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虽然中国电影这些年屡创佳绩,比如《战狼2》的票房达到了56.89亿,直接迈过了30亿+、40亿+将中国电影票房提升到了50+的档次,观影人才达到了1.59亿,成为了自1990年以来全球票房“单一市场观影人次”新纪录。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然而中国电影观影人次纪录却并不是《战狼2》,根据国家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观影人次最高的电影是1979年上映的《保密局的枪声》,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像大热的档期如春节档、暑期档,可供选择的电影数量不断增加,且放映的时间即使延长密钥也才一共2个月的时间,这个纪录将没有人能够打破。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艰难的筹备之路

《保密局的枪声》是一部非常谍战片,它描述上海解放前夕,打入特务组织国民党上海军统保密局的地下党工作人员战胜考查、获得信任,直到搞到敌特潜伏计划并且胜利归来的故事。

这部电影也是根据IP改编,当时长影剧本编辑郑荃、金德顺在青岛收集素材时,无意间看到吕铮写的长篇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觉得非常不错,便推荐给了长影导演常彦,当时常彦正好想拍一部反映地下斗争的电影,当他收到推荐信,找来小说仔细看后,觉得小说故事非常精彩,便立即想要拍成电影。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但是整部电影的筹备之路却尤为坎坷,以前拍摄电影是非常严谨的,像文学创作一样,必须要与编剧以及小说作者经过仔细商谈,甚至还要请文学顾问进行把关,而在拍摄前期,也要做足功课,收集好相应的素材。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当时,常彦带着编剧郑荃、金德顺,长影摄影师高洪宝,美术师王桂枝到了上海,见到小说作者吕铮,到上海档案馆查阅大量敌伪档案,釆访一些从事过地下工作的特工人员。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电影场地“百乐门”设计图

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大家坐在下来研究剧本,由金德顺记录整理,将每一场戏都进行讨论通过后,开始撰写剧本。电影最初定为《战斗在敌人心脏里》,上报给长影厂领导后,被准许开拍。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当时拍摄大纲

开拍之后,常彦本来打算拍彩色片,并申请使用进口彩色胶片,但因该片是个“小题材”,不是制片厂里的“重点片”,故而厂里只允许他用国产彩色胶片。

追求质量的常彦并不认同厂里的观点,如果接受国产彩色胶片,无异于默许对“小题材”的歧视,便索性提出拍黑白片,以影片质量比高低。因为黑白片的处理比彩色片要求更严格,且当时长春电影制片厂冲洗、印制黑白片的工艺流程已停用多年,厂领导不太同意他的想法。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胶片冲洗

再经过多次努力之后,厂里领导同意了常彦的想法,而此时演员的筹备又成为了一个难题,因为是在上海拍摄,所以主要演员都在上海寻找,而演员定下来之后,在拍摄过程中,演员却又顾虑重重。

剧组里年轻的演员居多,大多数都演反面人物。此时"样板戏"时代刚刚结束,过去的文艺理论还束缚着创作人员的头脑,不论是老演员还是新演员,都不知该怎么表演,把握不好便会丑化正面人物或者美化反面人物。人人都非常担心,而这也影响了电影的拍摄进度。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常彦不得不对演员做大量的思想工作,演员才放下心,投入拍摄之中。而这样的一部被定义为“小制作”的电影,却在上映之后轰动了全国。

我们要知道,1949年建国后,成立了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局下设发行处,管理影片发行工作,并在全国六大行政区先后建立了影片经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办事处、发行站)。在影片供应方面,采取了“统一排片”、“集中编映”的方法,从而逐步占领电影发行市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全国放映。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本片在当年最终卖出了1000多个拷贝,前后共计超过六亿人次观影,票房达到了1.8亿,是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同时打破了由《一江春水向东流》保持了32年的影史记录。而且它不同于建国前的三部冠军,仅在上海地区上映,本片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全国影史冠军。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当时电影院门口《保密局的枪声》宣传海报

《保密局的枪声》为何这么火

1979年,当时全国人民刚刚度过了样板戏的时代,那个时候全国的文艺理论创作全都要求采用高大全的人物创作手法,遵循“三突出”原则。

要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文艺指导理论的影响,当然在“三突出”原则的影响下,这些电影的主要人物形象单一,英雄化、脸谱化、缺乏个性。正面人物甚至都不能拥有个人情感,你会发现,当时拍摄的影片正面人物都是没有妻子家人的。而且就连灯光上也追求“敌俯我仰、敌暗我亮”之类“照明也要讲阶级”的谬论。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当时在这样的文艺理论指导下,正面人物全都是要求正面中近景拍摄,且一定在画面正中央

这让当时观众看得十分乏味,而《保密局的枪声》却摒弃了这些,在美术造型方面,他要求化妆师不要因为故事发在敌特营垒中而故意“丑化”,即使是反面人物,也应像对待正面人物一样,注意生活、真实。对布光,他要求生活化光线处理与戏剧化光线处理要兼而有之,坚决摒弃“敌俯我仰、敌暗我亮”之类“照明也要讲阶级”的谬论。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反派人物也可以拥有这样的大特写

影片在影片结构上特意没有把主人公搞到敌特潜伏计划作为全片中心,而是以主人公在敌人心脏里隐藏下来,战胜考察,取得信任、保护党组织的安全,直到获取敌特潜伏计划等诸多情节,通过影片中的九声枪响,推动了整个影片的矛盾冲突,造成瞬间悬念性。构成一个奇峰迭起的布局,釆用层层递进的手法,制造了“即在情理中,又在意料外”的悬念效果。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影片将要结束时,导演常彦打破常规,不把影片结束在影片主人公刘啸尘身上,而是放在了“老三”的身上,在影片最后高潮的时刻,在主人公与特务头子对峙的时刻,老三的枪响了,倒下的主人公,而是影片中的特务头子,这个时候,老三的身份才最终揭晓。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观众在此处获得了观赏惊险影片时应该得到的最大审美享受。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三(常亮)也是地下党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在影片"尾声"中,身份大白的常亮(老三)以沉着和自信展望未来,创造出在一般惊险影片处理中很难一见的开放式结尾。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而在电影配乐上,《保密局的枪声》更是首次采用了电子音乐。

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这些节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对他的研究生们做过一个实验,为他们放映《加勒比海盗》的同时,将国际声道的声音频道全部关掉,结果不出20分钟,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早期默片时代,电影院会配一个小型乐队,现场配乐

而电子音乐的使用更好地渲染了电影的气氛,还造就了“咚咚咚”反特电影音乐模式,让观众沉浸于电影之中,随着电影的节奏起伏。自《保密局的枪声》之后,商业电影的配乐都开始采用电子音乐,风格多样。

这部电影创造了6亿人次的观影纪录,被誉为谍战片的典范之作

可以说,1979年上映的《保密局的枪声》是谍战片的典范之作,后来的《潜伏》、《风声》都能看到其影子,也为后续的商业影片,开辟了新的方向与道路,对于将来的电影产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