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眾所周知,青藏高原不僅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它的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 青藏高原由自南向北綿延不絕的一系列山脈構成。巍峨的喜馬拉雅山、風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聳立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中間是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北面則是廣闊的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海貝化石 喜馬拉雅山山體上的海貝化石,是青藏高原地質構造變化的物證。


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全世界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共有14座,都位於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雄踞地球之巔,確實無愧於“世界屋脊”的稱號。青藏高原上有許多美麗的風景:無數蔚藍色的湖泊鑲嵌在廣闊的草原上,雪峰倒映其中,美麗迷人;岩石縫裡噴出許多熱氣騰騰的泉水;附近的雪峰、湖泊在噴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青藏高原的大多數山峰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雪,許多銀練似的冰川點綴在群山之中,這些冰川正是大江、大河的“ 母親”。發源於此的有世界著名的長江、黃河、印度河和恆河等,它們都從此汲取了豐富的水源。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地勢較低的地方,但海拔也有2000~3000米。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人們在為這瑰麗景色發出驚歎之餘,不禁會問:青藏高原是怎麼形成的?它原本就是這個樣子嗎?


可能我們難以想象,如今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曾經被埋在深深的海底,而且,喜馬拉雅山至今也沒有停止過上升。對1862一1932年間的測量結果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其許多地方以平均每年18.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如果喜馬拉雅山始終按照這個速度上升,那麼10000年以後,它將比現在還要再高182米。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在青藏高原層層疊疊的頁岩和石灰岩層中,地質學家們發掘出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陸相植物化石、三趾馬化石以及許多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如鸚鵡螺、三葉蟲、珊瑚、筆石、菊石、海百合、苔蘚蟲、百孔蟲、海膽和海藻等的化石。面對這些古代海洋生物化石,地質學家們的思緒也回到了遙遠的地質年代。早在二三億年前,青藏高原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它呈長條狀,與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後來,由於強烈的地殼運動形成了古生代的褶皺山系,海洋隨之消失,古祁連山、古崑崙山產生,

而原來的柴達木古陸相對下陷,變成了大型的內陸湖盆地。經過1.5億年漫長的中生代,長期的風化剝蝕使這些高山逐漸被夷平。高山上被侵蝕下來的大量泥沙則全部沉積到湖盆內。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地殼運動在新生代以後再次活躍起來,那些古老山脈因此而劇烈升起,“返老還童”似的重新變成高峻的大山。現今世界最高山脈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區在距今4000多萬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這裡原本是連續下降區,厚達1000米的海相沉積岩層深積於此,各個時代的生物也埋藏在岩層中。隨著印度洋板塊不斷地北移,最終與亞歐大陸板塊撞在了一起,這個地區的古海受到嚴重擠壓,褶皺因此而產生。喜馬拉雅山脈從海底逐漸升起,並帶著高原大幅度地隆起,“世界屋脊”從此屹立於世。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高原的強烈隆升,對亞洲東部的自然地理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高原大地形的動力作用和熱力作用改變了周圍地區大氣環流的形勢。經氣象學家研究得知,夏季,高原的存在誘發了西南季風,使我國東部的夏季風能長驅北上,給廣大地區帶來充沛的降水。冬季,高原的存在產生了西伯利亞高壓,強大的冷空氣又足以席捲南部廣大地區。如果我們把高原與其周圍低地相比較,便可以看出它們的顯著差別。高原南部的印度阿薩姆平原為熱帶雨林地帶,而高原北部卻是極端乾旱的溫帶荒漠;高原東緣與亞熱帶溼潤的常綠闊葉林地帶相接;其西側毗連著亞熱帶半乾旱的森林草原和灌叢草原地帶。青藏高原恰恰處在這南北迥異、東西懸殊的“十字街頭”上。高原強烈隆升的結果,使氣候愈來愈寒冷乾燥,並且愈往中心地區愈明顯,由隆升前的茂密森林過渡到了今天的高寒荒漠。相比之下,高原東南邊緣變化最小,至今仍然保存著溫暖溼潤的森林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