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正統的勝利"得到了教會批准與支持

在802年,伊琳娜的統治被一場宮廷政治變化推翻應當不算偶然,因為當時查理曼大帝的使者們就留在城裡籌備婚禮事宜。新皇帝

尼基弗魯斯一世曾經擔任財政長官,雖然他執政的時間很短,但在管理帝國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措施,這些將在下文繼續討論。

一、阿拉伯人繼續取得勝利

在拜占庭帝國的東方,阿拉伯人繼續取得勝利。此外,加洛林王朝在意大利的權力正在增長,並威脅到拜占庭在威尼斯的統治權,但拜占庭派遣的艦隊以及威尼斯人民的英勇抵抗確保了該城沒有脫離帝國的統治。然而,此時克魯姆成為保加利亞人的新首領,而由他領導的這支民族直接對拜占庭帝國形成了主要威脅。於是在811 年,尼基弗魯斯一世親自帶兵與克魯姆展開一場大戰。儘管拜占庭軍隊最初在進攻保加利亞人的首都普利斯卡時取得了成功,但後來卻遭到對方的伏擊,結果拜占庭皇帝連同親信人員都被保加利亞人殺害,連他的繼承人斯塔夫拉基諾斯也身受重傷。米海爾一世於813年宣佈退位,將王位讓給自己的好友兼夥伴,同時也是亞美尼亞軍區的將軍利奧五世。利奧五世是亞美尼亞人的後裔,並且當初他在尼基弗魯斯一世統治時就已經取得了輝煌的軍功。814年,保加利亞可汗克魯姆在籌劃進攻君士坦丁堡時去世,這樣保加利亞人對拜占庭帝國形成的威脅暫時宣告結束。兩年之後,拜占庭帝國戰勝克魯姆的繼承人奧穆爾塔格,兩國簽訂了一份為期30年的和平協議。

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

在此期間,利奧五世主張恢復聖像破壞運動,並在815年通過一場宗教會議再次正式認可其合法性,從而開啟了第二階段的聖像破壞活動,但其中幾乎沒有增加任何新的教義內容。利奧五世也許是希望自己能像利奧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那樣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從而避免讓人聯想起那些崇拜聖像的拜占庭皇帝們因遭受軍事失敗而帶來的恥辱。但君士坦丁堡一支禁衛軍的首領米海爾二世成功發動了一場政治變化,提前結束了利奧五世毫無波瀾的統治生涯,並在820年將其謀害。

但米海爾二世的篡位引發了拜占庭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叛亂:一位來自安納托利亞、綽號"斯拉夫人"的中級軍官托馬斯挺身而出,要替利奧五世復仇。大部分駐紮在安納托利亞的拜占庭軍隊都加入了他領導的這場叛亂,後來拜占庭海軍艦隊也加入進來。托馬斯企圖奪取君士坦丁堡,他們雖然對這座首都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圍攻,但於822年最終失敗。他的海軍艦隊先是被拜占庭帝國的希臘火摧毀,接著被一支保加利亞人的部隊追得四處逃竄。米海爾二世一直統治到829年,然後將皇位傳給了兒子狄奧菲洛,其統治持續到了842年。9世紀20年代下半葉到30年代,拜占庭帝國在軍事上再度跌入低谷。在826~827年,克里特島被來自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征服;從827 年起,非洲的阿拉伯人在阿格拉比德的帶領下開始對西西里島進行征服。阿拉伯人出現在地中海的這兩座主要島嶼上,造成愛琴海、第勒尼安海和愛奧尼亞海的大片區域不得安寧。儘管狄奧菲洛在拜占庭帝國東部邊境的安納托利亞戰場上御駕親征,但到了831年,拜占庭軍隊仍然免不了在卡帕多西亞遭受失敗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在838年,阿拉伯人佔領並摧毀了亞美尼亞軍區總部所在地阿摩利翁,俘虜並處決了42名拜占庭軍官,他們後來全都被拜占庭帝國追認為烈士。拜占庭帝國向在安達盧斯科爾多瓦的後倭馬亞王朝的埃米爾求救,請求他出兵對付阿拔斯王朝,結果沒有得到後倭馬亞王朝的肯定回應。

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

二、 "正統的勝利"得到了教會的批准與支持

當狄奧菲洛在842年去世的時候,情況再次變得岌岌可危,因為他的繼承人米海爾三世尚在襁褓中,無法主政。於是米海爾三世的母親狄奧多拉和她的兩個兄弟巴達斯、皮特洛恩斯聯手上臺,開始攝政。直到今天,人們都認為是狄奧多拉永久性地恢復了正統教中的聖像崇拜。正如我們所知道的,843年,"正統的勝利"這一事實得到了教會的批准與支持,並在次年的正統教會議上以文件形式固定下來,其內容是通過正反兩種方式簡明地闡述什麼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即它一方面要紀念殉教者,另一方面又要對不遵守正統教義的異教信徒進行譴責。這份重要的文件,在14世紀中期以前因各種原因而得以不斷修訂,正統教至今仍會在四旬節的第一個星期日對其進行宣讀。拜占庭帝國在米海爾三世統治期間變得更加自信。

在9世紀50年代早期,拜占庭政府支持亞美尼亞人反抗阿拉伯人的鬥爭。雖然這場戰爭後來在855年被鎮壓,但卻反映了拜占庭人和亞美尼亞人之間的關係,從而也就更容易理解。就在同一時期,安納托利亞的一個教派——保羅教派成為攻擊目標,它的追隨者雖然在9世紀的早期尚能被容忍,但如今卻被視為企圖顛覆政府的危險分子。面對打擊,許多保羅教派人士組織起武裝群體,他們與拜占庭政府發生衝突,儘管遭受了嚴重損失,但他們中的許多人成功撤退到拜占庭—阿拉伯邊界附近的特弗瑞克裡面的一個堡壘地帶,而這裡即將成為他們在未來幾十年的最後一個立足之地。

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

856年左右,米海爾三世已經成年,於是拜占庭的政局發生了一些變化:狄奧多拉被迫下臺,但她的幾個兄弟們仍然手握強權。到了863年,安納托利亞聯軍在皮特洛恩斯的帶領下,對侵犯帕夫拉戈尼亞的阿拉伯人予以沉重的打擊。而巴達斯已經多少控制住了拜占庭皇帝,於是他在858年決定罷免君士坦丁堡牧首依納爵,任命一位有著貴族背景的能幹之才繼任牧首,此人就是佛提烏斯。在這一時期還有另外一位年輕人的社會地位也在迅速攀升,這個人就是巴西爾。不過巴西爾不像佛提烏斯一樣出身名門,他是農民出身,是亞美尼亞人的後裔。不久,巴西爾就和米海爾三世形影不離,他還在862年被提拔為王宮大管家,這個位置過去通常都是被宦官壟斷,擔任此職務的人足以掌握皇帝的身家性命,即使皇帝就寢時,他也可以陪在旁邊。兩人之間的這種密切關係造就了拜占庭歷史上最為奇特的一道景觀:米海爾三世讓巴西爾娶了自己的情人,而他自己卻和另一名女子結了婚,同時巴西爾又與米海爾三世的妹妹發展成了情人關係。

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

三、 對佛提烏斯的提拔不符合教會的常規

因為他在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就被火速提升上位。此外,對依納爵的罷黜也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騷動。他向羅馬教會進行了申訴,於是教皇尼古拉一世召開了一次宗教會議專門討論這個問題,會議除了要求拜占庭政府將東伊利裡庫姆教區歸還給羅馬之外,還對佛提烏斯進行譴責;後來看到佛提烏斯沒有服軟,尼古拉一世就開除了對方的教籍。佛提烏斯對此懷恨在心,幾年之後他如法炮製,宣佈教皇也被開除了教籍。於是到867年的時候,羅馬教會與君士坦丁堡教會之間的關係再度出現裂痕。

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

就在同一年,拜占庭帝國高層也開始表現出了動盪跡象。巴西爾對米海爾三世有很強的影響力,但這只是因為他博得了皇帝的歡心。巴西爾先設法讓巴達斯下臺,然後在866年將其謀害。這時巴西爾感覺米海爾三世似乎不再青睞自己,於是在867年也將其謀殺,自己則登上了皇位。

相對穩定時局,拜占庭帝國,

結語:

從而生動地製造了一個出身卑微、來自社會底層的人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心計爬上權力巔峰的標誌性事件。托馬斯的叛亂被一些現代學者視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因為這表明安納托利亞的農民支持他反抗拜占庭政府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高額賦稅,不過這種觀點現在已經不再流行。

參考文獻:

《新宗教》

《牛津拜占庭史》

《最後一個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