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全唐詩卷7第33
【背景大略】
王績(?-644),兩唐書入《隱逸列傳》,一位會作詩的隱士,也是唐初詩壇的一股清流。他的詩風清新自然,少有脂膩氣,其中抒發隱逸情趣的作品很多,這首《山夜調琴》即是一例。
專欄
6節琴童家長必看的心理課
119幣
0人已購
【不求甚解】
- 促軫乘明月,抽弦對白雲
軫,古琴上調節琴絃鬆緊的軸,可以改變音調。促軫,調節橫軸、擰緊絃線。促軫、抽弦,用詞不落俗套,均指古琴彈奏。
明朗的月色之下,飄浮的白雲作伴,要在這種氛圍裡彈琴。
- 從來山水韻,不使俗人聞
暗用高山流水的典故,俞伯牙與鍾子期的知音奇緣。這兩句寫得頗為傲嬌,王績弄琴,志在高山、意在流水,躲進山林少人之處,須在明月白雲之時,就是不讓渾是俗氣的世間人聽到。“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只有那些脫離了世俗趣味換得耳根清淨的人,亦才有耳福欣賞王績的山水琴韻,成為隱士風流的知音吧。
《東皋子集序》記載,王績“雅善鼓琴,加減舊弄作《山水操》,為知音者所賞”。王績實際上多才多藝,絕非一味縱酒的醉鬼。《晚年敘志示翟處士》一詩中自述“弱齡慕奇調,無事不兼修。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友人呂才也稱讚他“性好學,博聞強記”,“陰陽曆數之術,無不洞曉”。品酒、弄琴、算卦,吟詩作賦,後來還發展出釀酒技能。
如此有才之人,怎麼就做了隱士呢,還是在唐太宗的貞觀治世,彷彿是時代的悲哀。可要知道,人各有志,勿以俗人之心自作多情罷。
【碎碎念】
此詩難免讓人聯想起另一位王姓詩人的作品: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是盛唐詩人王維的代表作,意味幽長,筆力深厚而不著痕跡,無愧為絕世名篇。王績的《山夜調琴》則較為直白,作為怡情小詩,難得地出現在唐初,亦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