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檢查查不出結果本身就是一種結果

患病了,自然想查出病因,於是可能被安排做各種檢查。有的疾病通過檢查,很容易查出病因。例如,上消化道出血,通過胃鏡檢查很可能查出胃潰瘍引起胃出血。

絕大多數疾病可能有多種病因可引起該病,其中有的病因容易查明,有的病因不容易查明。例如,胃潰瘍的病因可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因素、應激因素、遺傳因素等10多種。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因素較為容易檢出。

在臨床上,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做了許多檢查,驗血的、驗尿的、X光、B超、CT、MRI、細菌培養、遺傳病學檢查,能想到的檢查都做了,但是還未查出結果(未得出肯定的結果)。於是,患者焦慮了、患者親人焦慮了,甚至醫生也焦慮了——怎麼還是查不出結果?

其實,查不出結果大可不必那麼焦慮。做病因檢查,查不出肯定的結果本身就是一種結果,查不出病因本身可能已是一種病因。

記得上中學時,數學課經常要做解方程作業。做解方程作業,解題演算的結果,多數能夠得到“解”,但也有的題目解題演算的結果是“無解”。有的同學遇上“無解”時,還遲遲不肯結束演算,總是希望找到“解”。直至有一天,數學老師講解了無解例題後說:“無解也是解。”

是的,無解也是解,查不出結果本身也是結果。

醫學病因檢查的目的,是為了診斷;診斷的目的,是為了治療。按照篩查的方法檢查查不出肯定的結果,即是得到了否定的結果。這有利於作出診斷,也有利於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診斷過程首先要做的是瞭解病史和症狀,然後做體徵檢查,再根據需要做各種各樣的輔助檢查。化學檢查、影像學檢查都需要使用儀器、設備甚至藥品,但在醫學理論上都稱作輔助檢查,通常所說的“檢查結果”是指“輔助檢查”的結果。醫學的臨床實踐,並不是非要有肯定的檢查結果才能下診斷。例如,對於體內的結節,如果經各種檢查無肯定結果,那麼,可直接診斷為“病因不明結節病”。“病因不明結節病”又被簡稱為“結節病”。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的病因不明。命名為“特發性XX病”或“原發性XX病”的,都屬於病因不明的。例如,特發性肺纖維化、原發性高血壓,都是病因未明瞭。

也有不少疾病在理論上可闡明其病因,但在臨床實踐上不能查明病因,這種情形多數不會因此影響治療。最常見的例子是感冒。感冒絕大多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也有少數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病毒的種類很多,細菌的種類也很多,而許多感冒患者可能被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一般來說,在臨床上,未檢查是哪種病原體引起感冒就已開始用藥治療,未有做檢查或做了檢查但未產生檢查結果就已治癒了感冒。像感冒這樣的病,不做輔助檢查也不影響治療,而做病原體培養檢查的結果也不一定可靠。因為,病情是處於變化之中,取樣時的病原體未必能夠檢出,而取樣時的病原體與檢查結果出來時的病原體也很可能不一樣,或者取樣時的病原體已被消滅,或者多了其他病原體。

對某些疾病而言,檢查沒有肯定結果要比有肯定結果還要好。例如,兒童性早熟有時會做器質性病因篩查、做遺傳病學篩查,如果檢查都沒有肯定結果,那麼,支持確診為特發性性早熟。對特發性性早熟,目前有較為可靠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較有保證,預後好。

又比如,複視的病因有10多種,如果逐一做篩查檢查都沒有肯定結果,那麼,支持診斷為眼外肌神經麻痺病因。這樣的病因,至少不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只要消除眼外肌神經麻痺,複視即可痊癒。

病因醫學檢查,無論有無肯定結果都是一種結果。檢查無肯定結果未必比有肯定結果差,檢查無肯定結果的治療未必比檢查有肯定結果的治療效果差。

2020年10月11日於頤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