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一年級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春天是這樣來的

dīng dōng dīng dōng,

叮 咚 叮 咚,

Xiǎo xī shì lě shì qīng cuì de sǎng zi,

小 溪 試 了 試 清 脆 的 嗓 子,

a, chūn tiān shì chàn zhe gē lái de

啊,春 天 是 唱 著 歌 來 的!

hū la hū la

呼 啦 呼 啦,

liǔ zhī wān wān róu ruǎn de yāo

柳 枝 彎 彎 柔 軟 的 腰,

a, chūn tiān shì tiào zhe wǔ lái de

啊,春 天 是 跳 著 舞 來 的!

bì bāo bì bāo

嗶 剝 嗶 剝,

chūn sǔn zài ní tǔ lǐ kuài lè de bá jié

春 筍 在 泥 土 裡 快 樂 地 拔 節,

a,chūn tiān shì fàng zhe biān pào lái de

啊,春 天 是 放 著 鞭 炮 來 的!


1.讀一讀,連一連。

清脆的 柔軟的 快樂地


腰 拔節 嗓子

2.用“ ”畫出描寫聲音的詞語。

3.春天是 來的;春天是 來的;春天是 來的;春天還是 來的。

一年級答案:

1.清脆的嗓子 柔軟的腰 快樂地拔節

2.叮咚叮咚 呼啦呼啦 嗶剝嗶剝

3.唱著歌來的 跳著舞來的 放著鞭炮來的 跟燕子一起飛回來的


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二年級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雲。山谷裡,一條小溪靜靜地流著;遠處,有一片綠色的竹林;竹林邊開放著一朵朵粉紅色的野花,這裡的空氣多麼新鮮,這裡的風景多麼美麗!


1.表示顏色的詞語有: 、 、 。

2.表示動作的詞語有: 、 、 。

3.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天空 ( )的空氣

( )的竹林 ( )的野花


二年級答案:

1.藍藍 綠色 粉紅色

2.飄 流 開放

3.藍藍 新鮮 綠色 粉紅色


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三年級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山野散記

我們來到鄉村了。我們像放了假的小學生一樣,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了。

啊!多美的曠野。同伴中,有人用感嘆的腔調讚美著。不知道究竟是他尋到了詩,還是詩尋到了他?看樣子他正沉醉在一種詩意的朦朧中。大家卻被他認真的態度逗樂了。歡笑,如同飄蕩的雲朵一樣,飛揚在十月的晴空裡。

天空好藍!藍得晶瑩,藍得澄澈。偶爾滑過幾片白雲,宛若輕紗飛絮,玲瓏輕薄而不可捉摸。十月,小陽春的天氣哪!燕子呢?要是有燕子來剪雲,多好。讓燕子把雲剪成軟軟的墊子,鋪在綠色的原野上,躺在上面,去凝望藍天,悠悠忽忽地什麼也不想了。

已是深秋的季節了,原野,仍是一片蔥蘢的綠。在豔麗的秋陽下,稻田、菜畦、苗圃,都盪漾著綠波。有的深暗如藍,有的淡青如翠,有的嬌嫩如鵝黃。綠,豐沛而活鮮的綠,是春天的色彩啊!是的,南臺灣永遠是春天的世界。

踩著鬆軟的泥土,心裡的舒服感覺,好像撿回一份童年似的,竟有些飄飄然了!可不是?呼吸青草的氣息,呼吸泥土的氣息,呼吸著的,豈不就是童年的記憶和思念嗎?在鄉村裡長大的,忘不了鄉村,吸吮過泥土的乳汁的,忘不了泥土。我來了,來擁抱親愛的村莊。

擁抱原野,擁抱藍天,擁抱趕著路的小溪,擁抱吹著口哨的輕風,也擁抱每一個村人。鄉村的人,永遠是可愛的。那種傻里傻氣的笑,綻開在大人小孩的臉上,多麼美好!

這種笑,和他們單純的言語一樣,和他們笨拙的動作一樣,在土裡土氣的味兒中,洋溢著純真,洋溢著友愛。

大夥兒在唱歌了。

唱吧!在我們歡樂的時候。


1.“飄飄然”是 的感覺,作者感到“飄飄然”的原因是 。

2.“傻里傻氣的笑”“單純的言語”“笨拙的動作”和“土裡土氣的味兒”都是形容 (誰)的,作者用這些詞是想表達 。

3.判斷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在括號裡打“√”。

(1)歡笑,如同飄蕩的雲朵一樣,飛揚在十月的晴空裡。( )

(2)偶爾滑過幾片白雲,宛若輕紗飛絮,玲瓏輕薄而不可捉摸。( )

(3)踩著鬆軟的泥土,心裡的舒服感覺,好像撿回一份童年似的。( )

(4)綠,豐沛而活鮮的綠,是春天的色彩啊!( )

4.“擁抱原野,擁抱藍天,擁抱趕著路的小溪,擁抱吹著口哨的輕風,也擁抱每一個村人。”這句話採用了 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作者 的心情。

5.文中畫線句與哪句話相照應?


三年級答案:

1.高興、愉悅、舒服 作者來到鄉村,踩著鬆軟的泥土,似乎又回到童年

2.鄉村的人 鄉村人的可愛、純真、友愛

3.(1)√ (2)√

4.排比 身處鄉村郊野時快樂、自在

5.唱吧!在我們歡樂的時候。


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四年級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鬱,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彷彿到了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裡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就是外洞。


1.這段落選自《 》。

2.這段話描寫了( )和( )的特點。

3.外洞的特點是( ),用橫線畫出具體描寫外洞的特點的句子。

4.作者在具體介紹外洞的特點時,用了( )、( )兩種方法。

A.打比方

B.舉例子

C.列數字

D.擬人。


四年級答案:

1.記金華的雙龍洞

2.洞口 外洞

3.空曠開闊 走進去,彷彿到了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裡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就是外洞。

4.B C


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五年級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國軍隊侵佔了西班牙,一個炎熱的夏天,在一個乾旱地區,西班牙人在井裡下了毒,不讓法國侵略軍喝水。有一小隊法國侵略軍在上尉維龍帶領下,到處找水喝。他們走了很多路,發現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們衝上山坡,罵罵咧咧地推門進屋,屋裡有位西班牙婦女,懷裡抱著一個小女孩,冷冷地盯著他們。士兵們問她要水喝。她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維龍上尉命令:“搜!”士兵們在屋裡翻開了。突然,裡屋發出一陣歡呼聲:“搜到啦!”聲音剛過,只見兩個士兵合捧著一隻大罐子,從裡屋走出來。

士兵們一擁而上,爭奪水罐。維龍命令他們放下。他走過去,看了看滿罐的清水,覺得喉嚨口像火燒似的,恨不得捧起來就喝。可是維龍沒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遞給那位西班牙婦女說:“請你先喝!”這位婦女接過水杯,看了看懷裡的孩子,然後把杯裡的水全部喝光了。維龍又倒了半杯水遞給小女孩:“你也喝一點。”孩子母親緩緩地接過杯子,親了一下女兒,用西班牙語低聲說:“孩子,為了媽媽,你喝吧!”女兒也像母親那樣,雙手捧起杯子,喝乾了半杯水。

維龍見母女倆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滿滿一杯,一仰脖子,一飲而盡。然後他又讓每個士兵都喝了幾大口清涼的水。一罐都喝完了,法國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個接一個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婦女和她懷裡的孩子也死了。原來,這位西班牙婦女早在水罐裡放了毒藥。母女倆為了祖國,與敵人同歸於盡了。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炎熱——( ) 乾旱——( ) 緩緩——( )

2.威龍沒有馬上喝水的原因是:


3.媽媽對小女孩說,"為了媽媽,你喝吧!"讀完這篇文章,你認為“媽媽”有什麼特殊的含義,指的是什麼?


4.那位婦女和小女孩為什麼把水喝了?表現了她們怎樣的精神?


五年級答案:

1.寒冷 溼潤 迅速

2.他怕母女倆會在水裡下毒,因此要母女倆先喝。

3.“媽媽”指的是祖國。

4.她們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侵略者佔領她們的國家。表現了偉大的愛國精神。


小學語文1-6年級閱讀理解15


六年級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小英雄雨來(節選)

第二天吃過早飯,媽媽就到東莊去,臨走說晚上才能回來。過了晌午,雨來吃了點剩飯,因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只得趴在炕上念他那紅布包著的識字課本。  忽然聽見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房子震得好像要搖晃起來,窗戶紙嘩啦嘩啦響。  雨來一骨碌下了炕,把書藏在懷裡就往外跑,剛一邁門檻,進來一個人。雨來正撞在這個人的懷裡,抬頭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區上的交通員,常來雨來家落腳。  隨後,聽見日本鬼子嘰哩呱啦地叫。李大叔以最快的速度把牆角那盛著一半糠皮子的缸搬開。雨來兩眼愣住了:“咦!這是什麼時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進洞裡,說:“把缸搬回原地,你就快到別的院裡去,對誰也不許說。”  十二歲的雨來拿出吃奶的氣力,才把缸挪回原來的地方。  雨來剛到堂屋,見十幾把雪亮的刺刀從前門進來,他撒腿就往後院跑。背後咔啦一聲槍栓響,有人大聲叫道:“站住!”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後院跑。隨後,子彈向他頭頂上嗖嗖地飛來。可是後院沒有門,雨來急出一身冷汗。靠牆有一棵桃樹,雨來抱著樹就往上爬。鬼子已經追到樹底下,伸手抓住雨來的腳,往下一拉,雨來就掉在地下。鬼子把他兩隻胳膊向背後一擰,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回到屋裡。


1.這一段寫了什麼內容,請你給本段起一個小標題。


2.文中畫線的句子是一個 句,這樣寫體現出 。

3.雨來為什麼撒腿就往後院跑?


4.從這一段中可以看出雨來怎樣的品質?


六年級答案:

1.掩護李大叔

2.誇張 雨來跑得特別快

3.他為了引開敵人。

4.雨來遇到困難,從不退縮,十分機智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