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職改為賜死,軍機大臣臨終前留下十二個字

光緒二十七年的庚子巨禍,晚清幾乎折騰完所剩無幾的精氣神,廟堂之上自詡清流之眾,被打臉打得最兇,十餘萬清軍不敵二萬餘人的聯軍,黃粱一夢在洋人的槍炮中煙消雲散。然而攻入京師的聯軍,對於禍首之事也耿耿於懷,其中要數德軍最不消停,畢竟人家公使不明不白地搭上性命,德軍提出:“只有懲辦真正的禍首才算賠罪。”否則一切談判的條件都是扯淡,聯軍一開始開出的需要處死的清朝顯貴的名單上,古稀之年的李秉衡早已在通州兵敗自殺,剛毅跟著慈禧西狩,一直還算硬朗的身子竟然因為拉稀而喪命,也算是罪有應得,但是有一個人則死的不明不白,這個人就是時任清廷軍機大臣的趙舒翹。

革職改為賜死,軍機大臣臨終前留下十二個字

起初,清廷對這個絕對忠心的老臣還是進行了袒護。因為趙舒翹對於勘察拳亂雖然給予了錯誤的附和,但是這也是清朝宦海所特有的“希旨承顏”的賭徒風氣,而且還有剛毅最後拍板,趙舒翹是夾在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當剛毅以“撫而用之”投廟堂所好,雖然也是軍機大臣,趙舒翹卻不得不向剛毅低頭,畢竟人家才是慈禧太后面前的紅人,“拳匪不可恃”成為他無處訴說的諍言。但是洋人不肯善罷甘休,清廷只有不斷加碼,趙舒翹從革職留任變成了斬立決,這是徵得慈禧同意的,雖然遠在西安,而且趙舒翹身居軍機大臣高位,棄車保帥的買賣,慈禧仍然是手到擒來,所以趙舒翹已無說理之處。

革職改為賜死,軍機大臣臨終前留下十二個字

但是,西安的鄉紳們不答應,畢竟趙舒翹素有清名,而且慈禧太后已經連同軍機處西狩至此,所以三百餘人前往御前遞交請願書,請保趙舒翹不死。隨著風聲仍然越來越緊,作為陝西長安人,趙舒翹被判斬立決,同鄉們都憤憤不平,萬人聚集到鼓樓聲援,更有人意欲劫法場。看到勢頭不妙,清廷廟堂開始另闢蹊徑,對於斬立決改為賜自盡,交由有“屠夫”之稱的岑春煊負責。時任陝西巡撫的曾春煊不負所望,正月初三就前往監督趙舒翹自盡,宣讀完諭旨後,趙舒翹心有不甘地問道:“還有太后的旨意嗎?”岑春煊只冷冰冰地回答了一個“無”字。

革職改為賜死,軍機大臣臨終前留下十二個字

最終,趙舒翹期冀的“必有後旨”一直未到,不得不選擇上路。面對賜死,他先是選擇吞金,然而向家人囑咐後事,留下十二個字:“房要小,地要少,多讀書,少應試。”然而吞金未殆,只能再吞鴉片,無奈仍是未果,不得已只能岑春煊用溼牛皮紙將其悶死。七日後,同為軍機大臣的王文韶在其靈前大哭,大有兔死狐悲之態。趙舒翹之死,慈禧也懷有愧疚,之前對於開戰與否爭吵,皇室成員載勳和載瀾幾乎將桌子掀倒,只有趙舒翹孑然不應,然而沒想到結局是如此下場。作為清朝位高權重的軍機大臣,趙舒翹臨時留下的十二個字,或許是其一生謝幕時最殘酷的領悟,也是宦海遊戲人生的徹骨之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