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公元七世紀中葉,佛教從印度和唐朝漢地傳入西藏,與本土的苯教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藏傳佛教。唐卡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

據《大昭寺目錄》記載“法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描繪了一幅班丹拉姆女神像。”此唐卡雖已不傳,但說明唐卡藝術歷史悠久。佛教藝術宏大深邃,造像優美神秘,唐卡藝術一直遵循著嚴格的儀軌,以合乎法度的形式呈現著藏傳佛教的莊嚴妙相。唐卡用料考究、色彩天然、繪製複雜、法度森嚴、裝裱華美、題材廣泛,可稱為西藏宗教和世俗生活的“百科全書”。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一批十七至二十世紀的唐卡精品,其中反映本尊題材的大威德金剛,充滿圖像志含義的吉祥天母,黑唐技法的財寶天王,尤以沈從文先生舊捐的降龍文殊最為精彩。本展從造像度量經典的角度詮釋展品,希望觀者藉助本展瞭解唐卡繪製的流程、儀軌,體味唐卡藝術之美。

唐卡的繪製

第一單元

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宗教色彩和旗幟鮮明的藝術風格,它們是畫師用鮮豔的色彩描繪出佛國聖境。有的學者認為唐卡起源於印度古老宗教布畫“缽陀”,但也有學者認為唐卡是由吐蕃旗幡畫為雛形,從漢唐至宋元的中原漢地卷軸畫的形成演變而來。

唐卡的繪製過程複雜且採用的顏料全部以金、銀、珊瑚、瑪瑙、孔雀石、松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研磨而成以示其神聖。唐卡繪製前還需經過問卜、擇吉、焚香、沐浴、更衣、誦經等準備。待畫布、畫材齊備之後,要經過起稿、著色、勾線、描金、開光等過程。一幅唐卡往往要經過幾十日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繪製完成,由於唐卡繪畫的選材製作精良且多為礦物質顏料,所以經常可以保持幾百年不變色。

祖師唐卡與造像

第二單元

藏傳佛教的體系中認為諸位上師是引導弟子和信眾入佛門、修行佛法的導引者,所以繪製的上師、祖師類唐卡的地位是尊貴而獨特的,往往位於諸佛之前。在祖師傳承組像中,祖師的成員不僅僅限於歷史中的人物,往往會追溯到古代神話或者傳說中的人物,如歷代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源流唐卡即追溯其始祖至古代印度某位大德。在唐卡中,這些祖師位居中心位置,形象高大,周圍眷屬配置如同佛陀一樣,足見藏傳佛教傳統中對祖師尊奉的地位之高。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班禪喇嘛源流——阿跋迦羅 清代

布面設色 縱67釐米 橫42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達賴喇嘛源流——雲丹嘉措 清代

布面設色 縱70釐米 橫44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宗喀巴傳記故事 清代

布面設色 縱67釐米 橫48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班禪喇嘛源流——薩迦班智達 清代

布面設色 縱65釐米 橫41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秘密佛與般若佛

第三單元

秘密佛指密教各部修行的主尊,如本初佛(大持金剛、金剛薩埵、普賢如來等),佛教尊神的起源之尊以及各個密法的主尊,如時輪金剛、密集金剛、上樂金剛、大日如來等,每個教派對於本尊神各有側重,寧瑪派以馬頭金剛為重要的本尊神;噶舉派崇尚上樂金剛;薩迦派以喜金剛的地位最崇高;而格魯派則以大威德金剛、上樂金剛和密集金剛作為最重要的三大本尊。般若佛指顯宗中的佛尊,如釋迦牟尼佛、三十五佛、賢劫千佛、藥師七佛等。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大威德金剛 清代

布面設色 縱51釐米 橫37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沈從文先生捐贈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無量壽佛 清代

布面設色 縱62釐米 橫38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釋迦牟尼佛 清代

布面設色 縱75釐米 橫52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過去七佛之拘那含佛——金寂佛 清代

布面設色 縱86釐米 橫57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菩薩

第四單元

菩薩梵文是Bodhisattva,其原意是求覺悟者,也是智慧與慈悲的結合。其中,智慧指對佛的果位或涅槃的追求,慈悲是指他對眾生的普救。菩薩亦要經歷漫長的修行,同時也要經歷無數的劫才能達到佛的果位。在佛教體系中菩薩的作用是幫助眾生脫離苦海,所以會化現為各種形象來到世間傳法。其中最有聲譽的八大菩薩,《造像量度經續補》指出:“八大適子等,已成正覺,而由其往昔願力,感化應身菩薩相者。”這八位分別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金剛手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和除蓋障菩薩 。另外,還有三尊在藏西地區流行的“三怙主”,分別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和金剛手菩薩,專司慈悲、智慧和力量。菩薩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體現了佛教的傳播和推廣。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千手觀世音菩薩 清代

布面設色 縱52釐米 橫37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降龍文殊 清代

布面設色 縱31釐米 橫22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沈從文先生捐贈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降龍文殊 清代

布面設色 縱44釐米 橫31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三勇武金剛手菩薩 清代

布面設色 縱149釐米 橫110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女尊

第五單元

女尊神的出現與大乘佛教的密教化息息相關,在此過程中從印度教中吸納了大量的女性神祇,並且在儀軌中女性神祇有著重要的地位和身份。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佛母、明妃和空行母。佛母也稱女菩薩,是指由男身的佛菩薩化現為女身的形象;明妃是指密教中雙身修行中的女尊,一般情況下沒有單身供奉;空行母在藏傳佛教中擔任著溝通密修者與本尊信使的角色,同時擁有很多的變化身。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白度母 清代

布面設色 縱157釐米 橫115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綠度母 清代

布面設色 縱54釐米 橫40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大白傘蓋佛母 清代

布面設色 縱66釐米 橫48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那若空行母 清代

布面設色 縱52釐米 橫37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沈從文先生捐贈

護法

第六單元

護法神是藏傳佛教忿怒相尊神體系中地位較低的一類神祇,他們通常化現出令人怖畏的形象,其目的是為了震懾和降服世間的妖魔邪祟,使得佛法廣佈無礙,所以得名——護法。在唐卡中護法神的形象多元而複雜,有直接來源於古印度的神祇;有來源於藏區本土的山神、戰神;也有經過衍生的神祇等,更有一些由於教派體系的不同,一些尊神是別派的本尊神,到了本派就成了護法,反之亦然。這直接使得唐卡藝術中護法神形象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戰神九兄弟 清代

布面設色 縱69釐米 橫50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財寶天王 清代

布面設色 縱78釐米 橫55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財寶天王 清代

布面設色 縱78釐米 橫53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吉祥天母 清代

布面設色 縱58釐米 橫39釐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沈從文先生捐贈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在那片堪稱世界屋脊的高原上,誕生了豐富多彩的唐卡藝術。歷代工匠用昂貴的材料,精湛的畫工,嚴謹的量度來描繪雪域人民心中的佛國聖象。

逝者如斯,歲月有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這批唐卡,有賴於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前輩的精心購藏,沈從文先生的無私捐贈。

感謝展覽籌備時謝繼勝、羅文華、黃春和、葉渡、Jeff Watt等先生對此批唐卡的鑑定把關;展覽大綱撰寫時,廖暘、楊鴻蛟、李翎等老師的傾力幫助。在與首都博物館商借佛造像的過程中,得到首都博物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以及研究人員邢鵬、劉丞老師的幫助。此展同時得到王雪瑞先生的唐卡捐贈支持。

在展覽準備的數月中,感謝本館領導的支持,展覽部、信息部同仁的協助配合。在這個紫荊花綻放的季節,以此展迎接清華大學109年校慶。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展覽時間

2020年4月26日起

在線展覽

點擊“閱讀原文”,或登陸清華藝博-數字展廳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展覽總策劃

杜鵬飛

策展人

倪 葭 安 夙

策展助理

袁 旭 桂立新 楊 旭

高 寧 高文靜

執行統籌

王晨雅 蘭 鈺

視覺統籌

王 鵬 楊 暉

圖像採集

肖 非

翻譯校對

何小蘭(Shao-Lan Hertel)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

承辦單位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特別鳴謝

王雪瑞先生

歡迎登錄

清華藝博 · 數字展廳

欣賞更多精彩展覽

使用方法1

清華藝博微信 - 參觀指南 - 數字展廳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使用方法2清華藝博官網 - 展覽推薦 - 數字展廳請點擊微信下方“閱讀原文”,或登錄清華藝博官網: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TAM

校慶109週年·雲遊清華藝博系列活動

-1-

雲音樂 |《琴臺琴》——藝術博物館寒夜中的一道極光

4月17日 清華藝博微信、微博在線欣賞

-2-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4月26日 清華藝博微信、微博在線展覽

-3-

雲手作 | 國色馨香季,繪館藏"緙絲鳳穿牡丹團花"

4月25日 14:00-15:30 騰訊會議

-4-

"窗口2020——疫情時期圖像檔案展"開幕式

4月26日 10:00-10:30 直播

-5-

講解| 帶您走進清華藝博

4月26日 10:30-12:00 直播

-6-

雲講座 | 周愛民《美在何處:吳冠中藝術創作尋蹤》

4月26日 13:30-15:00 直播

-7-

雲講解 | 和煦春光中的藝博公共空間雕塑

4月26日 15:30-16:30 直播

(活動預告陸續發佈 歡迎關注藝博官微)

敬告觀眾朋友:因肺炎疫情影響,本館暫停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藝博官網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數字展廳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psj/zlxx/szzt/

藝博網店

https://shop402247198.taobao.com/

內容統籌/安夙

內容審校/倪葭 安夙

圖文編輯/垚夢

視覺統籌/王鵬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帶您走進藝術殿堂

雲觀展 |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藝博網店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