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訓練,重在培養意志力

說明:本號為進一步提高文章質量,在工作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決定減少每週的發文數量,由原來的每週一至週五發文,改為每週一三五發文,特此說明。感謝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非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訓練,重在培養意志力

鬧鬧14個月,把小草莓穩穩地立在盒子上後,開心地為自己鼓掌


說明:為了方便,全文都用“他”來指代孩子,不分男孩女孩。全文6000字,力圖全面深入的說透其中緣由,並通過一個實際案例演示分析。


/01/

為什麼家長會使孩子的注意力發展水平越來越差呢?


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知道,注意力在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性了。

孩子上學後,上課是否能夠認真聽講,回家後是否能夠集中精力完成作業,包括孩子的興趣最後是否能夠真的成為他的一技之長,都與注意力的發展水平有關。


如果把注意力的發展水平設為100分,假如小明的注意力發展水平在80分,在家長的影響下小明的注意力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小學五年級時達到90分,我們可以說小明的家長在這方面的影響是積極的、有效的。


但也有可能在家長的影響下,小明到小學五年級時只有60分。別以為這種影響不可能出現,不僅可能出現,而且廣泛存在。


下面就一些可能出現的“誤區”,給家長們一些建議。


/02/

“注意力集中”是指“有意注意”


“注意力集中”是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詞語,但我想應該有不少家長不知道“注意力集中”是指得“有意注意”。


什麼是有意注意呢?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解釋是:

有意注意是指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時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積極主動地去觀察某種事物或完成某種任務。


所以,有意注意是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做到的。看電視、打遊戲、刷手機……因為痴迷而進行的長時間活動,不是有意注意。


5-12歲及以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5-6歲:10-15分鐘

7-10歲:15-20分鐘

10-12歲:25-30分鐘

12歲以上能過30分鐘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指孩子從事學習、寫作業等“費神、費勁”的事情的時間。


我們知道,幼兒園一節課的時間分別是:

小班控制在15-20分鐘、中班20-25分鐘、大班控制在25-30分鐘。

這個時間是根據孩子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略有拔高而設計的。

所以,在教師的課程設計上,必須有激發學生興趣的開頭部分;而在課程的結束部分,也應該有操作類、活動類、開拓思維的延展類設計。


家長們瞭解各年齡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後,可以對照自己孩子的情況看看,是否符合這個要求,如果不符合就得找原因了,這個原因既有孩子自身的生理原因(多動症),也有心理原因(緊張焦慮、意志力薄弱),當然心理原因與家長的影響密切相關。


/03/

亂貼標籤,無形中給自己和孩子“找藉口”


“多動症”是最為家長們所熟知的名詞,另外,還有剖腹產、爬行不夠、感統失調等等都會成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藉口”。


上述的剖腹產、爬行不夠、感統失調等等都可能是孩子“多動症”的原因,但是,如果孩子不是“多動症”(下面有一個多動症的自測),咱們做家長的,就把這些個原因統統的放下,因為孩子的有意注意培養最最需要的就是意志品質,孩子一旦找到藉口和臺階,就會放棄努力!


家長確實需要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但學習的成果都是家長內心的知識儲備。這些儲備需要轉化為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做法,千萬不要將這些“原知識”原封不動地傳遞給孩子。


信息化時代知識的獲得越來越容易,同時,在知識中迷失的人也越來越多。當我們迷失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空自己,找到事情最本質的那一條路就夠了。


再重複一遍:

注意力集中(有意注意)培養最最需要的就是意志品質,孩子一旦找到藉口和臺階,就會放棄努力!


因此,把一切“藉口”都刪除,把一切“臺階”都撤掉。


綜合國內7項大型的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為4.31%-5.83%。國外學者一般認為,多動症的患病率約為3%-6%。粗略估計,我國約有1461-1979萬的多動症患兒!

也就是說,有94%的孩子是沒有多動症的。


下面是多動症的自測:(確定沒有多動症的請跳過)


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

2、在學習、做事或玩的時候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7~10歲注意力集中不足20分鐘,10~12歲不足25分鐘,12歲以上不足30分鐘);

3、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好像沒在聽或沒聽見;

4、經常在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就轉去做另一件事,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經常很難安排好日常學習和生活;

6、經常不願意或迴避那些需要持續用腦的事情(例如家庭作業、課堂作業等);

7、經常丟失一些常用的東西(例如玩具、鉛筆、書本或其他學習用具);

8、經常容易因無關刺激而分心;

9、經常忘事(如上學校時丟三落四,忘記分配的任務);

10、經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動作多或扭來扭去;

11、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地方經常離開座位(包括在家做作業等);

12、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青少年可能僅表現為主觀上坐不住的感覺);

13、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14、經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15、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

16、常在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17、很難按順序等待(例如排隊、比賽或其他集體活動);

18、經常打斷別人或強使別人接受他(例如插入別人的談話或遊戲)。

專家指出,1~9條屬於注意缺陷,如果孩子滿足注意缺陷症狀中的6條或以上,則屬於兒童多動症,注意缺陷型;10~18條屬於多動衝動,如果孩子滿足多動衝動症狀中的6條或以上,則屬於兒童多動症,多動衝動型;如果同時滿足上面兩種情況,則屬於兒童多動症,混合型。


溫馨提示:以上自測僅供參考,一切以正規醫療機構的檢測證明為準。


/04/

有意注意最本質的四大因素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對有意注意的補充說明是:


有意注意是在無意注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對於學習和工作來說,它有較高的效率。要充分發揮有意注意的作用,就要加深對活動目的的認識,還要培養廣泛的興趣和優良的意志品質,加強抗干擾的能力。


因此,發揮有意注意作用的四大要素為:對活動目的的認識、興趣、意志品質和抗干擾的能力。


我給這四大因素按其重要性排了個序:

NO1:意志品質(最直接的影響因素)

NO2:對活動目的的認識(優良意志品質的前提)

NO3:抗干擾的能力(意志品質起作用的心理能力)

NO4:興趣(助攻項)


一、為什麼意志品質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呢?


因為有意注意是需要意志努力才能做到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沒有理由的。

最充分的理由就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你不得不做。


我的專業背景是學前教育,在這個專業中我最喜歡也是學得最好的課程是“心理學”。但是,我高考時從沒想到過要學這個專業,我是因為填志願時選了“服從分配”才被分配到這個專業的,但我一生受益於這個專業的學習。


理由是個很活絡的東西,你可以說這個理由充分合理,你也可以說不充分不合理,今天覺得它充分合理,明天又覺得它不充分合理。為什麼要無端地給這麼個“臺階”呢?


中國有那麼多成語,比如“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無顏見江東父老”……都是為了告訴我們:沒有退路,我們的意志品質才能被激發,才會有奮力一搏的動力。


怎麼才能做到沒有退路呢?這個“沒有退路”的意識和認知,就是“對活動目的的認知”。


二、越是讓孩子意識到沒有退路,孩子的意志力才越堅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中產階層及其子女是最焦慮的一群。

中產階層家長患得患失,其子女因自身感受不到生活的窘迫、又不斷接受到來自家長的壓力,被迫因家長焦慮而焦慮。


而有責任心、能力有限、有時間長期陪伴子女的普通父母,反倒通過自身的現實感照,讓子女切身體會,努力才有出路。


太多的家長為孩子學習不努力、不自覺而頭痛,但都沒有給到孩子這個關鍵問題的答案:“我為什麼要學習?”


當孩子體會到:“即使他某門功課不用心,家長也能想辦法把他的學習搞上去”時;

當孩子體會到:“即使他考不上大學,家長也能想法子,讓他弄到一個文憑”時;

當孩子體會到:“將來即使他學習不怎麼樣,家長也可以給他安排好一個工作”時;

當孩子體會到:“即使自己沒工作,沒收入,家庭的經濟條件也足以讓他衣食無憂”時……

你覺得他會有動力嗎?


如果你希望孩子用心學習,那麼“對學習目的的認知”不可能是一片空白的。


我們曾做過一個家長最認可的培養目標的調查。排名第一的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佔34%;排名第二的是“讓孩子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事,並通過這件事贏得幸福生活”,佔25%。

調查表明:大多數家長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並願意將選擇權交給孩子。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為孩子描繪一個未來的美好藍圖呢?他努力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藍圖能夠得以實現。


三、興趣不是先決條件,抗干擾的能力得靠意志力支撐


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情感興趣,就會被它吸引,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持續較長的時間。

但任何事情要深入進去、變成一項熟悉的技能,都離不開反覆枯燥的練習。


這也就是為什麼看起來“笨笨”的人反倒能夠成功,而看起來“靈光”的人大多一事無成的原因。


興趣可以在短時間內,延長有意注意的時間;但興趣不能讓有意注意長久的持續。

反過來,堅強的意志力讓有意注意長久持續,即經過長時間反覆枯燥的練習,使孩子對某項技能熟練以後,由此獲得的成功感受,會使原本不感興趣的事情變成真正的興趣和特長。


因此,我認為,“激發興趣”家長在能力範圍之內,能做則做;而意志力的培養,則更為重要。


下面說說“抗干擾的能力”。

抗干擾,顧名思義是要抵抗住那些本能的吸引力。這個絕對是需要意志力去克服的!

換言之,沒有意志力的支撐,何來抗干擾的能力?


綜上所述,所謂“注意力集中(有意注意)的訓練”最關鍵的要素是:

1、對行動目的的認識(這個需要家長去想、去溝通)

2、意志力的磨練(找到適合孩子的目標,去行動)


/05/

具體怎麼做?案例說明


有個小學二年級的男生,家裡還有個18個月小弟弟。媽媽在家做做銷售工作,爸爸經常加班,主要由媽媽帶。媽媽最為頭痛的事情是:

孩子上課不聽講,注意力不集中,20分鐘後就開始分心,旁邊一有動靜就會被吸引;有時候跟同學講話、走神、發呆;有時甚至起身走出來,一會坐地上,自言自語。老師經常找媽媽。

媽媽反映:孩子每天在外玩一小時,睡眠充足,週日打拳,偶爾週末看下電視。

老師反映:該男生書看得不少,但缺乏觀察力、想象力,作文寫得空洞。

還有一個特別的情況是:這位男生聽新課時,一直動腦子,注意力集中的情況明顯好於複習課。


首先,排除多動症


自測情況如下:(因僅根據家長的描述來做測試,不一定準確,這裡僅作為演示使用,並非該男生的真實情況)

可能存在的條目如下:

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

3、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好像沒在聽或沒聽見;

6、經常不願意或迴避那些需要持續用腦的事情(例如家庭作業、課堂作業等);

7、經常丟失一些常用的東西(例如玩具、鉛筆、書本或其他學習用具);

8、經常容易因無關刺激而分心;

10、經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動作多或扭來扭去;

11、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地方經常離開座位(包括在家做作業等);

12、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青少年可能僅表現為主觀上坐不住的感覺);

14、經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16、常在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1-9僅滿足5條,不足6條;10-18也滿足5條,不足6條。尚不構成多動症,但有意注意的水平比較低,確實需要相關的訓練。


其次,家長要專門與孩子溝通,加強孩子對學習目的的認識


而且這個溝通的過程要常態化,深入日常生活,讓孩子在與家長的朝夕相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


該男生的家庭情況並不是很好,媽媽在家做做銷售工作,爸爸經常加班。看起來,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爸爸的辛苦工作來獲得,所以,爸爸也不得不放棄對兒子的陪伴。


我們經常看到爸爸的陪伴有多麼重要之類的文章,說實話,接觸的案例越多,我越能體諒中國當下父母的艱難。誰不想做得更好呢?但現實擺在面前,能夠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媽媽在家做做銷售工作”,我們看看這個語氣“做做銷售工作”,並不是一份穩定的、正式的銷售工作,通過溝通中我們還了解到:在孩子學齡前,孩子是由祖輩帶大的,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上學了,媽媽應該是為了孩子,迫不得已做起了全職媽媽,而“做做銷售”一方面是為了使自己不至於完全脫離社會,另一方面也多多少少貼補點家用。


對於家庭的情況,父母小時候的成長經歷、學習經歷,媽媽完全可以多與孩子聊一聊。

尤其是媽媽面對生活的態度。如果媽媽是樂觀的、積極的,既能客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又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

那麼,孩子也會一樣。哪怕學習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哪怕有些是生理上的,未來總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相反,媽媽對現實過多抱怨,孩子就看不到未來。

既然未來一片灰暗,我現在為什麼還要努力學習?


可能,“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句話有些抽象。

我們還可以具體一點,媽媽平時有關注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嗎?他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呢?結合這些,我們就可以給孩子的未來畫個像了。

這是一個非常形象而具體的目標,你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它畫下來,用彩色筆把它塗抹得光鮮亮麗。

如果孩子喜歡,就把它掛在孩子的房間裡,書桌前。讓這個形象美麗的未來藍圖,時時激勵著他。


第三,選擇一個能夠磨礪孩子意志品質的項目,堅持下去


非常可喜的是,媽媽為孩子報了一個拳擊班。這孩子精力旺盛,用這個班消耗消耗他的體力,是一種很好的安排。


我不問孩子喜不喜歡,因為這個拳擊班已經在上了,既成事實的事情,就不要動搖,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


從今天起,媽媽可以多關注一下孩子上這個興趣班的情況(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

拳擊、散打、空手道、柔術等武術類、球類、體育競技類的項目都是非常適合鍛鍊孩子意志力的項目。

無論是一對一的對打,還是團體的比賽,開始了就必須要有一個結果。而這個過程,無論你覺得怎麼艱難,都必須得扛下去,直到結束。


媽媽會為孩子的每次捱打心疼,同時也應該為他能夠禁受得住而叫好。如果興趣班缺乏比賽式的活動,媽媽甚至可以留意,給孩子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機會。

只有經歷過比賽、哪怕是輸的過程,孩子才能激發出鬥志。


而這種不怕失敗,努力練習、放手一搏的“狠勁”,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有點失望了,為什麼一個談注意力的文章,不講注意力訓練的方法?這方面的文章很多,大家隨便上網搜一搜,可以找到很多。


最後,我還是要說:用這些方法,和孩子做做小遊戲是的確有好處的,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非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訓練,重在培養意志力。


作者:劉鴻雁 來源:劉鴻雁兒童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