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原標題:易安財險下場手撕媒體,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前幾天保險圈裡傳出了易安財險被內部人士舉報的消息。據內部人士透露,此舉報信的內容主要指出該公司“信保業務的巨大風險即將來臨,鉅額賠付將徹底擊垮公司。”

一時間,傳聞甚囂塵上。此後,一些媒體隨之發佈報道,稱該公司內部管理層之間“宮鬥”已久,還出現“搶公章”等情況。

然而,4月19日,易安財險在官網發出聲明指出報道不實,並保留“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權利”。

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易安財險這兩年風波頻出,去年受到監管部門點名批評,此前相關報道也指出過該公司信用保險方面的問題。

因服務問題被監管多次點名

今年3月30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佈的《關於2019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公告》指出,財險公司中2019年涉嫌違法違規投訴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易安財險,投訴量達309件,同比增長15350.00%。

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實際上,2019年易安財險就被監管部門實名通報。

2019年11月6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佈通報指出,易安財險因理賠核定超期限等問題被消費者投訴。

2019年6月至8月,銀保監會受理反映易安財險涉嫌違法違規的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共266件,佔同期受理互聯網保險投訴量的64.10%。

那麼,易安財險“超期限”有多長呢?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特別指出,在超期核定的234筆賠案平均核定時間55日,其中,180筆核定時間在31日-60日,42筆核定時間在61日-90日,7筆核定時間超過90日,5筆至銀保監會調查時仍未作出核定。

而相關法律規定,保險公司應該在被保險人報案後30天內做出核定。

易安財險舉報信中指出的“信保業務風險”問題,其實去年12月,媒體就報道過易安財險在信用保險方面踩雷。

據媒體報道,有投資人在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購買的一款理財產品發生違約,該款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債務人事實上投保了易安財險的“履約保證保險”。按道理,在理財產品違約之際,易安財險就要先行代償,而易安財險當時做的就是——拖延。

此外,最近各大投訴平臺上都出現關於易安財險相關信用保險的投訴。投訴顯示,一家p2p平臺金融產品出現逾期,這家平臺的產品是由易安財險承保履約保證保險。逾期後,易安財險卻沒有賠付保單。

在中國財富發稿前(4月22日),又一家媒體報道了投資者在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購買的有信用保險增信的金融產品逾期,包括易安財險在內的三方出現扯皮現象。

股東問題,還得“賴”趙薇

對於江湖傳言的易安財險股東問題,這事兒還得“賴”趙薇。

2016年2月14日晚間,銀之傑(300085.SZ)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保監會《關於籌建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同意公司、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易安保險,註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

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易安財險股東情況。圖片來源:易安財險官網

這7家公司就是上圖易安保險官網公示的股東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據天眼查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圖第三位股東西藏晟新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身為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天眼查

在2017年,趙薇大手筆收購當時的萬家文化(現在已經更名為祥源文化)引起監管部門注意,牽出了借給“格格”錢的金主“銀必信”。

媒體在報道趙薇收購案時,通過調查股權穿透等方式,推測上圖的“銀必信”與“明天系”有關係。當然很快,“明天系”發佈澄清聲明,撇清了關係。

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此後,保險圈裡便一直傳言不斷。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消費者和投資者,我們只需要關心這家公司的盈利和服務情況。

據易安財險公開的《2019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其實現淨利潤 298.16 萬元,上一年則虧損 1.99 億元。而保費較上一年同期減少 18.9%。

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目前,沒有更多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0年的經營狀況如何。其戰略股東銀之傑在4月10日披露,2020 年第一季度,主要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金融信息化業務、移動信息服務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綜合成本率略有提高,預計公司 2020 年第一季度業績虧損。報告期內,預計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約為 230.83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47.46 萬元。

易安財險因服務問題曾多次被點名,股東一季度要虧

此外,銀之傑將在4月29日披露年報及第一季度財報,屆時或將能提供易安財險相關盈利情況。

作為互聯網保險“四大天王”之一,業內人士對易安財險給予厚望。易安財險在產品上跟隨時代潮流,得到不少青年用戶的喜愛。同時,不少業內人士也期待頭頂光環的易安財險能成為中國保險業線上轉型時代的開拓者和探索者,為中國保險業的下一個更輝煌的40年貢獻更多的先行者經驗。

中國財富最後想說,作為保險公司,在如今這個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場中,消費者已經不關心“爸爸”是誰,只關心產品和服務如何。光環也好,背景也罷,市場面前,皆為浮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