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小暑”趣事

有些漢字很有趣,“煮”字者下水蒸,“暑”字者上日烤,都表示蒸薰般的炎熱,故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節氣僅是小熱,大暑中伏天才大熱。小暑是季夏開始,它的標誌是出梅和入伏。“伏”即潛伏、藏伏之意,叫人儘量減少高溫下的活動,規避暑蒸溼熱之氣。

你不知道的“小暑”趣事

小暑三物候: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

小暑日後,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蟋蟀逃離酷熱的曠野,躲藏到屋簷下樹陰處避暑。老鷹因地面炙熱而飛到清涼的高空盤旋覓食。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氣溫高、溼度大,露天的木質椅凳經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上是乾的,經太陽一曬,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會誘發痔瘡、風溼關節炎等疾病,中老年人別長坐露天木凳。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暑天養生當以“心靜”為最,平心靜氣,能使情緒舒暢、氣血和緩。其實,不光是對暑熱需要心靜,世上許多事情都需要淡然處之,惟有淡然,才會淡定。

你不知道的“小暑”趣事

小暑節氣中的六月六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傳說,唐代高僧玄奘從西天取經回國,過河時不慎將經文浸溼,即在烈日下涼曬經文,這天是六月初六,變成了吉利之日,叫“天貺(讀況,意賜)節”。皇宮內定此日為皇帝曬龍袍;寺院的經書也在這天翻檢出來曝曬;民間這天都曬衣服,稱“六月六,曬紅綠”,紅綠指五顏六色的衣服;“六月六,貓狗俗”,就連小貓小狗都沾了天貺節的光。傳說能篤信踐行是因有現實需求,小暑時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多已黴潮,而太陽又好,取出來曬一曬,確有必要,古稱“曬伏”。

野史記載,東晉名士郝隆,見鄰人皆曬衣被,就平躺在地上,掀起衣服露出肚皮曬太陽,旁人不解,問他在幹什麼,答曰:“曬書。”“書呢?”“四書五經全在我肚子裡。”這是文人軼事笑談。六月初六天貺節,也是文人的曬書日,捧出家中書籍字畫曝曬,讓陽光祛潮去黴,驅殺藏匿在書畫中的蛀書蟲。蛀書蟲古文稱蠹(讀度)魚,因它像魚一樣身披銀色鱗片,藏在書中噬咬紙張為食。謎語“蛀書蟲”的成語謎底,便是“咬文嚼字”。忽記起一則《蛀書蟲與蜘蛛》的寓言,頗有趣:

一條蛀書蟲從書裡爬出來,碰上一隻蜘蛛。

蜘蛛問:“你是誰?”

蛀書蟲笑道:“無知的傢伙,連我也不認識,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學問家。”

蜘蛛奇怪說:“可是我聽說,只有人才配有學問呀!”

蛀書蟲大笑:“人怎能同我相比?他們拿起書,只是看一看,翻一翻,然後又原封不動的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鑽進書裡把每頁書,每個字都吞到肚子裡,年復一年,你想想我肚子裡的學問該有多少?”

蜘蛛羨慕問:“請教,我該怎樣才能成為學問家呢?”

蛀書蟲趾高氣揚道:“當然得學我的樣,鑽進書裡,咬文嚼字吃書嘍!”

蜘蛛想了想說:“按照你的理論,我把你吃掉不就成為最大的學問家了。”

蜘蛛說完,撲上去把蛀書蟲吃了。

這寓言諷剌眼前危險視而不見,還在誇誇其談的冒牌學者。

古代讀書人敬惜字紙書籍,為防蛀壞,將芸香草放在書櫃裡驅殺書蟲,走進書房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故,詩書人家稱“書香門第”。

你不知道的“小暑”趣事

每年7月7~8日是小暑節氣,寫回環詩《小暑》結尾:

入伏頭伏入,出梅黃梅出,苦夏炎夏苦,煮蒸復蒸煮。

@小金山AB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