渺無邊際的海域之上,突兀得光芒萬丈。科學,從文明的角度上扮演了開創者的角色,而宗教與信仰,在富饒的精神之中繼續添薪旺火,祂能夠以最大的生命可能帶給人類繁衍以源遠流長。

科學永遠無法代替信仰的力量。

人們對於惡人的忌憚,對於未來的焦慮,對於死亡的恐懼,都能夠在信仰的精神教養下,變得淡泊,變得勇敢,變得自愛,變得容人。雖然精神的力量推翻了唯物的侷限性,使得萬物的起源又有了新的估算,但是,從人類文明能夠繼續向前推移的動力中,人類可以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希望。

精神取代物質的源性,精神的力量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想象。

啟迪的呼喚聲在人們心中種下了強大的種子,人們的心境在封閉、開化、以及最後的解放中,有了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心,要有如牆壁,有用,而不動”,在最能彰顯個人魅力的舞臺上,可以懷抱不同的本心,不同的立場,不同的世界觀,與不同的階級展望……

精神如今被廣泛接納,接納不同的精神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