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这3种习惯,家长该打就打吧!不然长大之后就“废了”

文|勤亲妈妈(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为了让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有出息,家长们对孩子的管教也格外的严厉,

在以前的时候,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孩子和父母不能太亲昵,不能没大没小,只是因为父母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都会责罚,甚至还会对孩子打骂,“棍棒教育”也就是从那时候兴起的,

可是,现在的育儿观念都以“科学育儿”为主,总是让家长和孩子讲道理,不论孩子做了什么,都是“讲道理”,

这种说法让很多家长接受不了,因为有的时候孩子的做法真的“气人”,道理讲了很多遍该犯错还是会犯错,真想不管不顾的揍孩子一顿,可是又不能打,怕这个怕那个,孩子什么事情没有,家长到是气的够呛。

如果孩子有这3种习惯,家长该打就打吧!不然长大之后就“废了”

如果孩子有这3种习惯,家长该打就打吧!不然长大之后就“废了”

1、乱发脾气、摔东西

宝宝长大之后,身体的协调能力越来越好,手臂也开始有劲了,就会出现大人、扯头发、乱扔东西等情况,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家长可以不用太担心,保证好孩子的安全就好了,避免宝宝被自己伤害到,

但是,宝宝到了2-3岁,由于语言系统没有发育完全,着急或者是情绪激动的时候,再出现打人或者是扔东西的情况,家长就要干涉了,

包贝尔的女儿“饺子”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在逛动物园的时候,饺子还没有逛够但是人家要关门了,保姆就想抱着饺子离开,可饺子情绪过于激动,打了保姆一巴掌,包贝尔看到这种情况,也给了女儿一巴掌,之后的时候,饺子懂得尊重人,也不会再乱打人。

如果孩子有这3种习惯,家长该打就打吧!不然长大之后就“废了”

2、“威胁”家长的时候

孩子都是鬼机灵,他们虽然说话还不是很流利,但是还是会“察言观色”的额,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孩子主要是靠哭声来博取关注,

孩子每次哭的时候都能得到回应,那他们就会习惯,长大之后,如果父母拒绝了自己,他们还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如果家长总是屈服于孩子的哭声,那孩子就会抓住父母的“软肋”,会用哭声来“威胁”父母,一点点得寸进尺,如果经常这样的话,孩子长大之后甚至会自残或者是伤害自己来逼迫父母,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心疼。

如果孩子有这3种习惯,家长该打就打吧!不然长大之后就“废了”

3、我行我素不遵守规则

都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心里都要有一个底线,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才能没有恶劣的事情发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样才能让孩子心里“有谱”,才能让孩子有敬畏心,

如果人人心里都没有底线,那青少年的犯罪几率就会增高,社会上也充满了不稳定因素,那我们的国家将满目疮痍,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一件事情已经教育了孩子很多遍,但他们还是无视规则,我行我素的话,那家长就要好好的教育孩子。

如果孩子有这3种习惯,家长该打就打吧!不然长大之后就“废了”

勤亲妈妈寄语:

都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打孩子的,很多父母都会在打完孩子之后后悔,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

但是,家长要知道的是,如果你不教育好孩子,等孩子步入社会的时候,自然会有人代替你教育孩子,那个时候,对孩子的教育一定不会是打两下屁股、怼两下脑袋那么简单,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立规矩,让他们改掉自身的坏习惯,长大之后才知进退、懂礼貌,才能结交朋友,有一个好人缘。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觉得可不可以打孩子呢?你有打过你家的孩子吗?欢迎留言讨论!

-----------------------

我是@勤亲妈妈,在育儿带娃的过程中,每个宝妈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你的难题正是我所存在的意义,因此当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就可以来咨询我。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到您,希望您将本文转给更多的宝妈,让育儿不再成为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