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勤天下無難事

“勤”與“懶、惰”相對,《說文》解釋“勞也”,指盡力多做或不斷做事。以勤治惰、以勤治庸,無論修身自律還是為人處世,一勤天下無難事,曾國藩謂之“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一勤天下無難事

懶惰者必然平庸。“一懶天下萬事休”。上帝予人以天賦,勤奮令天賦為天才。你是天才,勤勉會令你更完美;你是常人,勤勉會彌補不足。包括藝術在內,所有“靈光一現”皆緣於長期涵養功夫。梁啟超所謂“萬惡懶為首,百善勤為先”。


不使天才輸於狂傲。很多人是“低品質勤奮者”。南朝蕭子顯平生學問很好,然自負才氣,周圍幾無入其法眼者,平常見同仁從不答言,只舉扇一揮而已,身後被簡文帝諡為“恃才傲物,宜諡曰‘驕’”而尷尬千古。


以勤奮為好人品。成就偉業者未必有過人聰慧,但必有過人勤奮。大腦如同肢體,多用則靈、不用則廢。“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才華是刀刃,勤奮是磨刀石。勤奮非是口頭禪,心動不如行動,天才之每一進步無不訴諸通宵達旦勞動及霜晨雨夜思慮。


自勤奮開始擔當。如馮夢龍所謂“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要自己會“走”,不“啃老”、不“倚老”。父母之財富和成功屬上一輩,可以之為榜樣、“前浪”,並將其“拍死在沙灘上”,創造己輩財富、證明己輩價值。自早起做起,任何天氣和環境都“聞雞起讀”、經營學業。

一勤天下無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