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許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有著自己的缺點。比如有些孩子喜歡調皮搗蛋,還有些孩子喜歡偷東西。強強讀小學的時候,就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文具,就和同學小明一起去文具店裡偷鉛筆,結果二人很快被老闆抓住了。文具店的老闆很生氣,於是就逼問出了兩人的父母電話,結果就直接打電話給兩個孩子的父母,把他們叫了過來。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兩人父母來了之後,紛紛給老闆賠禮道歉,然後付了錢便帶著孩子回去了。強強回到家後,母親狠狠的數落了他,還罵他是小偷,幹出這麼傷天害理的事來。強強本來就性格很自卑,被媽媽這麼一說,覺得自己更不是個東西了,於是膽子越來越小,後來大學畢業之後,也不敢去打工,怕接觸社會,一直在家裡啃老。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而同樣是偷鉛筆的小明,回到家後,媽媽沒有責怪他,反而告訴他,偷東西是不對的,以後要買東西來找媽媽要錢,不可以偷。結果小明再也沒有偷過東西。十幾年後,小明成為了企業的高管,月入過萬。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其實兩個孩子的起點是一樣的,家境都不怎麼好,但是兩位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卻造就了兩人完全不同的人生。說到底,偷一個鉛筆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許多家長卻把這件事想得太惡劣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結果讓孩子對此留下了心理陰影。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其實,合理的教訓是必要的,但是卻不能傷害孩子的心。那麼,我們在面對孩子偷家裡東西的時候,該怎麼教育他們呢?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首先,無論是否打罵孩子,都要先給孩子講道理,看看孩子是否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同時,還要問孩子為什麼會去偷東西。孩子偷東西的原因無非為兩個,一是父母給的錢不夠花,二是孩子的慾望得不到滿足。如果是前者,那麼父母可以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滿足了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再苦不能苦孩子,雖然我們不建議讓孩子大手大腳的花錢,但是孩子的基本保障孩子要有的,不然孩子就太苦逼了。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如果是後者,那麼父母得了解到,孩子的慾望是什麼。就像本文,孩子只是因為想要個文具就去偷鉛筆,解決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給孩子買了鉛筆,花不了幾個錢。而如果孩子是想體驗一下當小偷的過程,那麼孩子的父母就要藉機教育了,讓孩子感受到,這件事是不對的,是不可以做的,以後要吸取教訓。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其次,我們還要反思自己,是否在給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有所缺失。孩子缺什麼,第一時間不是想著讓爸媽給買,而是自己去偷,肯定就是父母教育有問題了。所以,父母得及時和孩子溝通,查缺補漏。

同樣是偷東西,2位媽媽的不同做法,決定了2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最後,給孩子一部分零花錢,許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不需要零花錢的,一切讓自己來買就行了。但是,父母不會時時刻刻都待在孩子身邊,孩子的需求也不是隨時能滿足的。孩子如果看到同齡人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自己口袋裡分毛都沒有,自然而然的會很想要,最後去偷,父母早點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也可以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否則孩子長到了成年,啥事都還只會讓父母代辦,就是很沒有主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