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往事(酒席陪客)

陪客是豫北平原沿襲很久的一種習俗。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後的農村,村裡不管誰家辦事,也不管大事小事,只要需要擺攤喝酒,一般都要找人陪客。尤其一些比較大的事情,比如紅事(結婚),陪客是必須有的。

辦紅事的時候,陪客的任務主要是陪孃家人,有主陪、次陪之分,有的場合為了顯示出場面的隆重,或者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真誠的心意,還有三陪、四陪的設置。當然,這主要是男方主桌上的陪客,其他桌上就不會有這個級別的待遇了,雖然也有陪客,但陪客的配置就簡單多了,有個倒水倒酒端菜的就行。主桌上陪客的有四個人,客人才三個,這是想以絕對的優勢,陪而勝之。至於平常擺攤喝酒,陪客的人選相對就隨意多了,對勁的朋友,街坊鄰居都可以,人數多少也沒有多少講究,多個也行,少個也中。

豫北往事(酒席陪客)

家裡辦事找陪客的時候,一般會找哪些人呢?陪客自然是有一定的人選的。首先,主陪的幾個人裡面,一定要有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有頭有臉的或者在村人的眼裡混的不錯的,村裡的支書、村長都行,在外邊上班的人有時也是合適的人選,這個人能喝不能喝都中,主要是用來襯托主家在村裡的份量,說明在村裡混的不賴,人緣還不錯,主家有面子;還要有個能喝,能猜枚的人,這個人是陪客的主力軍,客人喝的如何,能不能喝得,吃的怎麼樣,對這次的宴席滿意不滿意,全靠此人周旋;一個懂裡多、會說、能接上話茬的人來做主陪也是必不可少的,他能隨時接上各種話題,會巧妙地引導著話語的走向,掌控著整個宴席的局面,讓整個氛圍能夠儘量地輕鬆自然和諧,不出現冷場的情況。還有一個是家族裡年長德高的長輩,客人一般會堅持讓他坐在主位上,這是尊重,是禮節,是我國優良的傳統尊老愛幼的具體體現。

客人也會選出他們裡面相應的人員,坐在相應的位置。一般他們會盡量要求坐在一起,或者一個桌子上能多坐一個己方的人,但大多擱不住陪客的熱情,最終會按照陪客的安排落座。重要的客人坐在主要的席位上,其他客人次第落座。

主要的陪客陪著主要的客人,其他陪客,是村裡那些和辦事的人家對勁的人、自己家裡的人,他們陪著坐在旁席的客人。

就坐以後,陪客會殷勤地倒上茶水,敬菸,並點上,寒暄一番。說些天氣、莊稼、奇聞異事、各種八卦,或陳述、或補充、或評價、或感慨。一個話題接一個話題,聽得人不斷附和提問,氣氛歡快而又熱鬧。瓜子、糖自由來竄忙的人端上,陪客的人及時殷切地招呼。有時老的話題已經結束,新的話題還未提出,陪客自會勤快地端茶倒水,讓煙點火,緩和冷場的尷尬,趁機思索一些新的有共性的話題。客人中也會有人提出新的話題,冷場的情況是主客雙方都會盡量避免的。

豫北往事(酒席陪客)

時間在雙方的寒暄中度過,聊天只是陪客內容的一部分,坐席上菜喝酒才是主題。時辰一到,竄忙的人就會適時端上酒菜。

菜是依據辦事人家個人的家庭情況,由主家和廚師商量提前定好菜單,然後主家根據大廚開好的菜單去市場買菜,買來以後,蔬菜部分由那些來幫忙的本家的婦女擇好洗淨,葷菜部分由廚師或幫廚的半拉子廚師自行操作,洗、切、蒸、煮。菜買來以後交給廚師,由廚師全權支配,就連主家人也不能再隨意使用。不然,上席的時候漏了什麼(不夠),掉了鏈子,廚師是不會負責的,並且還會不願意主家。

上菜有上菜的講究,那個時候,豫北平原大多數地方的規矩基本相似,上菜是八六四居多。

八的意思是先上八個喝酒菜,涼拼熱炒,只要利於下酒就行。大多數情況下都少不了這一個菜——花生米,炸、煮皆可,受叨,叫做奉陪到底菜。八個菜陸續端上,菜上兩個或四個以後,只要是偶數,就開始倒酒喝起。陪客的這時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本領,讓客人喝得、喝到位。我記得最初用的是小酒盅,能盛二錢左右,有規矩是要先平喝三個,然後敬酒,一般要敬三個,喝兩個,陪一個;也有喝三個,陪一個的,不一而足。幾個陪客的人會一個一個的來敬,敬下來,一般不會少喝。後來酒器換成酒盞、酒碗、酒杯,能乘的酒越來越多。

勸酒的方法五花八門,什麼高低櫃,有的地方叫做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用火柴盒做參照,火柴盒分別豎立、橫立、平放,在透明的杯子裡倒相應的酒,按順序依次喝完)、六三一(第一碗六次喝完,第二次三次喝完,第三次一次喝完),還有其他好些種,各種喝法應運而生。

各種喝酒方法的產生,其根本的目的是要招待好客人,不讓客人受了委屈。那麼喝到什麼程度才算成功,盡了主家的心意?用當時的標準來評判,是必須讓客人喝趴下幾個。

酒宴結束,客人送走以後,幾個陪客的人一般會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互相評判一下,為下一次陪客總結經驗,如果成功的陪倒幾個客人,自然也會炫耀自得一番,作為成功的例子在村裡流傳。

豫北往事(酒席陪客)

但有時候也會遇到喝酒猜枚都比較厲害的客人,陪客的人在喝酒、猜枚、勸酒各個環節無法戰而勝之,反而被客人陪倒。為了村裡的面子、榮耀,陪客的人只好輪番而上,有時也能扳回一局,有時卻全軍覆沒,都被撂翻,成為陪客人的痛,當然,這也會成就客人的名聲,成為客人四處炫耀的資本,客人會因此而名聲大振。其他村裡陪客的人再遇到,自會更加小心應對。

由於猜枚,也流行了幾句話,什麼"焦作哩煤,好枚。陳召哩煤,點火就著。"是說猜枚人的水平的。在猜枚人的嘴裡,猜枚的十個數也被喊的很有藝術的韻味,什麼"一家親,哥倆好,三星照,四季財,一把手,六六順,巧七枚,八匹馬,九枚九,全出來。"有時後面帶一個"了"字,如"八匹馬了",餘味悠長深遠,能提起人們更大的酒興。當然也有其他叫枚的喊法,比如直接喊數,等等。總之,只要和你要喊的數字有關,都可以作為叫枚的喊法,比如"一"還可喊為"一心一意""一風吹""一馬平川""一條心"等等,喊法雖然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的女客人自然有女陪客陪伴,除了個別的女子喝白酒,大多數的人都是喝點甜酒,喝點水,她們主要是拉拉家常,互相客氣謙讓,說些家長裡短。

白事也有陪客,但由於心情原因,在酒上不再講究。辦三週的時候,會稍稍熱鬧一點,但遠不如結婚時的喜慶熱烈。

平常小事請客,或有客來訪,自也有陪客之事,但陪客者多是親近之人,主要是聊天喝酒說事。陪客的只是倒茶倒酒而已,不會過分勸酒,喝得了事。偶而有喝槓的,也會拼酒一番,但是絕不會刻意去分個高低輸贏。菜也不再那麼隆重,不上八六四,只要是雙數就行。

酒喝到一定的程度,開始上所謂的大件,也就是六個大菜,是熱菜。這個時候,一般上個菜,就要喝一番。尤其上魚的時候,有點講究,魚頭一般要對著坐在主位上的人,要喝個魚頭酒。喝魚頭酒的人有時會自己喝個,有時要找個人陪著一齊喝,就會說什麼要按照"頭三尾四bu la五"的講究,就是魚頭照著的人喝三個,魚尾巴照著的人喝四個,魚身照著的喝五個。酒喝不喝,喝多少,爭究推讓一番,說說笑笑,一番喝酒。魚頭酒喝過,魚頭照著的人要用筷子摁住魚頭,或用盤子裡的菜葉子蓋住魚眼,才能開始吃魚。為何如此,現已無可考證。

最後四個是吃飯的菜,用碗乘裝。酒足,吃飯,飯飽,喝水寒暄,最後送客。很是熱鬧,顯出村人待客的熱情。

後來,村裡出現了專職從事陪客主事的人員,他們每次出場,都會收取一定的報酬,勸酒的時候,也是話頭讓到就行,在喝酒方面,喝或不喝也不會再很去講究,當然,一般也不會少喝。

再後來,習俗改變,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喝酒開始隨意而適量,主人,尤其是客人嫌有陪客的人在場,吃喝起來不能自由隨便,也不暢快,會把陪客的人勸離攆走,只剩下自己人,吃喝起來就自由隨意多了。慢慢地,主家也不再找陪客的人了,只找一兩個主事之人,到時候去喝酒吃飯的地方把場面話喊上一番,這樣大家都比較隨意,主人客人也都願意如此這樣。

如今,社會發展,家庭富裕,村裡辦事安排的席面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好,菜的種類也越來越豐盛,可是人們卻越來越感覺不到那個時候菜餚的香美,人們之間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熱和深情。

那響徹一個院子、甚至半道街的讓酒聲、猜枚聲逐漸從人們的耳邊消失,那種讓人感到心裡暖和和的熱和勁也逐漸從村莊消失,留給我們的只有追憶……

歲月如水,我們到底在追憶什麼?紅塵來去,我們到底在期盼什麼?相思無數,靈秀了鄉村的記憶;落夢飛花,撩撥了時光的前塵。是記憶撬開相念的心扉,一束回憶,一瀉千里。其實人生過往,總有些溫暖安撫了落寞的情懷,一份牽掛,無休無止。總有個事物在心底幽居,想念的痛,渲染了生命的寂寂,入骨的疼,又豐盈了歲月的旖旎。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這種感覺彷彿從來沒變過。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去往何處,回憶已無處不在。回憶中帶著希望的風笛詠歎調,總是會讓人想起什麼,又期待什麼……就如迷霧中的水珠,晶瑩閃亮,似遠若近……

作者 李東方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