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1994年,25歲的王菲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最大的煩惱就是太紅了。

是的,她太紅了,而且是一炮而紅,經久不衰的那種。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首張個人專輯《王靖雯》就拿到了金唱片的銷量,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獲獎無數,她成了當時樂壇最具有辨識度的聲音。

1996年,已經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王菲決定做一張完全屬於自己的專輯。

她包攬了詞曲的創作,還請來了竇唯和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一位音樂製作人幫忙編曲。

《浮躁》徹底放棄了市場考量,歌詞是一些字詞稀疏的哼唱,配樂加入了北京搖滾和北歐迷幻電音,和當時樂壇主流的製作方式背道而馳。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這張實驗性質的專輯毫無意外地撲街了,是王菲專輯銷量最差的一張。

但商業的失敗並不是最後的結局。

這張王菲自由唱作的專輯受到了文化藝術圈的廣泛好評,甚至被認為是王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還獲得了臺灣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的提名。

有人說是竇唯成就了王菲。

當時他們正在熱戀中,王菲放棄香港的豪宅,跟竇唯住在老舊的四合院中,就算被娛記拍到去倒痰盂也毫不在意。愛情的甜蜜讓王菲在浮躁中輕輕哼唱:“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但這段令人豔羨的神仙愛情很快走向劇終。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後來,一直跟王菲合作的反倒是那位名不見經傳的製作人,他後續又幫王菲製作了《將愛》,這次,王菲不只是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后的提名,而是直接捧著獎盃回家。

他成了王菲的御用製作人,用《寓言》《只愛陌生人》把王菲一步步推向天后的位置。

這位幕後英雄就是張亞東。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他被譽為“流行音樂教父”,“點石成金的音樂聖手”,製作了眾多好評如潮的專輯。

但人們最熟悉的似乎一直是他的緋聞故事,在《樂隊的夏天》中,旅行團樂隊的徐彪還調侃他,收藏的樂器和情人一樣多。

徐靜蕾,高圓圓,莫文蔚,瞿穎……文藝圈的女神似乎都和他傳過緋聞。

香豔的故事成了他身上撕不掉的標籤,但他從未過多解釋,只是在幕後十年如一日認認真真地做音樂。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他賺到的所有錢都用來買音樂器材和房子,房子不是要住,而是要放器材。

在《樂隊的夏天》中,他從專業的角度解讀各個樂隊的表現,直爽而犀利。

這位職業音樂人是怎麼煉成的?

張亞東說,搞音樂是有錢人才能去做的事情,只有衣食無憂的情況下,你才有可能心平氣和地去做你認為好的東西。

這一句話一定澆滅了不少處在困頓中的音樂人的逐夢熱情。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事實上,張亞東的這句話只是個引子,他自身就是這句話的反例——在溫飽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並非不能做音樂,只是這條路會走得更苦更難。

張亞東出生在山西省大同市的一個貧困縣,母親是一位晉劇演員,他得以較早地接觸到音樂。

13歲,初中還沒畢業的他為了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獨自來到大同市歌舞團當臨時工,沒有工資,只靠演出賺取一點微薄的收入。

後來被調到文工團成為一名正式工,同事形容他是“音樂天才”,三天學會五線譜,別人打架子鼓,他看幾分鐘,就能打出同樣節奏的鼓點,各種樂器他都使用得非常嫻熟。

90年代,團裡為他特批了17萬元去購買當時十分流行的MIDI音響設備,張亞東學習得十分刻苦,一宿一宿地泡在工作室裡,靠一罐可樂,一盒煙和一個麵包來提神和解餓。

由於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他得了十二指腸潰瘍,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一,體型一直非常消瘦。

23歲時,技術已經足夠成熟的張亞東決定去北京尋求發展,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比那些大腕兒差。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來到北京後,籍籍無名的張亞東過得十分艱難,借住在歌舞團的地下室,每天只吃兩頓飯,到處尋找機會。

熬著熬著,張亞東還是贏得了幸運女神的垂青,慢慢地有了一些名氣,很多人開始找他合作。

當時,離開黑豹樂隊的竇唯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技術過硬的張亞東被邀請參與制作,出手不凡的張亞東給竇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竇唯把張介紹給了王菲。

自此,張亞東在流行音樂領域開始展露頭角。

小有名氣的張亞東不久被介紹去給一個新人制作專輯。

這位新人就是朴樹。

當時從大學退學的朴樹找到高曉松想賣幾首歌,高曉松聽他唱完後,決定簽下他,讓他自己唱。

朴樹的才華同樣打動了張亞東,張忙前忙後幫他籌劃專輯。

朴樹沒錢去包錄音棚錄音,張亞東便領著他到王菲包下的錄音棚錄音。

打磨了幾年,朴樹的專輯《我去2000年》終於問世。

朴樹自身的才華,加上張亞東全力相助,這場專輯一面世就備受好評,成為世紀之交最讓人驚豔的唱片。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後續由張亞東繼續操刀的《生如夏花》在市場上也引發了強烈反響。

擺在朴樹面前的是一條再清晰不過的路,繼續出唱片,開演唱會,成為內地樂壇響噹噹的人物。

但朴樹當時的選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而且是整整十年。

張亞東對此也非常不解,這不是給自己找彆扭嗎?

但這並不影響張亞東非常喜歡朴樹,他說,朴樹喜歡音樂不是因為音樂可以讓他賺到多少錢、獲得多少名氣,而是想從音樂中獲得快樂,朴樹是個藝術家,而我就是個俗人。

滾君並不認同張亞東說自己是個俗人。

他這個人不俗。

搖搖欲墜的樹葉,穿過玻璃的光芒在他眼中都是風景,他說“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情緒,每一刻的感悟都不一樣。”

他的作品更不俗。

他並非是迎合音樂潮流的人,而是創造音樂潮流的人。從王菲到朴樹的專輯,他都加入了很多新潮的,反大眾的元素,新奇又悅耳。

在滾君心裡,他絕對稱得上藝術家。

前幾天,網上流出一段疑似張亞東在《樂隊的夏天》批判音樂人行業亂象的音頻,言辭委婉卻不失尖銳:

我們的基礎從來都是彈個吉他為了大學找女朋友,上來就metal,音樂呢?

音樂是有門檻的,請大家尊重音樂,抱起那把吉他的時候要尊重這個吉他,要讓它釋放出屬於它的聲音。

我們得承認,音樂不是純粹流於情感的藝術,它是有技術門檻的。

音符與音符,音符與和絃之間都是存在著合乎規律的編排。

不出彩的旋律就算搭上絕美的歌詞也只能成為平庸之作。

或者說,技術也是情感的一部分。

巧妙的技術可以讓每一個鼓點都直入人心。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幽微的感情可以通過恰當的旋律和吟唱傳達。

對於什麼是好作品,張亞東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先過自己這關。

一個音樂人必須是真誠的,對自己的作品真誠。

作品應該是從自己身體裡扒下來的靈魂碎片,而不是為了迎合某種潮流,拼湊出的毫無特色的音符合集。

張亞東對年輕音樂人的發展是樂觀的。

資源豐富的信息時代,他們可以輕易地吸收世界上最優秀的東西,可以不受限於渠道和資金,通過好的作品來獲得人氣。

同時,音樂市場開始分眾化,大眾的審美逐漸多元化,觀眾不再是一哄而上地撲向同一種音樂,小眾音樂也有生存空間。

一個好的作品一定會被人聽到。

張亞東的音樂生涯是眾多職業音樂人中一個幸運的案例。

把愛好變成職業是讓人羨慕的,但也是讓人望而卻步的。

這意味著你再也不能淺嘗輒止。

意味著你不能僅僅取悅自己還要考慮大眾。

意味著你要把一個普通的動作重複上千遍以求完美。

意味著工作和生活再沒有明顯的界限。

意味著你把自己的一生賭在了這件事上。

這多可怕!

但人生就是這樣,落子需無悔,因為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個把王菲捧上神壇的幕後大神,20年後竟因一檔綜藝徹底火了

一個重要的決定會改變整個人生的走向,或者跌入深淵,或者走向巔峰,又或者平凡一生。

你要怎麼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