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2月底,有45家公立医院“消失”,新增1024家民营医院

近日,国家卫健委信息统计中心公布了截止2020年2月底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0.7万个,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7812个,其中,医院增加97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872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2039个。

截止2020年2月底,有45家公立医院“消失”,新增1024家民营医院

具体细分到医院,截止2020年2月底,医院3.4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与2019年2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45个,民营医院增加1024个。这已是连续多年出现的现象,公立医院在不断“消失”,民营医院数量在一路走高。

对于每年都有公立医院减少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国企办的医院加快了改制,另一方面则是被兼并或者改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民营医院的不断递增则得益于受国家支持社会办医的一系列红利政策,但仅仅是数量的比较,就并不意味着民营医院有赶超公立医院之势,在数量不断增长的背后依然是民营医院的艰难前行,这最终可以从诊疗服务情况直观地显示出来。

同是来自统计信息中心的发布,2020年2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共计2.5亿人次(不含湖北省、诊所及村卫生室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比下降38.2%,环比下降45.7%。其中,公立医院1.0亿人次,同比下降47.5%,民营医院0.2亿人次,同比下降45.0%,环比降低48.1%,这意味着数量占比超过60%的民营医院却仅仅提供了10%左右%服务,与公立医院相比差距巨大。

截止2020年2月底,有45家公立医院“消失”,新增1024家民营医院

对于这种差距存在的巨大原因,有行业人士表示,整体来看,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人才资源来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民营医院起步晚、起点低、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较弱,再加上部分民营医院“虚假宣传”、“过度医疗”事件的不断曝光,我国民众对民营医院的印象较为负面,这也为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医疗行业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用高质量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竞争,我国民营医院行业未来发展仍有一段很长的道路需要前行。

在去年的一次公开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曾直言:“我一直认为我国的医疗改革只有当民营机构市场份额超过七、八成的时候才可以成功,只有公立医院的医改永远不可能成功,这是我很确定的、很自信的一个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