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想衣裳花想容"丨大唐繁華的盛世下,女性千姿百態的妝飾之美

引言

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盛唐時期的軍事力量、經濟、文化達到了頂峰。眾多亞歐國家來唐交流,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使唐朝成為歷史的車輪長河中最為璀璨的明珠。

繁榮的經濟加之開放性的文化下,唐朝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社會地位提升。物質生活的富足,使唐朝女性愈加追求豐富的精神世界。隨之快速發展的就是自由開放的女性妝飾文化。流傳百年的唐朝時期文化畫卷中,所呈現的唐朝女性皆服飾豔麗多彩,妝容細膩精緻。

唐朝仕女逗狗圖


一、百國朝貢的盛唐,女性地位提升及意識覺醒

唐朝詩歌文化繁盛,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瑰寶。詩歌取材生活,其中著名詩人杜甫的《憶昔》中,短短几句,詩聖杜子美便將盛唐時期的繁榮景象細緻描繪出來。唐朝開元盛世,邊陲小城內都有萬戶人家,無人流離失所,百姓日子和美。米麵糧食收成極好,堆滿了糧倉。那一派百姓生活富足,社會安定的美好景象,躍然眼前。

  • 唐朝國力空前強盛,朝貢國家之多

唐朝時期疆域遼闊,唐太宗踏平四海,除倭平夷,締造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朝上國"。唐朝強大的軍事力量,使歐亞各國紛紛來唐朝貢交流,朝貢國家達三百餘多。唐朝經濟實力遠超前朝,商業貿易發達,運貨的車馬絡繹不絕,商賈往來不懼倭寇盜匪,出行平安無財狼。社會治安穩定,前朝政治昌明。風調雨順,無天災人禍,男耕女織,各司其職,百姓安居樂業。

長安城內,隨處可見胡人、來唐的貿易商人以及各國的"遣唐使"。城內有著相當多數量的商鋪提供異域風情的美食、器物等,街頭隨處可見的是異族的歌舞、雜技表演。那時的長安就像是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會。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合,形成唐朝特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 唐朝女性解放天性,自我意識強

時代的特殊性,造就唐朝女性與眾不同的"自由靈魂",她們並不像其他朝代的女性那樣,受到封建禮教的桎梏,寸步難行。恰恰相反,封建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是在唐朝達到最高點。"三從四德、相夫教子"不再是限制女性自由的條令,唐朝女性覺醒了自我意識,有了自我追求,"男女平等"第一次出現在了中國封建社會——唐朝。

唐朝仕女圖

唐朝女性地位高從"公主"身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與其他朝代只會繡花的閨閣公主不同,唐朝的平陽公主與哥哥唐玄宗李世民一起征戰,立下當時許多男性將領都無法取得的戰功。再比如武則天的太平公主,她有男子那般的政治野心,廣樹黨羽,權傾朝野,財富如山。

唐朝平陽公主像


二、點絳唇——唐朝女性華麗多彩的"妝容"

唐朝女性內心奔放自由的"靈魂",在盛唐繁榮安定社會下,得到了解放,隨之發展的"妝飾文化"成為唐朝女性身上最受人矚目的特點。唐朝妝容對後世影響深遠,傳至日本,影響了日本當時的妝容審美。

古代"化妝術"雖然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但唐朝女性繁雜華麗的妝容,其複雜程度不亞於現代的都市女性。

唐朝女性化妝流程圖

  • 敷鉛粉、抹胭脂

鉛粉類似現代的粉底,上妝之前用質地細膩的鉛粉均勻敷於面上,遮去皮膚的瑕疵,化出乾淨細白的皮膚。正如詩句"遠觀皮膚如玉般, 近看凝脂襯嬌顏。 吹彈可破好皮膚, 不敢碰觸只敢觀。"鉛粉大多是大米、珍珠等磨成細粉,天然材料,較為安全。更加顯白好上妝的鉛粉,是含有重金屬毒素,但總有人為了肌膚"纖白明媚"鋌而走險。

胭脂是古代女性最常使用的化妝品,分為口脂和麵脂。口脂類似現代的口紅,面脂類似於現代的腮紅。胭脂常由植物(紅藍花、紫草等)與動物油脂製成,紅色的膏體用於塗抹在臉頰和嘴唇上。

胭脂

  • 畫蛾眉、描斜紅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畫眉不僅是古代化妝術中重要的一環,更是古代夫妻之間的一種"閨房之樂"。漢朝文臣張敞與妻子情深,每日親手為其畫眉的故事成為了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唐朝時期,女性之間流行的眉形種類之多,令人瞠目。有扶風弱柳,尖蹙輕盈的柳葉眉;有及其短闊,眉尾上揚的蛾翅眉等等,不勝枚舉。

春日時節,長安城內流行一種"桃花妝",妝容嬌鮮,令人側目。想要化好桃花妝,須要配上"八字眉"。兩個走勢向下的眉形,呈"八字狀",似悲啼的畫狀給人楚楚可人、憐惜嬌弱之感。春日踏青,羅扇輕掩的桃花美人,讓人直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唐朝女性常用眉形

斜紅是一種特殊的面飾,在太陽穴邊,用胭脂細細地描上兩條"新月"一般的弧勾。斜紅狀似月牙、或傷痕,它的修容效果讓唐朝女性鍾愛不已,不僅使妝容更加嬌俏,更添嫵媚之感,"曉霞妝"正是對描斜紅的美稱。

  • 貼花鈿、點面靨

花鈿是一種裝飾品,多是由薄紙、金箔等材料貼合製成,其狀百種之餘,常為花鳥魚蟲等繁複樣式。"貼花鈿"是一種唐朝女性常用的上妝手法之一,將花鳥飾物貼於額前,顯得更加嫵媚動人。唐詩有云:"眉間常貼一鈿花,雖沐浴、閒處,來嘗暫去。"正是對唐朝女性鍾愛花鈿的寫照。

唐朝花鈿樣式

面靨同樣是一種面部彩妝,是用胭脂在臉頰兩側酒窩出"點紅"。盛唐之前,流行的面靨較為精緻簡單,僅是用胭脂點綴兩個黃豆大小的紅色圓點。在盛唐之後,面靨就不僅限於樸素的圓點。流行的"杏靨",狀似蜜桃;"錢點"則是錢幣的形狀。手巧的女子還在面靨的周圍,畫上各種精巧繁複的花紋,這又稱之為"花靨"。

唐朝流行妝容


三、 著紅裝——唐朝女性的"穿衣自由"

  • "袒胸露乳"的唐朝女性服飾

唐朝背景下的電影、電視劇中,女子服飾總以袒胸露乳的樣式,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保守形成強烈的衝突。鼎盛時期的唐朝,服飾色彩華麗,裝飾紛呈,做工考究,樣式繁複。女子服飾的風格大多是寬大豐滿,金銀雜之,風采炫目。

紗衣長裙,輕掩雙乳是當時宮女們的盛裝,搭配花髻顯得雅潔、明麗。唐朝女性服飾不矯作造弄,也不扭捏矜持,一派朝氣大膽。"慢束羅裙半露胸"的穿衣風格正是唐朝經濟繁榮、社會開放的特殊背景下,女性不受封建思想束縛的體現。

唐朝《九人宮女圖》繪圖局部

  • "男扮女裝"的穿衣新風尚

中國古代對"女子穿男裝"的行為,稱之為不成體統,有違禮教。但在特立獨行的唐朝,"男扮女裝"就不是什麼出格的大事情了。《舊唐書輿服志》中有記載,常有"宮女","或有丈夫穿的靴子,內外自卑,所以前後一致。"這說明,在當時的唐朝,很多女人都穿是男性打扮,女裝男性化風靡一時。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就是其中個例,有政治野心的太平公主,就時常著男裝出行,以示權威,其中還流傳著不少故事。《新唐書五行志》中有記載,在一個唐高宗和武后舉辦的家宴上,太平公主也是一身男性打扮出席宮宴,紫衫著身,頭配玉帶

帝后笑道,女子又不能做武官?你如何能穿著男裝?帝后打趣她的話語側面體現出對男扮女裝的包容性。唐朝女性自我意識強,參與了不少的社會活動,女扮男裝不僅是出行輕便,更是反映了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


結語:

妝飾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反映的是唐朝女性的意識覺醒、性格解放。無論是豔麗華彩、精緻繁複的妝容,還是袒胸露乳、男扮女裝的服飾。縱觀古代歷代,試問,哪個朝代能如唐朝這般對女性寬鬆、包容?

唐朝女性身上的"自由奔放",基於唐朝鼎盛的社會背景。唐朝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對外交往廣泛、文化多樣,在特定的條件下,唐朝湧現一眾優秀的女詩人,甚至女政治家。在中國封建社會下,唐朝女性卻依然活躍在社交活動中、政治舞臺上、文壇歌苑裡,嫋嫋倩影象徵著自我意識和靈魂解放。


參考文獻:

《唐語林》

《舊唐書輿服志》

《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