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以學習或瞭解少數民族的紀錄片?

關運福


如果想要學習和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建議去當地一起生活,那才是最直接最清楚的方法,紀錄片都是一些片面的東西!不值得研究


木子寧先生


這方面的紀錄片有很多,現在還喜歡看紀錄片的人不多了,多少人都喜歡看商業性很強的影視。

下面我們說說有哪些可以學習或者瞭解少數民族的紀錄片:

1:《我是中國的孩子》:目前有第一季和第二季,講述了各民族孩子的真實成長故事。 跟隨影片的鏡頭,不光可以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還可以領略到不同民族的風俗與文化。除了文化的傳承,孩子的夢想是紀錄片關注的另一主題。這些夢想顯得那麼“原生態”。攝製組通過4年時間,足跡遍佈11個省,5個自治區,上百個村寨,逾30萬公里的行程,才將這些第一手素材一一收入鏡頭。觀眾將更多從片中欣賞到未經雕琢的自然風光,感受到歷經時間淘洗的民族風情,認識一群成長在中國各民族的孩子。

2:《百萬農奴站起來》:拍攝於1959年,影片用大量血淋林的事實,揭露了西藏農奴制度的黑暗和罪惡。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息西藏農奴主叛亂之後,百萬農奴從奴隸枷鎖中解放出來的動人情景。

3:《中國少數民族》:探索藏族、哈尼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羌族、土族、納西族、布依族、侗族等等少數民族的發源、發展,生活等的。

4:《聆聽中國》:是在音樂頻道老領導郎昆總監的策劃下,花費兩年時間拍攝的一部文化紀錄片,該片全程採用了4K高清攝像機拍攝以及5.1環繞聲收音,運用電影的拍攝手法和鏡頭語言表述從“聲音”的角度出發,在我國15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選取了一批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藝術,通過點滴的收集和真實的記錄,讓觀眾“聆聽”當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1]

“葫蘆”是麗江東巴學校的年輕老師,他用東巴象形文字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之後,便開始了傳統納西文化的尋訪之旅。耳聾的那都喇嘛目光如炬,一輩子守著玉峰寺的山茶花。86歲的宣科每天數著來訪人數堅持守護著日漸荒然黯淡的大研納西古樂會,並義務傳承他終生崇敬的納西古樂。和月圓從小跟隨父親學習納西族傳統民歌,她想把“熱美蹉”傳給孩子們,卻一直深陷無人願學、無人能學的苦惱之中。

等等......


夜十棠


由著名導演田壯壯拍攝的《德拉姆》(2004),該片以馬幫在滇藏之間茶馬古道的行進為線索,展現了沿途不同民族、不同年齡、不同信仰者的生命歷程。影片厚重有力,透過多樣的民族身份,看到的卻是共通的人性與不容俯視的文化尊嚴。

2006年,由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出品,女導演楊蕊執導的紀錄片《畢摩紀》是其在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這部表現四川大涼山彝族傳統信仰的影片,揭示了“畢摩”作為彝族人與神的溝通中介在當代所遭遇的種種困境,雖未大規模公映,卻在多個國際電影節獲得好評。

2015年,另一部在院線上映並引發反響的民族題材類紀錄片,是由蕭寒、梁君健聯合導演的《喜馬拉雅天梯》。這部影片講述了拉薩某登山學校培養的高山向導協助登山團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除了壯美的雪山風光和艱苦的登頂過程之外,年輕的藏族嚮導們也展現出對傳統信仰的虔誠與對當代科技文化的包容和接納。

2017年首映的《最後的沙漠守望者》將觀眾帶到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達裡雅布依村,講述世居此地的克里雅人的生活圖景——他們深愛自己的家鄉,卻在生態日趨惡化的時代背景下,不得不思考未來的生存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