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論語為政篇

zǐ yuē wéi zhèng yǐ dé pì rú běi chén jū qí suǒ ér zhòng xīng

子 曰:為 政 以 德,譬 如 北 辰,居 其 所,而 眾 星

gǒng zhī

拱 之。

【註釋】北辰:北極星。


共:即“拱”,環繞,環抱。


【大意】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於一定的位置,群星環繞著它。”

zǐ yuē shī sān bǎi yì yán yǐ bì zhī yuē sī wú xié

子 曰:詩 三 百,一 言 以 蔽 之,曰:思 無 邪。

【註釋】《詩》三百:《詩經》有305篇,人們常用“《詩》三百”這一整數的說法來指代《詩經》。


蔽(bì):概括,包蓋。


【大意】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zǐ yuē dǎo zhī yǐ zhèng qí zhī yǐ xíng mín miǎn ér wú chǐ

子 曰:道 之 以 政,齊 之 以 刑,民 免 而 無 恥;

dǎo zhī yǐ dé qí zhī yǐ lǐ yǒu chǐ qiě gé

道 之 以 德,齊 之 以 禮,有 恥 且 格。

【註釋】道:同“導”,引導。一說,治理。


齊:整治,統一,約束。


免:免罪,免於刑法,免禍。


無恥:做了壞事心裡不知羞恥。


格:糾正。


【大意】孔子說:“用行政法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民雖然能避免犯罪,但並非認識到犯罪可恥;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民就會有羞恥心,並且會自覺改正錯誤。”

zǐ yuē wú shí yòu wǔ ér zhì yú xué sān shí ér lì sì shí

子 曰:吾,十 有 五,而 志 於 學,三 十 而 立,四 十

ér bú huò wǔ shí ér zhī tiān mìng liù shí ér ěr shùn qī shí ér cóng

而 不 惑,五 十 而 知 天 命,六 十 而 耳 順,七 十 而 從

xīn suǒ yù bù yú jǔ

心 所 欲,不 踰 矩。

【註釋】十有五:即十又五,指的是15歲。古人在整數和各位數字之間多用“有”字表示相加。


有:同“又”。


立:站立。


天命:含有上天旨意、自然稟賦與天性、人生的道義和職責等意義。


矩:禮法,規矩。


【大意】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開始立志於學問,三十歲時能自立於世,四十歲時遇事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時就能隨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越出規矩。”

mèng yì zǐ wèn xiào zǐ yuē wú wéi

孟 懿 子 問 孝,子 曰:無 違。

fán chí yù zǐ gào zhī yuē mèng sūn wèn xiào yú wǒ wǒ duì yuē

樊 遲 御, 子 告 之 曰:孟 孫 問 孝 於 我, 我 對 曰

wú wéi

無 違。

fán chí yuē hé wèi yě zǐ yuē shēng shì zhī yǐ lǐ sǐ zàng zhī

樊 遲 曰:何 謂 也?子 曰:生,事 之 以 禮;死,葬 之

yǐ lǐ jì zhī yǐ lǐ

以 禮,祭 之 以 禮。

【註釋】孟懿(yì)子:姓仲孫,名何忌,“懿”是死後的諡號,魯國大夫,與叔孫氏、季孫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他父親孟僖子臨終時囑咐他向孔子學禮。


違:古人稱違背禮法為“違”。


樊(fán)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學生。


御:趕車,駕車。


“生,事之以禮”五句:古代喪事、祭祀等的禮節規格是有差等的。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不相同。魯國三家權門大夫有時用諸侯、天子的禮儀等級,孔子對此不滿,文中的話就針對這個。


【大意】孟懿子問孔子什麼是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替孔子趕馬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氏問我孝道,我回答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時,依照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節規矩為他們辦喪事,按禮節祭祀他們。”

mèng wǔ bó wèn xiào zǐ yuē fù mǔ wéi qí jí zhī yōu

孟 武 伯 問 孝,子 曰: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註釋】孟武伯:姓仲孫,名彘(zhì),即前面提到的孟懿子的兒子。“武”是諡號。


其:指父母,該句可解釋為擔憂他們的疾病。一說,其,指兒女,父母擔憂兒女的疾病;另一說,疾,子女品行上的毛病,父母擔心子女品行不好。這裡取第一種說法。


【大意】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於父母,尤其要擔憂他們的疾病。”

zǐ yóu wèn xiào zǐ yuē jīn zhī xiào zhě shì wèi néng yǎng zhì yú

子 遊 問 孝,子 曰:今 之 孝 者,是 謂 能 養。至 於

quǎn mǎ jiē néng yǒu yǎng bú jìng hé yǐ bié hū

犬 馬,皆 能 有 養;不 敬,何 以 別 乎。

【註釋】子游:孔子的學生,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吳人,比孔子小45歲。

【大意】子游問孔子怎樣做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總說能養活爹孃就行了。至於狗馬都還能得到人的飼養呢。如果對父母不是誠心誠意敬重、孝順的話,那和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zǐ xià wèn xiào zǐ yuē sè nán yǒu shì dì zǐ fú qí láo yǒu

子 夏 問 孝,子 曰:色 難。有 事,弟 子 服 其 勞,有

jiǔ shí xiān shēng zhuàn céng shì yǐ wéi xiào hū

酒 食,先 生 饌, 曾 是 以 為 孝 乎?

【註釋】色:臉色。這裡指和顏悅色,從心底裡敬重父母。


弟子:晚輩,這裡指兒女。


先生:長輩,指父母。


饌(zhuàn):吃喝。


曾(cénɡ):副詞,難道。


是:代詞,即“此”,這個的意思。


【大意】子夏問怎麼做是孝。孔子說:“對父母和顏悅色是很難做到的。僅僅是有事情的時候,子女去為父母做;有酒飯了讓父母吃喝,難道這就可以認為是孝嗎?”

zǐ yuē wú yǔ huí yán zhōng rì bù wéi rú yú tuì ér xǐng qí

子 曰:吾 與 回 言 終 日,不 違,如 愚。退 而 省 其

sī yì zú yǐ fā huí yě bù yú

私,亦 足 以 發, 回 也 不 愚!

【註釋】回:姓顏,名回,字子淵,也稱顏淵。是孔子早年的學生,受到器重。


省(xǐnɡ):觀察,考察。


【大意】孔子說:“我同顏回講學一整天,他也不提不同的意見,像是很愚笨。課後我觀察他私下的言行,發現他能充分發揮我講的東西,可見,顏回並不愚笨。”

zǐ yuē shì qí suǒ yǐ guān qí suǒ yóu chá qí suǒ ān rén yān

子 曰:視 其 所 以,觀 其 所 由,察 其 所 安;人 焉

sōu zāi rén yān sōu zāi

廋 哉!人 焉 廋 哉!

【註釋】以:根據,動機,原因。一說,“以”通“與”,意為結交朋友。


由:經由。


焉:表疑問的代詞,何處,哪裡。


廋(sōu):隱藏,隱瞞,可以理解為掩蓋。


【大意】孔子說:“看一個人言行的動機,觀察他做事達到目的所用的方法,考察他安心於做什麼。這樣,這個人怎麼能掩蓋得了他的真面目呢?”

zǐ yuē wēn gù ér zhī xīn kě yǐ wéi shī yǐ

子 曰:溫 故 而 知 新,可 以 為 師 矣。

【註釋】故:舊的。

【大意】孔子說:“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有新的體會,獲得更進一步的知識,這樣就能為人師表了。”

zǐ yuē jūn zǐ bú qì

子 曰:君 子 不 器。

【註釋】器:器具,只有一種用途的東西。此處用來比喻人知識範圍狹窄,只能有某一種技藝。

【大意】孔子說:“君子不該像器具一樣,只有一種用途。”

zǐ gòng wèn jūn zǐ zǐ yuē xiān xíng qí yán ér hòu cóng zhī

子 貢 問 君 子,子 曰:先 行 其 言,而 後 從 之。

【註釋】君子:古代君子指的是有學問、有德行或者地位、官職高的人。

【大意】子貢問怎樣做才是君子。孔子說:“對於自己要說的話,要先做到,再講出來。”

zǐ yuē jūn zǐ zhōu ér bù bǐ xiǎo rén bǐ ér bù zhōu

子 曰:君 子 周 而 不 比,小 人 比 而 不 周。

【註釋】周:團結周圍的人。


比:原義指並列,這裡指的是因共同利害而勾結。


【大意】孔子說:“君子是用道義來團結人,而不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小人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而不是用道義來團結人。”

zǐ yuē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sī ér bù xué zé dài

子 曰:學 而 不 思 則 罔,思 而 不 學 則 殆。

【註釋】罔:同“惘(wǎnɡ)”,迷惑。


殆(dài):危險。一說疑惑;另一說沒有信心。


【大意】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是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zǐ yuē gōng hū yì duān sī hài yě yǐ

子 曰:攻 乎 異 端,斯 害 也 已。

【註釋】攻:攻擊。另一說為鑽研學問,整句釋為,鑽研邪說就有害了。


異端:不正確的結論。


斯:連詞,這就。


已:停止。這句也作“斯害也已矣”。


【大意】孔子說:“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

zǐ yuē yóu huì rǔ zhī zhī hū zhī zhī wéi zhī zhī bù zhī wéi

子 曰:由,誨 汝 知 之 乎。知 之 為 知 之,不 知 為

bù zhī shì zhī yě

不 知,是 知 也。

【註釋】由:孔子的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誨(huì):教導,教育。


女:同“汝”,你。


【大意】孔子說:“由,教給你的知識都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zǐ zhāng xué gān lù zǐ yuē duō wén quē yí shèn yán qí yú zé

子 張 學 幹 祿,子 曰:多 聞 闕 疑,慎 言 其 餘,則

guǎ yóu duō jiàn què dài shèn xíng qí yú zé guǎ huǐ yán guǎ yóu xíng

寡 尤;多 見 闕 殆,慎 行 其 餘,則 寡 悔。言 寡 尤,行

guǎ huǐ lù zài qí zhōng yǐ

寡 悔,祿 在 其 中 矣。

【註釋】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


幹:求,謀。


祿:古時官吏的俸祿,這裡指的是官職。


闕(quē):缺,空,有所保留,暫時放在一邊。


寡:少。


尤:過失,錯誤。


【大意】子張向孔子學習謀求做官的方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謹慎地說出其餘有把握的部分,就能減少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就能減少錯誤,謹慎地去做其餘有把握的事,就能行事少有懊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懊悔,求官職的機會就在這其中了。”

āi gōng wèn yuē hé wéi zé mín fú kǒng zǐ duì yuē jǔ zhí cuò zhū

哀 公 問 曰:何 為 則 民 服?孔 子 對 曰:舉 直 錯 諸

wǎng zé mín fú jǔ wǎng cuò zhū zhí zé mín bù fú

枉,則 民 服;舉 枉 錯 諸 直,則 民 不 服。

【註釋】哀公: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定公的兒子。“哀”是死後的諡號。


何為:怎麼做。


對曰:《論語》中臣對君的回答用“對曰”。孔子回答魯國國君的問題,因此用“對曰”。


舉:選拔,提拔,推舉。


直:正直的人。


錯:放置。


諸:“之於”的合音。


【大意】魯哀公問:“怎麼做才能使人民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提拔正直的人,將其位置安排在邪惡的人之上,百姓就服從了;而提拔邪惡的人,將其位置安排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

jì kāng zǐ wèn shǐ mín jìng zhōng yǐ quàn rú zhī hé zǐ yuē lín

季 康 子 問:使 民 敬 忠 以 勸,如 之 何?子 曰:臨

zhī yǐ zhuāng zé jìng xiào cí zé zhōng jǔ shàn ér jiáo bù néng zé quàn

之 以 莊 則 敬,孝 慈 則 忠,舉 善 而 教 不 能,則 勸。

【註釋】季康子:姓季孫,名肥。在魯哀公時候任正卿。“康”是諡號。“子”是尊稱。


以:連詞,而,和。


臨:對待。


莊:莊重,嚴肅。


【大意】季康子問:“要使人民對我尊敬、忠實又努力勤勉,該怎麼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嚴肅的態度來對待人民,人民就會尊敬你;你遵守孝道,慈愛民眾,人民就會忠實於你;你提拔優秀的人,教育那些能力弱的人,人民也就會勤勉了。”

huò wèi kǒng zǐ yuē zǐ xī bù wèi zhèng zǐ yuē shū yún xiào hū

或 謂 孔 子 曰:子 奚 不 為 政?子 曰:書 雲:孝 乎

wéi xiào yǒu yú xiōng dì shī yú yǒu zhèng shì yì wéi zhèng xī qí wéi

惟 孝,友 於 兄 弟。施 於 有 政,是 亦 為 政,奚 其 為

wéi zhèng

為 政?

【註釋】或:代詞,有人。


奚(xī):疑問詞,何,怎麼,為什麼。


書:指《尚書》,是商周時期政治文告和歷史資料的彙編。


施:延及,推廣,影響。


有:無實在意義。


其:代詞,指做官。


為:是。


為政:參與政治。當時孔子沒有出來做官,所以有人這樣問他。


【大意】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什麼不參與政治?”孔子說:“《尚書》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道理推廣到政治上去。’這也是參與了政治,為什麼非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

zǐ yuē rén ér wú xìn bù zhī qí kě yě dà chē wú ní

子 曰:人 而 無 信,不 知 其 可 也。大 車 無 輗,

xiǎo chē wú yuè qí hé yǐ xíng zhī zāi

小 車 無 軏,其 何 以 行 之 哉。

【註釋】信:守信用。


輗(ní):古代大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拉的車。


軏(yuè):古代小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小車指的是馬拉的車。沒有輗和軏,車就不能走。


何以:即“以何”,靠什麼。


【大意】孔子說:“作為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那怎麼能行呢?如同大車沒有安橫木的,小車沒有安橫木的,靠什麼走呢?”

zǐ zhāng wèn shí shì kě zhī yě zǐ yuē yīn yīn yú xià lǐ suǒ

子 張 問:十 世 可 知 也?子 曰:殷 因 於 夏 禮,所

sǔn yì kě zhī yě zhōu yīn yú yīn lǐ suǒ sǔn yì kě zhī yě qí

損 益,可 知 也;周 因 於 殷 禮,所 損 益,可 知 也。其

huò jì zhōu zhě suī bǎi shì kě zhī yě

或 繼 周 者,雖 百 世 可 知 也。

【註釋】世:古代稱30年為一世,10世為一代。也有人認為朝代改換為一代。


殷(yīn):商朝。商朝至盤庚將都城從奄(yǎn)(山東曲阜)遷到殷(河南安陽一帶),所以又被稱為殷朝。


因:沿襲,因襲。


禮:指整個禮儀制度,用來規範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


損益:廢除和增加。


【大意】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說:“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了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將來如果有承繼周朝的人,其禮儀制度也會是或增或減,即使下去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zǐ yuē fēi qí guǐ ér jì zhī chǎn yě jiàn yì bù wéi wú yǒng yě

子 曰:非 其 鬼 而 祭 之,諂 也;見 義 不 為,無 勇 也。

【註釋】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


祭:是吉祭。兇祭叫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諂(chǎn):諂媚,阿諛,巴結。


【大意】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它,是諂媚。遇到符合正義的事情卻不去做,就是怯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