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為何以最低價結算?投資者虧的就是銀行賺的

中國銀行“原油寶”導致投資者鉅虧並要求投資者補充本金2倍資金的事情還在發酵,各路媒體紛紛跟進分析爆雷的具體原因,“原油寶”的投資者們也在忙著討公道。

但作為深處此次事件漩渦中心的中國銀行就非常淡定了,從4月21日WTI原油期貨暴跌300%至負值到今天已經過去3天時間,中國銀行方面的回應只有一紙公告:

中行“原油寶”為何以最低價結算?投資者虧的就是銀行賺的

這紙公告極度的簡潔又模糊,對“原油寶”事件的來龍去脈絲毫不提及,只說“將依法合規處理相關業務後續事宜”。如果說銀行方面有什麼更進一步的回應,只有在昨天中國銀行回應稱,已從投資者賬戶裡劃轉了全部本金和保證金,如果不還錢就納入徵信!

說實話,就中國銀行的這個回應以及應對“原油寶”事件的態度,不僅讓參與“原油寶”的投資者心寒,連吃瓜群眾們也都心寒了。

事發後,大家關注的焦點是:1、中國銀行為何不提前移倉?2、為什麼在22:00之後就停止交易,也不繼續盯市、強平?漸漸地,大家討論的焦點開始真正的關注到“原油寶”產品本身,是否合法合規?中國銀行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否到位?

針對這幾個問題,我也從“原油寶”產品本身的設計出發,來分析一下“原油寶”到底是什麼?是否合法合規?中國銀行為何一定要在-37.63美元的價位結算?

“原油寶”到底是什麼?

首先回歸中國銀行對“原油寶”這款產品本身的定義,根據中國銀行“原油寶”的產品介紹,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

中行“原油寶”為何以最低價結算?投資者虧的就是銀行賺的

中國銀行在這項業務當中充當了什麼角色?根據介紹,中國銀行是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

說到風險管理,這又是“原油寶”這款產品一個坑,既然是掛鉤原油期貨合約的產品,它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要求就應該更高。有人說應該屬於最高級R5型的投資類別,作為比較,國內A股開通創業板權限需要風險類型達到C4,同時還要求投資者必須去證券公司現場雙錄,“原油寶”這麼大風險的產品怎麼能僅在手機端就能開通?

而且,我還看到有網友說,中國銀行的客戶經理把這麼高風險的產品以高收益為由,推薦給風險識別能力較弱的老年人。

中行“原油寶”為何以最低價結算?投資者虧的就是銀行賺的

(華夏時報的相關報道截圖)

這就是作為做市商該有的風險管理水平嗎?這樣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僅不合理,更不合法合規!

接著說做市商。

既然明確了中國銀行是一個做市商的角色,那麼就可以確定中國銀行在這個過程中,它既不是從事的接受客戶委託指令去交易所交易的經紀商,也不是所謂的代理商,而只是給國內投資者提供境外原油期貨市場的報價,並利用自有資金與境內投資者進行交易。

中行“原油寶”為何以最低價結算?投資者虧的就是銀行賺的

(百度百科對做市商定義截圖)

也就是說,買賣“原油寶”產品的投資者並不是在跟交易所裡的其他交易者進行交易,而是與中國銀行在進行交易,中國銀行充當了國內投資者的交易對手方,國內投資者虧損的就是中國銀行賺的,國內投資者賺的就是中國銀行虧的!

因此,為了防止自己的錢被客戶賺走,做市商一般都會將內部多和空撮合成交之後,剩餘多出來的單子對沖到國際市場。

所以,本質上“原油寶”只是相當於一個在國內的虛擬盤,它掛鉤的並不是實物原油,掛鉤的只是原油價格。而投資者更不會有在交易所進行交易的交割單,沒有交割單就更不可能以-37.5美元的價格把實物原油拉回來!

而且“原油寶”的介紹也明確規定,“原油寶”只記份額不交割實物。

當然,目前針對中國銀行是不是國內投資者的對手方也還說法不一,有人就說,“原油寶”本質上類似一隻原油基金,中國銀行只是為了賺錢差價,並不作為投資者的對手方。

但如果是這樣,又與中國銀行對自己作為做市商的定位不符。而且,作為做市商也還存在它是誰的做市商?是它自己組織的原油寶業務的做市商還是交易所的做市商?如果是它自己組織的原油寶業務的做市商,那中國銀行可能還涉嫌組織非法期貨交易平臺。

因此,目前對於“原油寶”產品的屬性問題,也還存在很大爭議!它到底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還是直接掛鉤國際油價的期貨?

為什麼一定要以負37.63美元的價格結算?

這個問題是現在爭議最大的問題,如果不是以-37.63美元這個最低價結算的話,投資者們至少可以少虧一點,但中國銀行為何要堅持以最低價結算?

根據當天交易所的成交量報告,4月21日當天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全球在-37.63美元的成交量只有六千多桶,為何中國銀行要求所有“原油寶”多頭以此價格結算?

我認為,可能有兩種情況讓中國銀行堅持以-37.63美元的價格結算:

1、因為中國銀行是做市商,客戶虧的就是它賺的,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潤,所以堅持以當天最低價給客戶結算;

2、因為做市商會在國際市場(交易所)進行對沖交易,而此次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確定的當天結算價格就是-37.63美元,這樣就導致中國銀行在交易所的對沖頭寸鉅虧,為了轉移這種虧損,中國銀行也按-37.63美元的價格給客戶結算;

這兩種情況,我認為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僅僅為了擴大自己的利潤而把事情鬧這麼大,對中國銀行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但是,如果本身它自己就已經處於鉅額虧損狀態,這個時候以自有資金與客戶進行對手交易的做市商,一定會將虧損轉嫁給客戶以減少自己的虧損!

從這個假設出發,再去看為什麼中國銀行再4月21日22:00後停止交易,也不盯市、不強平,連合同規定的保證金比例低於50%的警戒通知都沒有。這個情況,到底是技術問題還是人為的?

另外,既然你在4月21日22:00就停止交易了,那麼4月21日22:00的報價就應該算是當天的收盤價,應該以這個收盤價結算,為何要以第二天凌晨的價格結算?

中行“原油寶”為何以最低價結算?投資者虧的就是銀行賺的

(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價格走勢截圖)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做多的投資者是虧損的,但是做空的投資者卻是盈利的,等到22日價格反彈到10美元的時候,才給空頭投資者平倉,賬上盈利已經少了很多,這又該如何解釋?

給多頭投資者按最低價-37.5美元結算,而空頭投資者又要按第二天的市價計算。顯然,中國銀行是在儘量避免自己的損失,但這樣做就太不公平了。

既然結算價格本身就不公平,為何又要求多頭投資者補充超過本金2倍的資金,甚至還拿徵信來威脅?

不過,對於此次虧損的投資者來說也應該負有很大責任,因為在投資者在與中國銀行簽訂的“原油寶”投資協議及產品規則裡面,就明確規定了中國銀行擁有依法向投資者追償的權利,而投資者也有補足款項的義務!

所以,到目前來看,“原油寶”這款產品存在屬性界定不清、產品設計未考慮極端“黑天鵝”事件、中國銀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