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雖多名相但因官僚體系龐大和黨爭無法使國家富強

北宋多名相這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事,我們普通人都比較熟悉的就有王安石、司馬光、寇準,還有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比如趙普、呂端、韓琦等人。宰相(丞相)作為皇權時代的重要人物,往往是皇帝的最得力助手,在歷史上,一個好的宰相往往可以改變一個王朝的命運,而北宋為何出了那麼的名相卻不能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呢?

宋朝給人的印象就是很弱,很窩囊,和周邊的遼、金都打不開,就是面對西夏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而宋朝的前兩位皇帝太祖和太宗都是屬於馬上皇帝,自然是不願意屈服於中原王朝鄙夷的遊牧民族,打了幾仗,結果都不太理想,後來的皇帝所幸就不打了,幽雲十六州也不打算收回了。但是,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看到宋朝的軟弱後,不斷的南下,索取錢物。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物產豐富的宋朝為什麼不能用給遊牧民族的錢,去和北方政權來一場大戰來解決北方的威脅呢?一方面,冷兵器時代,經濟實力並不能完全決定軍事能力,遊牧民族深居草原、大漠,幾乎就完全沒有經濟能力,但是有戰馬和騎射能力,輔以一定的武器生產能力就可以了,何況遼、金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能夠很好的把中原的生產生活制度帶到大漠和草原,使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宋接近。宋在沒有優勢的情況下,很難打贏遊牧民族。另一方面,經濟實力轉化為軍事實力需要一個過程,漢朝、唐朝都經歷屈辱和陣痛,但後來都實現了對匈奴和突厥對絕地反擊。而北宋顯然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大概的原因就是源自宋朝重文輕武,重文出現名相,輕武難有名將和將門虎子,宋朝的經濟在文人把持的朝廷內部得到貫徹,並使得宋朝的經濟實現大發展,但在武將中並沒有形成名將,使得軍事體制改革沒有實現,對於打贏遼等政權,缺乏應變能力,導致宋多次在作戰中失利。也就是說,宋朝的名相在一定程度上讓宋朝富裕,但很遺憾把富裕轉化為富強,讓宋的軍事實力提升。


北宋雖多名相但因官僚體系龐大和黨爭無法使國家富強

王安石

文人相輕,在北宋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宋朝的宰相除了一個政治人物外,往往在文學、歷史、書法等方面等很有成就,並且一些政見一致,興趣相投的文官在一起形成了利益集團。這樣的集團實際上就是宋朝的黨爭,即使一個名相也不能擺平敵對一方,比如王安石推行變法,就擺不平司馬光,新法處處受到排斥,不得不以失敗告終。而北宋出現變法、新政的時候並不在少數,但都以失敗告終,失敗大都來源於文人的黨爭,很難講哪一方是奸臣,只不過是堅持自己一派的意見,即使對方是對的,也不支持,不承認。當然任何一個朝代都有這種文人集團相互制約乃至衝突的情況,尤其以北宋和明朝最突出。並且北宋的文人也極大地限制了皇帝的決策,間接造成了北宋皇帝在決策上不斷出現失策的情況。

北宋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官僚體系太龐大了,龐大到把宋朝的經濟優勢吃掉。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也試圖通過變法來改變這種局面,因為觸動的利益人群太多,保守勢力抵制,不得不擱淺。北宋還養了非常龐大的禁軍,來維持皇帝對軍隊的直接領導。養軍隊也是需要大量花銷的,每年的開支也不小。官僚和軍隊是任何一個宰相都不能觸碰的,龐大的官僚系統是北宋給文人的福利,是維繫文人朝廷的基礎。而禁軍是皇帝和皇權的保衛力量,也是不能動的。在這兩大開銷影響下,北宋很難不變成亂攤子。

北宋雖多名相但因官僚體系龐大和黨爭無法使國家富強

北宋禁軍數量

宰相在歷史只是這個朝廷的二把手,有時候甚至都不是。他們雖然有一定的實權,但需要一個明君來配合。縱觀北宋,除了末年的徽宗是昏君,欽宗是徽宗強行扶上來的皇帝外,其他皇帝至少可以算中規中矩。太祖、太宗兩帝還可以算很好的皇帝。但宋朝的大環境不好,使得宋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部分的皇帝都表現為文弱,沒有漢武帝和唐太宗那樣勵精圖治以及強烈的對遊牧民族復仇的心理。皇帝對於國家未來沒有好的想法和思路,手下的大臣也很難去做。成為宰相的人,都有一定的能力,關鍵時刻能夠敢出頭,敢定事。但是也免不了被皇帝貶出京城的結局,比如寇準、王安石都有被貶的經歷。這從一個側面反映相權很難對抗皇權,宰相更多的時候已經成為皇帝的助手和秘書。而不是在之前有家族勢力支持的宰相,很大程度上是皇權和相權共同支撐江山社稷。

北宋出現了有名相,國不強的局面,這和北宋的現實情況有關。北宋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變法、改革和新政,再加上關鍵時刻決策的失誤,最終被金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