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半年內翻倍,港股就要轉熊?

“港交所(香港交易所,00388.HK)漲太快的話,就要考慮撤退了!”不少香港資深老股民跟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他們都經歷過2007年、2010年、2015年,甚至是更早2000年、1997年的牛熊交替。

港股過去20多年的行情來看,每逢尾數是5或者10的整數年份,大概率成為了一個牛熊交替的轉折點,2000年、2010年、2015年都有類似的情況。另一方面,香港交易所的股價往往成為了一個關鍵的風向標,一旦不到半年時間內迅速逼近翻倍,經歷過高位震盪的恆生指數,從歷史數據來看,則是大概率步入熊市。

2020年3月到8月期間,港交所出現了半年內股價接近翻倍的情況,一度逼近400港元歷史新高,2010年、2015年也是類似。此外,2007年“港股直通車”預期的行情當中,港交所兩個月內暴漲近兩倍。

2010年港交所首次公開募股(IPO)集資總額達到創紀錄的4450億港元,連續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一。港交所的數據顯示,2010年港交所上市後的集資額也達到創紀錄的4051億港元,上市後集資額加上新股集資額共計8501億港元,同樣創下港交所的歷史新高。

2010年5月25日到11月9日,港交所從115港元上漲到198.6港元(除權價),接近翻倍的水平,恆生指數從2010年11月8日見頂,無法突破25000點大關,之後一年內大幅下跌超過8000點。

2015年3月到5月底,港交所從不到180港元暴漲到311.4港元(除權價),主要漲幅來自於4月初清明節前後的兩週時間。其政策背景則是清明節假期前,中國證監會公佈了內地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監管指引,明確指出老基金可以依據基金合同或在修改基金合同後參與港股通,徹底掃除了內地公募基金參與港股通的政策障礙。

2020年的情況,隨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的全面放開,2018年開始,小米集團、美團點評、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一批科技企業到香港上市,掀起了互聯網企業的上市高潮,而港交所股價也因此一度衝擊400港元大關,11月9日報收387.8港元,再次逼近歷史高點。

港交所數據顯示,2020年前六個月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87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718億港元上升22%。首六個月的總集資金額為225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492億港元上升51%。

另外,跟當前美國總統選舉類似的是,回顧2000年極具爭議的美國總統選舉,當時小布什和戈爾因為佛羅里達州點算選票引發爭議,自11月7日選舉結束至12月12日共計36天才最終定案。期間標準普爾指數跌幅一度超過10%,也拖累恆生指數從11月8日開始大跌超過2000點,到11月30日才勉強穩住。當年科技股泡沫破滅,引發了美股和港股的熊市一直持續到2003年。不少市場人士擔憂,當前特朗普“不認輸”的行動可能是未來的風險因素之一。

港交所近20年曆史走勢

“香港交易所”半年內翻倍,港股就要轉熊?| 市場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