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紅薯是誰帶回來的?

奧利豆


說到紅薯寶媽先想到的是烤地瓜!吃貨們是不是呢?在吃貨眼裡總有千萬種,營養豐富含有胡蘿蔔素和纖維素,在現在而言可能是平時的零食而已但是在清朝期間那可是一種糧食從而促使百姓沒有餓肚子。

紅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國大多數地區普遍栽培。

紅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係密切。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製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

在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豐臣秀吉的侵朝大軍與明將李如松在平壤激戰正酣。福州的商人陳振龍遂棄儒從商帶著兒子及商隊渡海來到呂宋島也就是現在的菲律賓經商。在菲律賓,陳振龍吃了半輩子的大米首次知道這種清甜又可以填飽肚子的農作物特別好奇。他見當地滿山遍野都是紅薯,並向當地百姓瞭解到此薯耐旱、高產、適應性強,生熟皆可食。陳振龍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糧食短缺,經常有自然災難發生。於是陳振龍就學習種植法,出資購買薯種,於是陳振龍密攜薯藤,避過出境檢查,經7晝夜航行回到福州,即在住宅附近紗帽池邊開始種植。

在明萬曆二十一年夏天,福建遭遇大旱,五穀欠收,陳振龍就讓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建議小規模試種紅薯,以解當時的糧荒。陳振龍讓陳經綸向巡撫金學曾說在菲律賓種植朱薯之利。巡撫金學曾就讓他們找地試種。陳振龍父子就依照土人在菲律賓傳授種植之法,在達道鋪紗帽池舍旁空地試種。4個月後,紅薯收穫,收成不錯可以充飢。金學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種,大獲豐收,福建在當年饑荒得以緩解。

據說後來金學曾在陳經綸所獻《種薯傳授法則》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福建人感念金學曾所帶來的價值,將朱薯改名金薯,又因來自“番國”,俗稱番薯。並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陳振龍第五代世孫陳世元又撰寫了《金薯傳習錄》傳世福州為陳振龍立了祠堂,祠堂裡面供奉的就是陳振龍父子,把陳振龍供奉為水部尚書,把巡撫供奉在廟中。陳家由此開始在全國各地推廣紅薯的家族舉動。

陳振龍把紅薯從菲律賓引入我國,改善了我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更加的成為我國舊時代度荒解飢的重要食物之一。據古籍記載,在荒年時,“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也就是說當年能在那樣的環境下活下來的人基本都是吃的紅薯來充飢的。清乾隆年間,紅薯已推廣到全國大部分地區。目前全國甘薯種植面積達一億多畝,年產量折原糧達三千萬噸,佔世界甘薯總產量的百分之八十!

其實紅薯種起源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1492年哥倫布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批准去遠航,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紅薯獻給女王,而西班牙水手將紅薯傳至菲律賓,葡萄牙水手將甘薯傳至越南。有人說從廣東傳入是林懷蘭和陳益攜來,來自於越南;自福建傳人,為陳振龍攜來,得自菲律賓。三路先後傳入,互不關聯,其中林懷蘭帶回來的是紅薯,陳益和陳振龍帶回來的均是紅薯藤。

關於中國引種紅薯第一人,吳川人林懷蘭、長樂人陳振龍和虎門人陳益均他們三個都可享此美譽,他們各自引種,互不關聯,他們都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






小抹茶CC


你好 ,朋友

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引入中國,源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時,多年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綸,見當地種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硃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 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擴展資料

紅薯的營養價值

1、胡蘿蔔素

紅薯含有十分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促使上皮細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細胞異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與細胞核中的蛋白質結合,促進人體免疫力增強。

2、β胡蘿蔔素

紅薯是β胡蘿蔔素的最佳食物來源,有助於人體制造足夠的白血球,抗擊感冒病毒侵入導致的感染。

3、膳食纖維

紅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在腸道內無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現如今大部分人都有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的情況,長時間便秘很有可能會導致胃腸道癌症的發生。而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它可以促進排便。

4、多種維生素

紅薯含有豐富的糖、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其中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其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