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鄰居的參與,比婆媳關係還要厲害

我們常說:尊老愛幼。要孝順自己的父母,要疼愛自己的孩子,還要一視同仁,我們做到了嗎?

我來講個故事吧。

隔壁村,有一對夫妻,生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小兒子從小腦子有點遲鈍,夫妻倆對小兒子特別的照顧。

轉眼,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都成家了。兩個兒子成家後,都自己賺錢造了房子搬出去住了,老房子裡只剩下兩夫妻和小兒子了。

夫妻倆覺得小兒子有點呆頭呆腦,可是到了成家的年齡了,就尋思著給找戶人家做媒。

附近了解情況的都不願意把女兒嫁過去,最後找了家有點遠的親家。

為了小兒子能順利的成婚,二老先給小兒子造好了房子,就等著女方嫁過來。

擔心了好一陣子,最後挑選了好日子,成婚了。夫妻倆開心了好一段時間。

結婚後,小兒子和兒媳婦住進了新造的房子,兩老還是住在老房子裡。

起初,兩老和小兒子,兒媳婦的關係不錯,一起種田種菜,可是時間長了,矛盾總是會出來。

小兒子婚後第五年,突然有一天和父母說要分田,二老愣住了,問原因,小兒子只是說:分田了就好,分清楚了,以後方便。其他的沒有多說。

為了讓小兒子和兒媳婦過的順心,二老同意了,把田分了。此後,二老種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小兒子種他們的一畝三分田。互不干擾和幫助。

二老年紀大了,沒有可以賺錢的能力了 ,只能靠種點田的糧食和種點菜售賣的錢過日子。

可是,突然有一天,小兒子說要分種菜的那點小地。母親寒心的問為什麼?小兒子只是回答:反正那麼要那麼多也是浪費,給我們一點種種。

兩夫妻聽到這裡真的很傷心,從小為了這個小兒子,虧待了其他的幾個孩子,現在這個小兒子還趁他們沒有經濟能力的時候來要這要那。

母親實在是傷心的很,整完轉展難眠,思來想去,覺得肯定是兒媳婦指使的。第二天去了小兒子家裡哭鬧,希望小兒子不要這樣對待他們倆,可是吵鬧了半天,才知道不是兒媳婦指使小兒子做的這些事情的,是鄰居和小兒子聊天時故意說他們的不好,故意讓小兒子誤會他們二老賺的錢都給其他幾個孩子了,沒給小兒子一分過,唆使小兒子去要田要地。

母親知道後很生氣,就去小兒子鄰居家門口罵了。

原來,這個鄰居當年就是兩夫妻老房子的鄰居,有一年,下暴雨,老房子都很陳舊,一旦下的很大,那家裡肯定都會下小雨,家裡的小雨下的家裡都灌滿了水,想要清除不容易,老太太就想著去隔壁鄰居家借個簸箕來除水,可是鄰居不肯。不肯那就算了吧,用臉盆吧,夫妻倆用臉盆把水舀出門外,一舀就是一下午,因為要舀水,家裡的捕魚的漁具就沒地方放了,老頭子就隨手放在了鄰居家門口邊,鄰居不知道,出來的時候差點摔跤,鄰居以夫妻倆是故意為名,和二老吵了一架,不管二老怎麼解釋,都認定是故意的。這事過後的兩年,鄰居有錢了,去另外一個地方造了新房子。誰知道就是後來小兒子家的隔壁呀。

鄰居一直記著這個“仇”,當小兒子他們住在隔壁後,就開始慢慢的和他家小兒子套近乎,慫恿小兒子去要這要那,告訴小兒子:你父母錢不少的,都給了你幾個哥哥姐姐了,而你卻只有這個房子,如果你現在不去要來,等過幾年,都歸你哥哥姐姐了,你就什麼都沒有了,然後給小兒子出主意,讓他小兒子去要來。

老太太瞭解了事情後,直接氣的在小兒子家門口暈了過去。索性沒有什麼性命危險。

人,總是很貪心,有了一點想要更多,能拿到手的都想去爭取過來,不管是不是屬於自己的。可是為什麼就不能為別人考慮考慮呢?

就像故事裡的小兒子,父母為了你給你造房子,給你娶媳婦,還給你田地,幫你一起種,最後卻因為鄰居的慫恿而讓父母心寒。

利益,金錢和貪念,真的會讓人失去很多。

雖然後來事情瞭解清楚了,父母和孩子也沒有爭鋒相對了,可是,為什麼不能為自己的父母多考慮考慮呢?

父母已經年紀大了,沒有賺錢的能力了,只能靠種田種菜來維持生活了,何必還要聽信鄰居去挖他們最後的生存希望呢。

父母愛幼了,可孩子尊老孝順了嗎?

並沒有,很傷心的一個故事,也是在這個世界裡很真實的事件。

父母老了,我們多該為父母著想了,而不是去計較。

父母老了,我們要多陪伴了,時間越來越少,等以後沒有機會了,後悔都來不及呀。

有時候,鄰居的參與,比婆媳關係還要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