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祕密……

最近通過港股通初涉港股投資,前期也對於港股通的相關規則進行了熟悉,但實踐中還是遇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秘密……

1.起因

小編查詢了一下相關港股的公司的優劣勢和估值情況,最終選擇了長和(HK0001)(綜合評分6.8,合理估值區間100~140元),購買時股價70.00港幣,但當買入成交後,持倉數據嚇了我一跳,賬面持倉顯示虧損超過了6%!

What!!!

股價跳水?

返回行情看還是在70港幣左右。

佣金高?

查詢相關資料,投資者在進行“港股通”交易時,主要包括交易稅費和結算稅費。


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秘密……

費用加起來與-6%的虧損額相去甚遠……


2.關鍵點——匯率

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是匯率沒錯!

但非短時間內人民幣和港幣的匯率會發生了劇烈的波動

關鍵在於交易時匯率的設置問題。

先從港股通交易規則說起,有助於理解港股通交易中匯率的重要性。

在港股通交易中,實行的是港元報價,人民幣交收,所以交易過程中:

(1)買入時,先將人民幣轉換為港幣,然後再用港幣購買H股;

(2)賣出時,H股賣出收取港幣,港幣再換回人民幣。


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秘密……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誰買誰賣?

站在換匯行角度,港股買入時賣出港幣,買入人民幣,所以使用賣出結算匯兌比率;港股賣出時,賣出人民幣,買入港幣,所以使用買入結算匯兌比率。

現在來看交易過程,中國結算所規定:

(1)每個港股通工作日(T日)前一自然日晚,換匯銀行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提供港幣對人民幣雙邊匯兌參考匯率(即參考匯率買入價和賣出價),作為T日全市場投資者港股通交易的換匯匯率參考價,由上交所/深交所對外公佈。所提供的港幣對人民幣雙邊匯兌參考匯率為即時路透離岸市場中間價±3%,中間價為即時買入、賣出匯價的平均值。

(2)T日收市後,中國結算向換匯銀行提供前述當日港幣清算應付或應收淨額(含交易、結算稅費),由換匯銀行根據與中國結算確定的相關換匯安排提供及確認實際換匯匯率。

(3)確定換匯匯率後,中國結算將全市場換匯成本按當日所有買入/賣出成交金額(含交易、結算稅費)進行分攤,形成當日買入結算匯兌比率和賣出結算匯兌比率,並按此對內進行人民幣資金清算。

(來源於《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港股通存管結算業務指南》)

兩個新概念:

(1)參考匯率(買入價/賣出價)

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秘密……


(2)結算匯率(買入價/賣出價)

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秘密……

參考匯率是指交易當時採用的匯率,結算匯率是收市後結算所採用的的實際匯率。

為什麼會出現參考匯率?因為實際結算的匯率是在收市之後確定,交易當時還不能確定當日的實際結算匯率,所以用參考匯率暫時代替實際結算匯率用作參考。

而為了避免當日匯率波動給市場帶來的結算風險,保證最終結算的順利進行,就需要計算能夠買到港股的最大數量,所以T日當天的雙邊匯兌參考匯率採用了離岸市場中間價的±3%(取值3%是因其範圍覆蓋了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波動範圍),形象理解為買港股時需要凍結更多的人民幣,保證有足夠的人民幣兌換為港幣購買H股;賣出時換回更少的人民幣,保證賣出港股換匯人民幣時至少能獲取的人民幣,這相當於計提了發生最大匯率風險時所導致的虧損,類似於匯率的風險金。

(出於風險管理的需要,可能有證券公司會在參考報價的基礎上再加減一定比例來控制客戶資金)

3.謎底

最初的問題:為什麼剛買入時持倉虧損如此嚴重?

簡單舉例來看:

案例:假定T-1晚間,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中間價為0.9000,換匯銀行向中國結算提供T日買入參考匯率為0.9000*(1-3%)=0.8730、賣出參考匯率0.9000*(1+3%)=0.9270。

股票A股價10港幣,對於港股通投資者來說,買入100股需要1000港幣,對應需要凍結人民幣1000*0.9270=927元人民幣(先不考慮交易費用),成交後因為是以港幣報價,人民幣交收,所以這1000港幣的股票市值摺合1000*0.8730=873元人民幣。

投資者相當於投入了927元人民幣,實際市值是相當於873元人民幣,市值縮水5.83%。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買入當時持倉顯示會虧損那麼多,不過不用擔心,事先設定參考匯率,主要用於券商交易前端預凍結資金,而非用於實際結算,實際結算時會按照當日收市後中國結算和換匯銀行確定的實際換匯匯率進行結算,所以買入時多凍結的那部分人民幣資金會解凍,所以在買入後的T+1個交易日能看見虧損額減小,但是購買的股票在未真正賣出前,市值還是以買入參考匯率計算,所以這一部分的3%的匯率風險金一直存在於賬戶中,直到真正賣出結算後,才會恢復正常。

4.結算匯兌比率

交易當時用的參考匯率,那麼實際結算匯兌比率是如何確定的呢?

首先就要講講參與結算的兩個重要角色:中國結算和換匯銀行。

兩者重要的關係結合點在於,T-1日換匯銀行向中國結算提供參考匯率,用於T日換匯匯率參考價;T日收市結算時,中國結算向換匯銀行提供當日港幣清算應付或應收淨額,然後換匯銀行確認實際換匯匯率。

為什麼用應付或應收淨額?

假設T日港股通買入成交300億港幣(人民幣換港幣),賣出成交200億港幣(港幣換人民幣),買入成交的300港幣和賣出成交的200億港幣可以以0.9000的匯率中間價內部撮合成交200億港幣,那麼中國結算只需付香港市場300-200=100億港幣,根據清算淨額,中國結算向換匯行買入100億港幣即可。這樣能夠降低雙向換匯的交易成本,同時減小對外匯市場的影響。

結算匯兌比率如何計算?

接前例,假設當日結算時,換匯行報價0.9100,換匯成本100*(0.9100-0.9000)=1億人民幣,這部分的換匯成本將由全部交易者承擔,每一港元交易分攤換匯成本1/(300+200)=0.0020元人民幣,所以實際結算匯兌比率:

賣出結算匯兌比率:0.9000+0.0020=0.9020

買入結算匯兌比率:0.9000-0.0020=0.8980

結算匯兌比率一般都會優於前述參考匯率。

買完即虧6%?港股通匯率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