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私有化完成遊戲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下一站或赴港上市

暢遊私有化完成遊戲中概股“敦刻爾克”大撤退,下一站或赴港上市

投稿來源:時代財經

暢遊私有化完成給搜狐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

4月22日美股開盤,搜狐股價延續過去一週的漲勢,報8.30美元/股。自4月15日宣佈提交暢遊公司“私有化”交易最終合併計劃以來,搜狐股價一路走高。

4月17日,搜狐宣佈已通過合併完成收購其未持有的暢遊公司全部流通股票。合併後暢遊已成為搜狐直接及間接全資擁有的私有公司,暢遊的美國存托股票不再於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掛牌交易。同日美股盤後,搜狐漲幅達到25.51%,報8.66美元。

易觀分析師廖旭華告訴時代財經,暢遊私有化的完成將有助於改善搜狐利潤情況。“暢遊一直以來都是搜狐的現金牛,私有化之後彼此可以更好地協同和支持,搜狐也有機會為暢遊尋找新的融資市場,從而支持暢遊的長期發展。”。

暢遊完成從納斯達克私有化退市,意味著中概股純遊戲公司實現從美股市場的完全撤退。這場從2013年開始的美股市場撤離潮也伴隨暢遊退市而正式告一段落。

下一步暢遊將何去何從?市場意見認為,由於錯過了迴歸A股的黃金時期,暢遊最好的選擇或是奔赴香港上市。

歷時三年,暢遊告別納斯達克

早在3年前,暢遊的私有化已經提上日程。

2017年5月,暢遊宣佈收到董事長張朝陽的初步非約束性要約。按照張朝陽當時的私有化方案,搜狐對暢遊報價42.1美元/股(較前日股價約21美元溢價約49%),對應私有化估值為22億美元。由於當時多數機構股東認為暢遊私有化價格相對於價值而言過低,首次私有化嘗試最終不了了之。

2019年9月,搜狐再次發起針對暢遊的私有化,並於9月9日宣佈向其控股子公司暢遊的董事會遞交初步非約束性要約,提議現金收購搜狐尚未持有的暢遊全部在外流通A類普通股。具體收購價格為每A類普通股為5美元,或每ADS為10美元。(較前日股價約5.92美元溢價了約60%。)按照最新協議,暢遊對應私有化估值約5.3億美元。

對比之下,雖然2019年提出的收購價格較股價溢價約60%左右,但以2017年要約中提到的22億美元收購價格來看,三年間暢遊的收購價格下降超過75%,股價跌幅更是超過70%。

2020年4月17日,搜狐宣佈完成對其旗下游戲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暢遊”的私有化,後者將成為搜狐的全資私有公司,這場歷時三年的私有化宣告完成。

分析認為,暢遊資產的併入將給搜狐注入了新活力,搜狐能夠將暢遊的遊戲和搜狐集團的媒體資產進行更好的合作和協同,優勢互補,尋找遊戲內容與媒體平臺結合的最大化價值。受到暢遊私有化完成的利好消息影響,4月17日美股盤後,搜狐漲幅達到25.51%,報8.66美元。

根據暢遊2019年財報顯示,暢遊2019年營收為4.55億美元(約3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6億美元增長9%;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暢遊公司的淨利潤為1. 78億美元,而 2018 年為1. 29億美元。可以看到,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上,暢遊依然擁有非常強勁的增長能力。

曾被譽為與暢遊一同“留守”美股市場的另一家端遊公司網易,近年來憑藉電商、社交、遊戲多元業務發展,在資本市場上擺脫純遊戲公司的定位,並獲得華爾街認可。而更多的中概股遊戲公司,則早在2014年開始便對美股市場長期的低估值作出反擊。

錯過迴歸A股黃金時期

暢遊此次揮別納斯達克,背後是華爾街對中概股遊戲公司長期的不認可,以及早就湧現的大規模退市潮。

2014年7月,巨人網絡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成功從紐交所退市。此後,中概股遊戲公司密集開啟了退市行動,並在2015年集中爆發。

2015年5月18日,中手遊接獲來自獨立第三方的私有化要約,於2015年6月9日簽訂了私有化的合併協議,並在8月11日正式對外宣佈合併完成;同年7月28日,完美世界宣佈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11月19日,盛大遊戲完成私有化交易後從納斯達克退市。

中概遊戲股在美國資本市場估值偏低,是一眾遊戲公司私有化的主因。“市值被低估、海外做空機構頻頻攻擊中概股,並時常遭受競爭對手的中傷打壓。”中手遊從納斯達克退市後,曾作出以上陳述。

時任巨人網絡總裁紀學鋒在對外解讀公司私有化原因時也曾表示,美國和歐洲資本家並不真正瞭解中國的市場和企業。

“確實,當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做了一些尤為長線的事情,但外國的投資者並不瞭解,就會把我們的市值壓低。這也是許多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我認為東方的投資人更瞭解我們。”紀學鋒表示。

國內一家遊戲發行商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除了低估值外,中概股遊戲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還要面臨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差異,以及海外上市後維護成本高、決策效率低下等問題。

“這些因素對於當時亟需資金應對遊戲市場,尤其是手遊市場激烈競爭的遊戲公司而言都是致命的。”該人士表示。

2014年中國手遊市場的全面爆發進一步加強了中概股遊戲公司私有化的決心。

《201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遊戲市場行業規模達到1144.8億元,同比增長37.7%。其中手遊收入首次超越頁遊達到274.9億,佔比24.014%。

手遊爆發刺激A股上市的遊戲公司市值不斷攀升,市盈率動輒過百倍。例如中青寶的市盈率超過100倍,掌趣科技、天神互動借殼科冕木業後市盈率也遠遠超出完美、盛大當時的市盈率。

完成私有化退市後的巨人網絡、盛大遊戲、完美世界在近幾年紛紛通過不同的方式迴歸A股市場,估值大幅提升。

巨人網絡在2016年4月7日迴歸A股後,目前市值約336億元,市盈率為41.81;同年7月,完美世界正式迴歸國內A股市場,並且完成其上市體系影遊業務的全面重組,目前市值約649億元,市盈率34.81。

盛大遊戲(現“盛趣遊戲”)在2019年以298億元“賣身”世紀華通後,更是一舉成為目前A股市場的遊戲公司領頭羊。據世紀華通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151.1億元,躋身“百億俱樂部”,同時實現淨利潤25.5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9.49%。

錯過A股迴歸潮的暢遊最終在2020年完成私有化。廖旭華認為,暢遊私有化遲遲未能落實,跟搜狐自身的業務特點有關。

“搜狐當時是否有精力去操作暢遊的退市和重新上市是不好說的,至少不如那些遊戲公司那樣更有精力專注去運作。”廖旭華補充道。

或闖關港股

暢遊私有化完成後,也引發了市場對其未來去向的猜想。此時暢遊面對的,除了整個中國遊戲市場存量之爭,還有A股市場對上市遊戲企業的高門檻。

伽馬數據發佈的《2019中國遊戲產業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330.02億元,增速為8.7%,相比2018年5.3%的增速略有回升。然而,這已經是中國遊戲市場增速連續第二年跌破雙位數。報告顯示,2013年-2017年共計5年間,中國遊戲市場收入增速分別為38%、37.6%、22.9%、17.7%、23%。收入增速放緩意味著市場逐漸進入存量之爭。

廖旭華認為,在經歷2018年版號事件的市場整頓後,目前國內的遊戲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者恆強,後續的市場規模一定會越來越大,但是頭部公司的市場份額也會越來越大。

而在政策和市場發展的雙重影響下,港股成為當前遊戲公司上市首選。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從納斯達克退市的創夢天地在2018年12月6日登陸港交所;而在2019年10月成功赴港上市的中手遊也在3月26日交出了登陸港股後的首份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中手遊營收為3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2%,淨利潤6.11億元,同比增長82.1%。

除了已經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創夢天地與中手遊,目前祖龍游戲也遞交了招股書,準備赴港上市。

有遊戲產業協會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A股市場對於上市遊戲企業IPO審核更加嚴格,對於遊戲企業的業務成長性、穩定性、盈利能力等方面要求更高。

“目前遊戲公司登陸A股的困難是非常大的。而因為近兩年有很多優秀的遊戲公司在港股上市,港股遊戲板塊整體是在向好的。”廖旭華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