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亿!北京法院今年来单笔金额最高拍品成交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收到一份“巨额订单”,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处置的“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危改小区二期(6号楼)部分商业、办公、地下车库、地下仓储用途在建工程房地产”项目最终以33.1亿余元成交,成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单笔成交金额最高的拍品,溢价金额超过10亿元。

疫情期间,为提高不动产财产处置效率,充分保障意向竞买人看样需求,北京三中院充分利用执行信息化系统和信息网络技术条件开展工作,通过使用VR技术网上实景、非接触式网拍看样等信息科技化网拍辅助工作模式,发挥执行财产处置职能作用,确保财产处置工作‘不中断’‘不停摆’”。

通过VR技术将涉案房产室内户型、装修、陈设等通过3D场景360度进行展示,观看效果犹如身临其境;通过现场录制视频,将涉案不动产的周边配套和小区环境进行直观展示。在因疫情防控无法组织现场看样的情况下,意向竞买人可以直接在司法网络拍卖平台观看涉案标的物,既避免了传统现场看样带来的人员聚集、接触感染的风险,也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司法成本。

除上述已经成交的不动产外,通过这种模式看样的即将开拍的“北京市朝阳区紫玉东路1号紫玉山庄J9室的不动产”和“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8号院4号楼29层3201室的不动产”,已经分别引起36000余次和45000余次围观,公众关注度极高。

“VR+视频”的信息化网拍辅助工作模式在不动产财产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中院累计上拍标的34件,成交28件,成交金额35.63亿元。其中,成交不动产8件,成交金额35.2亿余元,网拍质效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