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情切 精緻美食——記山西朔州美食炸三道

本刊專稿 李嵋屏


當山珍海味、雞鴨魚肉不再是我們追求的飲食極致的時候,一些家鄉的土飯、粗糧以及原生態的食物又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我們懷念家鄉,很多時候是從對家鄉味道的懷念開始的,只因為這個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是家鄉特有的土飯的味道。

同一種美食,各地的做法雖然有些區別,但她們各自有自己的心得和訣竅,所以做出來的家鄉美食各具特色。每個媽媽都是最偉大的廚師,飯店的美食總是不能與媽媽的家常飯相媲美。每一代媽媽都把自己獨特的做法一輩一輩的傳了下來,所以形成了地域鮮明的民間地方美食。

思鄉情切  精緻美食——記山西朔州美食炸三道

金黃誘人的炸三道

山西是麵食的王國,麵食又分為家常麵食和節日麵食。顧名思義,家常麵食就是大家天天吃的家常飯,節日麵食就是在特定的節日專門製做的特定的食物。家常麵食,隨性便捷,就地取材,因材而做。節日麵食,精選材質,遵循古法,虔心製作。

在晉北的農村,每到臘月,過了臘八,吃了紅粥,媽媽們早早的就行動起來,她們要精心製作過年的年食。蒸花饃饃,炸三道子,炸麻葉、麻花、爐油旋、蛋糕,燒豬肉,炸丸子,磨豆腐,壓粉條,蒸窩窩,烙黃兒,她們要把一個正月的吃食全部備下。普通的食材,原生態的綠色食品,經過用心的古法制作,都變成香甜美味而地域特色鮮明的美食。不僅具有特定的民俗意義,又包含各種美好的祈願和祝福。

炸三道,又名砍三刀,流傳於我省朔州、忻州地區的朔城、平魯、山陰、應縣、五臺、原平、代縣一帶,因成形時在面上留有三道刀印而得名,是當地老百姓正月裡的花樣主食之一。

三道子色澤紅黃,油香四溢,筋軟順口,風味獨特,是農村過年必不可少的年節麵食,也是正月裡早晚的主食。多與年饃、油旋、餃子、油糕等同餾,好讓人選擇,各取所愛。這樣安排飲食,不僅花樣繁多,看上去也很豐盛。

三道子是由糕面來做的一種晉北美食。晉北是雜糧的盛產區,黍子喜寒,耐旱,是山西北方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黍子面就是地方農特產之一,俗稱糕面。每逢重大的節假日,用糕面炸的油糕便成為了最重要的餐桌美食。進入臘月,晉北當地的人們,都會用糕面來做一道節日美味年食——三道子。

我的媽媽在製作年食的時候,從來不會偷工減料,她做出來的年食,味道純正,香美可口,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一致公認的好吃。在做三道子的時候,她選用最好的糕面,遵循最古老的做法,每一道工序都做得認真仔細,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位,從來不糊弄。

首先要用熟土豆泥加老肥和起糕面發酵,作為起面的酵母,把要做三道子的糕面分成4等份,取其中一份,進鍋用開水攪成稠糊狀,將發酵好的酵母面和稠糊糊,一起倒進剩下的三份麵粉裡和起來再進行發酵。麵粉完全發酵以後,兌鹼中和揉勻,醒一會兒。然後把面取出一部分來,置於案板上,將麵糰搓成小孩胳膊粗的條狀後按扁,用刀子中間切兩條細溝紋,第三刀切斷,總長約 5-6 釐米,即成坯形。因此得名“三刀子”,後來逐漸演變為“三道子”。

三道子一般要做成甜的,但是糕面裡邊卻不能放糖,白糖紅糖都不能加,加上以後三道子冷卻後就會發硬,餾的時間再長也是硬的,不再軟筋。如果想要發甜的口味,就加一些糖精,或蜜,這樣就不會影響三道子的軟甜程度。

捏好的三道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板兒上,然後還有最關鍵的一步,便是下油鍋炸制。炸三道子的油,在當地一般要用純正的胡麻油,炸出的味道才正宗。油鍋裡的溫度不斷升高,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太高。淺黃色的三道子,進入油鍋後,逐漸翻滾、變大,一瞬間色澤也豐滿了起來,夾雜著正宗的胡麻油香味,這時油鍋裡的三道子,已經勾起了在場的每一位食客的味蕾。

當漏勺把紅潤飽滿、色澤鮮豔的三道子撈上來的一刻,旁邊的食客們早已按捺不住,用兩隻手指叼起一隻滾燙的三道子送到了嘴邊。而純正的胡油香味兒,早已經從窗戶和撩起的門簾縫隙裡飄出院外,飄得老遠。

現出鍋的三道子,入口鬆軟、香甜,吃了一個,還想接著吃一個。冷卻後的三道子吃時要餾熱,軟筋、甜糯,久久回味的那種口感,便是對家鄉的另一種懷念。吃厭了白麵、大米的人們,不妨炸制一些嚐嚐,一定會讓你的春節別開生面,食趣橫生。

炸三道在逐漸演化的過程中,經過廚師的不斷加工,演變為一種宮廷的蜜制糕點——“蜜三刀”。蜜三刀以優質麵粉、花生油、芝麻為主要原料,經和團包皮、攤餅切條、粘附芝麻、沸油炸透、掛上糖糊等工藝而成。產品為深棕色,具有光澤鮮豔,香甜不膩,鬆軟可口等特點,是頗受兒童及老年人喜愛的食品。

蜜三刀是傳統特色風味小吃,起源於北宋徐州知州蘇東坡。相傳北宋年間,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與雲龍山上的隱士張山人過從甚密,常常詩酒相會。一天蘇東坡與張山人在放鶴亭上飲酒賦詩,蘇東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寶刀,在飲鶴泉井欄旁的青石上試刀,連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蘇東坡十分高興。正在這時,侍從送來茶食糕點,有一種新做的蜜制糕點十分可口,只是尚無名稱,眾友人請蘇東坡為點心起名,他見糕點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隨口答:“蜜三刀是也。”

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過徐州,吃過蜜三刀後龍顏大悅,御筆手書“徐州一絕,欽定貢”,至此蜜三刀就正式成為宮廷御點,並加以改良,成為現在的北方知名小吃。具有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的特色。

炸三道也好,蜜三刀也好,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麵食,都是久吃不膩的地方美食。

每到一年的親人團圓時刻,親朋好友們也會抓住這個難得的時機來團聚。在這樣一個歡樂的時刻,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美味佳餚。桌子上是大餡兒餃子,各種肉碗子,蒸籠裡是熱氣騰騰的三道子、花饃饃,千般情,萬種意,化為一桌豐盛的年席。

思鄉之情,也就化在這些年食的味道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