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上課的一點思考

怎樣上課才有效,成為教師反覆追問的話題。在古代,蘇格拉底告訴我們“助產術”式的問答法是有效的,孔子告訴“不悱不啟”是有效的。東西方先賢們都給出了共同的答案,那就是與學生互動,啟發學生,讓學生自主建構。但是,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班級授課制代替了師徒基於鬆散組織的對話。為了生產批量的工業化所需要的人才,班級採取統一的規格、統一的流程,把原本個性鮮活的生命,抹去頭頂的各種稜角,塑造出同一個尺碼的人,同時也就出現了單向度的人。

新時代到來,創新成為各個國家競爭的熱點,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也就提上日程。因此,教育界吹起了一股清新的風——培養具有個性的創新型人才。創新人才需要創新教育,創新教育需要創新課程,創新課程需要創新性思維。這一切都聚焦於課堂。課堂需要變革。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告訴我們,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變革正在悄然發生。不管我們願意與否,基於學生髮展和課堂正在登上歷史的舞臺。也許目前的高考依然推助著應試教育,但是許多有識之士已經開始了漫長的課堂革命的探索。在筆者看來,有效的課堂,必然要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快樂地體驗、感悟、收穫知識,達到知識的建構。

有效上課的一點思考


一節課40分鐘是固定的,如何在固定的時間內,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這就是學習的效率問題了。如果同樣學習定語從句,一個人用了兩節課,一個人用了一節課,那麼,學習效率是不一樣的。再則就是學習的成效。課堂教學不是講完知識了事,而是學生得到多少知識。在傳統的課堂上,老師一言堂,滿堂灌,就像下著傾盆大雨,學生則獲得的是毛毛細雨。成效很是有限。如歌我們站在學生立場,為了學生髮展著想,我們就會根據學生所具有的隱形知識設計課堂教學,通過導入激活隱形知識,達到隱性知識想顯性知識的“聚集”,最終聚沙成塔。所以,在談有效課堂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成本、效率和效果三個維度。

成本就是課堂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我們儘可能地用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達知識內涵。不要講一些口頭禪之類的“廢話”。讓學生在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輔助學生在課堂上探索、求證、獲得。因為只有學生自己建構起來的知識才是最難以忘記和易於提取的。這些知識是否有成效,還要看,學生能否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效遷移,創新實踐,能否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能力轉化為素養。否則,課堂就是無效或低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