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宝妈宝爸觉得有没有必要

跟宝宝谈论“钱”?

在生活中哪些做法

可以提高宝宝的“金钱意识”呢?

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宝宝童年时期

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

原来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守财奴,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立。


其实很多成年人都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出门几乎不带现金,只用手机刷一刷就可以消费。


这种便捷支付方式同时也使人们更容易掉入各种消费陷阱。我们身边刷爆信用卡的人随处可见。一些青少年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陷入校园贷、裸贷等消费陷阱。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曾经有新闻报道一个10岁孩子用手机开流量玩游戏,花了很多钱。还有一些孩子给网络主播打赏,其中一个孩子打赏了好几万。


后来他的父母报警了,原来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从农村出来打工供孩子上学的,但是这个孩子却完全不了解爸爸妈妈挣钱有多么辛苦,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把几万块钱打赏给了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孩子的理由就是他喜欢这个主播的节目。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小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不仅容易挥霍无度甚至可能走向犯罪。这与他们从小缺乏金钱教育有关。中国的很多家长是非常避讳跟孩子谈钱的。


一部分家长认为跟孩子谈钱太庸俗,恨不得让孩子视金钱如粪土,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可劲地为孩子的所有要求买单。还有一部分家长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谈钱,觉得孩子还小呢,等长大了再告诉他金钱的意义。


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取之不尽的,这是很重要的。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支付成了很多人的消费方式。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会觉得爸爸妈妈的钱好像是用不完的,只要手机递出去刷一刷就可以了。家长们也从来没有主动给孩子讲解过金钱的有关知识。


理财实际上是理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只是让财富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合理地分配金钱资源,学会节制,明白金钱的真正意义。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跟孩子“谈钱”

每到过年时,小孩子们收到压岁钱都会很开心。但这种开心持续不了多久,大多数孩子的压岁钱都会被父母收走。很多父母嘴上会说:“小孩子要什么钱,妈妈替你收着,要用的时候再来拿。”


实际上很多小孩再也没有拿到属于他的压岁钱。那么压岁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如何让孩子从压岁钱中学到正确的金钱观呢?


很多父母会帮孩子管压岁钱,但是到用的时候却不会给他们用。这样的话,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失信的,而且孩子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管理金钱的机会。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引导他们管理压岁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正确的金钱观》这本书认为,压岁钱不用全部上交给父母。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一部分压岁钱用作可支配的零花钱,另一部分存起来。


有的孩子收到压岁钱会嫌弃长辈给得少,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学会感恩。因为压岁钱是长辈辛辛苦苦挣的钱,他们给多给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心意。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父母在生活中也可以抓住其他机会跟孩子谈钱,比如家长带孩子逛超市或者看新闻报纸的时候都可以谈论钱的话题,让孩子明白等价交换。


比如超市里面有一些免费试吃的产品,街头有派发免费的纸巾,可以让孩子思考为什么它们是免费的?


日本很多地方会开放父母工作日,让孩子去实地感受,同时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这样他们也会明白父母挣钱的不易,学着控制欲望,理性消费。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零花钱应该怎么花?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他们也需要零花钱。


与孩子一起制定零花钱数目

第一、准备好纸和笔,让孩子自己列清单,写出哪些地方他要花钱,比如文具、零食、漫画等等。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帮忙列清单。

第二、把握好原则,孩子不要跟别人比。比如文具和零食是包括在零花钱里面还是父母负责采购?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讨论细节,不能独断专行。

第三、把清单上的东西分为“必需”和“想要”两组。

最后,家长与孩子商量是每个月还是每周给一次零花钱?同时告诉孩子要预留一部分零花钱用来应急,让他们养成储蓄的习惯。

参与制定零花钱数目的过程,可以激发孩子管理金钱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理财习惯。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指导孩子零花钱应该怎么花?

按照之前的零花钱数目清单来执行怎么使用零花钱。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制作零花钱账本。


在整个过程中父母要守信,要信任和鼓励孩子。当孩子对金钱有了管理意识之后,可以表扬他。要注意具体地表扬他做到了什么,这样孩子的进步才会大。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


如果孩子在中途说零花钱不够用怎么办?家长错误的做法是马上训斥他,但是又忍不住给他钱,还说下不为例。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首先问他为什么零花钱不够用,让他分析一下原因。其次,你的态度要坚定,一定不能再给零花钱,因为这是约定好的。第三,让孩子自己想想怎么办,你可以帮忙出建议。比如这段时间忍耐一下不去消费,或者攒钱。


怎么攒钱呢?一种是向父母预支下次的零花钱。但是孩子要写借条,父母要收利息,而且确定还钱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过度消费的代价。还可以让孩子打工赚钱,或者启用零花钱中储蓄部分。到下一次发零花钱的时候,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调整零花钱的数目。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树立金钱观方面也是如此。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花钱不是一味地限制,也不是完全地放纵。


金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看着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多吗?恐怕远远不止是这样吧。在管理金钱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控制欲望,认识金钱的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推荐《财富号历险记》,从小为孩子树立起正确的金钱价值观。


孩子童年最应该具备的几个品质,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